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刨床(我70后精通车钳铣刨磨)(1)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25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孙兆广@山东老孙在非洲,70后,山东莱芜人。

上初中时读过一篇《徐霞客游记》的课文,我那时就想像徐霞客一样周游世界。怎么也想不到,我这辈子还真有机会出门去看世界,而且来到了离家千万里的非洲。“祸兮福所依”,虽然出国打工辛苦,但年收入可以达到16万以上,能很快帮我还清债务,这也算是一件幸事了。

这几年我开阔了视野,打工的路越走越宽阔。我相信,只要朝着认准的目标前行,永不放弃,收入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退休后,我就能凭着攒下的钱,真正去圆儿时周游世界的“徐霞客梦”了。

车工刨床(我70后精通车钳铣刨磨)(2)

(2016年在加纳的石矿厂)

我家住山东济南市莱芜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实施计划生育,父母生养了八个孩子。我是老幺,上面有五个姐姐和两个哥哥。那个年代,家里人口多,生活捉襟见肘,时常要为吃饭穿衣发愁。

父亲在公社里当文书,家里的地都是哥哥姐姐在种。我七岁时,父亲去世,家里的天一下垮塌了,生活就更加窘迫。

我读初中时,地理成绩很好,每次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就因为初中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徐霞客游记》我特别喜欢,上地理课很认真,课后老翻地图看,很想当一个徐霞客那样的旅行家走遍世界。可是由于偏科高考落榜,我这个美丽的人生梦想,就被生活碾压得支离破碎。

18岁时,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想到母亲年龄大了,我就不打算复读高考,直接回家种地了。当时,哥哥姐姐们都另立门户,所有空下的地都是我一人种。种地赚不了几个钱,我一个人种八个人的地,一年到头挖土整地,收了玉米种红薯,到头来收入不到10000块钱,人还累得要死要活。我就想出去找个能挣钱的事干,后来哥哥帮我介绍了一个工作,我再也不用脸朝黄土背朝天地下苦力干了。

车工刨床(我70后精通车钳铣刨磨)(3)

(2018年在济南老家)

可是,光靠上班,钱挣得不多。为了多攒点钱,我下班后就找点小生意做,卖些书籍和方便袋之类的东西。有次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广告,上面刊登了一幅玉米粘贴的工艺画,挺美的。广告说只要交3000元的学费就包教会,保证卖玉米工艺画,一年能赚十万块钱。我心动了,想学会这种画赚大钱,就借了3000元钱,买了去西安的火车票。因第一次出远门,怕被人偷,我把3000块钱放到鞋底里藏着。

到西安后,按照广告的地址找上门去,交了钱跟人学玉米粘贴工艺画。哪知道全是骗人的,要把玉米粒儿和叶子粘成工艺画,像我这个没有绘画基础的人是根本不行的,一定先画好底版才能往上粘贴。我感觉上当了,哭着跟人要钱也没要回来,只好忍气吞声作罢。

经过这次赔本的教训后,我觉得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学门技术,靠真本事挣钱。

车工刨床(我70后精通车钳铣刨磨)(4)

(2015年和老婆在莱芜爬山)

从此以后,我就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学习技术上。我先到乡镇企业农机配件厂学铸造,然后搞质检。期间,我不安于现状,就上机床学车工,没人带我也自己学。后来又上刨床、镗床上干活儿,经过刻苦努力,我学会了一般机械的车、镗、刨、铣技术。

我不断钻研学习,还不怕吃苦受累,学了差不多20年,所有车、钳、刨、镗、铣、磨的机械活儿我都能干,农业机械上几乎所有的零配件加工都难不倒我了。

1996年,我已经26岁,老大不小了,姐夫就给我介绍了对象。其实,我的初恋是高中同学,沂水人,她在地毯厂上班,我们约会过,还写过信,因家里人嫌距离太远,就被迫放弃了。姐夫给我介绍后,我就去女方家相亲。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都很质朴,定亲叫换装,我花了300百块钱给她买了套衣服就搞定了,也没要啥彩礼。

1996年我们结婚,第二年老婆就给我生下了个宝贝儿子。

之后的二十年间,我都没有离开过机械工作,前后在好几个公司和企业里干过,也当过技术骨干和小厂的厂长。四十多岁的时候,从技术上讲,我已经能搞定大多数机械配件的加工;从操作方面说,不管大大小小的机械,都难不倒我;从种类上讲,我熟悉塑料机械、冶金机械、水泥机械等各种机械。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也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能力。

车工刨床(我70后精通车钳铣刨磨)(5)

(1996年结婚时的留影)

正是因为这些能力,我才有了出国打工的底气。2015年,改革开放更加深入发展,国内好多人都到国外打工去了,我小时候的徐霞客梦也在这时被唤醒了。但不是最主要的,我想到国外去打工,主要还是因为经济压力。

