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01光的直线传播

1、透镜

(1)凸透镜:

①定义:中间厚,边缘薄叫做凸透镜。

②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③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到凸透镜上,其折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

④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实焦点,简称焦点。

(2)凹透镜: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知识点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知识点)(1)

①定义:中间薄,边缘厚,叫做凹透镜。

②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③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到凹透镜上,其折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在虚焦点上。

④虚焦点: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其折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

(3)主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4)光心: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5)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6)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出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2、凸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知识点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知识点)(2)

①一倍焦距是成实物与虚像、倒正、物像异同侧的分界点: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实像(倒立,物像同侧);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正立、物像异侧);

②二倍焦距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

③实像都是倒立的(物、像同侧),虚像都是正立的(物、像异侧);(没有缩小的虚像,也没有等大的虚像);

④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02生活中的透镜

1、眼睛和眼镜

(1)眼睛: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知识点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知识点)(3)

①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②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③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④近视眼矫正:佩戴凹透镜。

⑤远视眼矫正:佩戴凸透镜。

2、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成像原理(虚像):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2)望远镜成像原理: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道理就像照相机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3)视角:

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近时,视角大,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大;离眼睛远时,视角小,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小;

3、照相机成像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知识点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知识点)(4)

①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