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曹相飞 通讯员 孙东亚 习中洋

邓州市十林唢呐(邓州市构林镇敬老院里欢乐多)(1)

10月22日上午,邓州市构林镇敬老院里一片欢声笑语,这里正在上演老人们自编自导的戏曲《接新娘》。

台上,演员们各个卖力演出,“新娘”王秋玉顶着红盖头踏着小碎步,带路的“新郎”戴着草帽改装的礼帽,“接亲”队伍的乐器手,有的拿着玉米秆、长杆水瓢当唢呐,有的头上顶着树枝、树叶这些就地取材而来的道具。表演者一脸欢快,夸张而略显生硬的肢体语言,逗得台下观众哈哈大笑。

邓州市十林唢呐(邓州市构林镇敬老院里欢乐多)(2)

“为迎接重阳节的到来,老人们自编自导了很多文艺节目:接新娘、说快板、地道战、唱红歌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提升了老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构林镇党委副书记赵银平告诉记者。

邓州市十林唢呐(邓州市构林镇敬老院里欢乐多)(3)

据了解,今年以来,构林镇投资200余万元,聘请专业人士对敬老院进行了提档升级的专项设计,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高标准装修了餐厅和娱乐室,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建成小广场和小游园个1个,高质量打造了院内的居住环境,供居住老人日常休闲娱乐。

邓州市十林唢呐(邓州市构林镇敬老院里欢乐多)(4)

“我做梦都没想到能把日子过成这样,吃喝不愁,平时就跳跳舞、唱唱歌,真是过上了电视剧里的生活。”构林镇袁宋村特困群众、抗美援朝退伍军人孔繁武动情地说。

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更好地完成全市特殊贫困群体的集中兜底保障工作,今年4月份伊始,邓州市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无自理能力、半自理能力和高龄独居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等特殊贫困群体,通过灵活采取村级幸福大院集中托管、乡镇(街、区)敬老院集中供养、社会福利机构集中托养、医养结合集中康复“四集中”兜底保障模式,彻底解决了“照看一个人,致贫一家人,拖累一群人”的脱贫攻坚难题,有力助推全市特殊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