第一件被钱难到的事,是交养老保险金的问题。我已经拖欠了七八年的保险费,一次性交钱续保要不少钱钱,我就去找姐姐借,她把家里的猪卖了才给我凑够。当时我无地自容,欲哭无泪。

第二件事,是家里盖房子买材料用钱。我的工资根本不够,要借钱,第二年买楼又借钱,前前后后借了好多钱。当时我的工资一年才四五万块钱,要还清债,不知道要拖到哪年。这才促使我下决心出国打工,顺便圆我的“徐霞客梦”。

可是,因为母亲年龄大了,需要我在家里照顾她,哥哥姐姐们都反对我出去。但我的出国梦始终都没有泯灭,我和老婆商量,叫她尽心尽力照顾好母亲,她答应了。

车工刨床(我70后精通车钳铣刨磨)(6)

(2018年,一家三口在莱芜)

2016年,我看到了一个非洲加纳招聘车工的广告,就去办了护照和签证,乘上了飞往加纳的飞机。到达加纳首都阿克拉的国际机场时,已经下午3点多钟了。下了飞机,乘上了招工公司派来接人的一辆皮卡车。

行驶在红褐色的土路上,看到四周一片荒凉,眼前闪过一排排的铁皮房子,好像到了另一个星球一样,我心里始终悬吊着。车一路颠簸,越走越偏僻,天也渐渐黑了,我悬着的心越来越紧张。这是要带我们去哪儿呀,难道遇到了骗子?天已黑尽,似乎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皮卡继续颠簸着,我更加害怕。皮卡车在黑夜里又开了几个小时,才到达了目的地。

第二天很早,就听到了远远传来了晨钟和唱诗的声音。起床才知道,那些声音来自远处的穆斯林教堂。太阳出来时,吓我一大跳,怎么从西边出来了?这时候我才弄清了位置。原来,我到了非洲加纳国的第三大城市塔科拉底,离加纳首都有两三百公里。

第二天就开始干活儿,我和非洲人一起干,开始了国外打工生活。

车工刨床(我70后精通车钳铣刨磨)(7)

(2016年在加纳石矿和黑人工人的留影)

到非洲的第一感觉就是穷,号称加纳第三大城市的塔克拉底市,就像我国西部的一个小县城。大量的铁皮房屋,老旧的基础设施,落后的交通,让我感觉回到了国内的七八十年代。

这里的贫富差距很大,只有少数矿山老板和富裕的商人,才住得上像样的楼房和别墅。绝大多数黑人住的是铁皮房子,家徒四壁。村子里有的人家,连床都没有,吃的都是玉米糊糊,大多数人又黑又瘦。

我在加纳打工的地方是一个石矿厂,生产石子建筑材料,我负责这里的所有机械设备。刚开始时,要在公路边租一块地建厂房,把从国内运去的车床、钻床、锯床等设备安装调试好。

干了差不多一个月,我感到四肢无力,头昏脑胀,不想吃东西。起初以为是感冒,并没在意。后来就大寒大热,寒冷时盖两床被子都浑身发抖,发热时脱掉所有衣服还热得不行,之后就是周身酸痛。黑人见我这样,立即“马利拉马利拉”地大喊,医生立刻给我服了青蒿素,输了液,这才好了。

车工刨床(我70后精通车钳铣刨磨)(8)

(2018年在乌干达兵工厂和黑人工人在一起)

我患上了非洲常见的疟疾病,这个病的死亡率很高,染上疟疾必须马上服用青蒿素。曾经有一些人,因没及时服用青蒿素而死去。后来我得了三次疟疾都有惊无险,真要感谢祖国的科学家屠呦呦女士,她研发的青蒿素,救治了感染疟疾的无数非洲人,以及在非洲生活的很多外国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青蒿素每年治疗全球疟疾患者数亿人。

2017年,我又到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打工,在北部靠近达纳基尔沙漠的地方安装制盐设备。这里沙漠温度都在50度以上,我安装设备的地方也有40多度。从早上六点做到中午十点,之后太热受不了,休息六小时,然后从下午四点做到晚上八点。再热再累,一想到要给家里打钱,我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但思乡之情如絮萦绕,每到夜阑人静,月儿高挂时,老母亲和妻儿的身影总在我脑海里呈现。因此我记住了“故乡留不住我的肉身,他乡锁不住我的灵魂”这句话。特别是母亲的去世,成了我心头永远的痛。

车工刨床(我70后精通车钳铣刨磨)(9)

(2016年和乌干达的黑人工人们在一起)

那年,有一天早上六点钟醒来,收到了视频请求,我立即打开,只见老婆扶着母亲,她张嘴说了些什么,我都没听清楚。此时她已经卧床不起好几个月了,我当时没有意识到。两个钟头后,老婆打电话告诉我母亲去世了,这才明白过来。

我醒来的时候,其实正是家里的凌晨两点。母亲那时候知道不行了,她想见我,才叫老婆打开和我视频。可怜的老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竟然没能等到儿子回家,只在远隔千山万水的手机里看了我一眼。

有时候,我带着几十个黑人干活儿,就我一个中国人,身边连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那种孤独,没经历过的人很难理解。我常常在黯然神伤时,唱起《故乡的云》这首歌来抚慰心灵。

2019年,我到了乌干达,在一个兵工厂做玉米脱粒机。做了一年,又到马里的一个金矿,给矿主修挖掘机,生活真够艰苦。金矿就在河滩上,我和工人们都住在帐篷里,烈日暴晒、风吹雨打,常常睡不安稳。

吃的就更苦了,在野外做饭,又没有蔬菜,食材都被太阳晒变了质,又加上黑人掌勺,那饭菜实在是难以下咽。我们到路边摊去吃,非洲人卖的饭菜,就跟中国人的猪食一样,酸臭酸臭的。吃起来折磨人,不吃饭就上班更折磨人。

车工刨床(我70后精通车钳铣刨磨)(10)

(2018年,我在乌干达装玉米脱粒机)

实在受不了,我就教黑人做饭。由于生长环境和文化都不一样,怎么教都不得要领,我只好亲手操刀了。

那年春节回不了家,大年三十那天,我就想了个快乐过年的办法,解解大伙儿思念家人的乡愁。我去菜市场买了韭菜、白菜、鸡蛋、猪肉等食材来包饺子。调好了韭菜、白菜、猪肉三种馅,我叫大家都来包饺子。工友们非常高兴地聚拢过来。

包之前,我给他们讲了家乡过年包饺子吃钱的风俗和寓意。接着,我告诉他们做个游戏,就是要把硬币包进饺子里去,吃到饺子里有钱的人就有奖,奖品还是钱。吃到一毛的奖100元,吃到两毛的奖200元,依此类推。

车工刨床(我70后精通车钳铣刨磨)(11)

(2022年在马普托城堡留影)

听我这么一说,大家热情高涨,欢欢喜喜地包起饺子来。我按照比例,把一毛两毛三毛四毛的硬币包到了饺子里面。包完下锅,大家伙儿两眼盯着锅里翻腾如鱼儿的饺子,像猫捉老鼠一样期待着。

起锅时,工友们纷纷拿起碗来,愉快地抢捞着吃起来。有的吃到一毛硬币,得奖一百,我吃到两毛硬币,得奖两百.......厂长一毛硬币都没吃着,因为他捞着的全是漏汤的水饺,大家哈哈大笑。年三十的欢声笑语,就这样飘荡在异国他乡的非洲大地。

由于我的“徐霞客梦”始终存在,2021年春节过后,我又到了莫桑比克打工。莫桑比克的气候很好,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还能经常吃到便宜的大龙虾、螃蟹等海鲜。莫桑比克毗邻大海,莫桑比克海峡过去就是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绕过地球一圈。

我经常到莫桑比克海峡眺望,虽然不能实现走遍世界各地的愿望,望望海洋,想象着她怀抱的地球,心里也有了一些安慰和惬意。

车工刨床(我70后精通车钳铣刨磨)(12)

(2022年在马普托神像下留影)

我到过了非洲大多数地方,也交了不少黑人朋友,虽然肤色、语言、信仰和文化不同,但人类的情感交流是想通的。你真心地付出了爱,回报你的也将是爱,反之,假如你送出的是仇视,哪怕是一点点,得到的也将是仇恨。

我的黑人朋友小的二十多岁,跟我儿子一样年纪,成了忘年交,我们常出去旅游,五一放假时,我们一起去马普托看大海、逛城堡,玩得挺开心;有的黑人朋友五六十岁,我常去他家里玩,他家有六七个孩子,去时我都要买些东西送去。

还有一个黑人硕士生,我跟他学英语,有了深厚的感情,有年回家和他分别时,他哭着说:“老友,我会想你的,爱你的。”其他黑人朋友,有翻译、有小保安,还有我手下的黑人学徒……

工作之余,我会到当地的村子里去玩,跟他们一起用吸管喝那种酸辣的酒。我还教孩子们唱歌,“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边唱边跳,童叟齐乐。带着黑人工人干活儿休息时,我还会跟他们讲孔子、孟子,讲中国的孝道……

车工刨床(我70后精通车钳铣刨磨)(13)

(2022年在马普托火车站的留影)

从2016年至今,我在非洲打工已经六年多了,虽然吃过很多苦,受过不少累,但比起收入的增加来说,这都算不了什么。

我在国外打工的收入,每年都有十五六万,比原来改善了很多。此外,我也算是在为非洲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男儿有志在四方,人生无处不青山。”为了家庭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了攒好钱到退休圆我的“徐霞客梦”,我要在年富力强之时,继续在非洲努力打拼、奋斗!

【口述:孙兆广】

【编辑:良币】

目前我们已经记录了425位真人故事,感动了被采访人和千万读者。

如果您有故事想讲述,或想加入我们团队成为作者,都请私信@真实人物采访,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