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含山葛氏家谱葛延龄(庐江积庆堂葛氏六修宗谱序)(1)

庐江积庆堂葛氏,远祖稚川公,即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和医药学家葛洪(283—363年),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市)人,出身江南士族,三国方士葛玄侄孙。十三岁丧父,家境渐贫,每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勤奋刻苦常至深夜。乡人因称其为抱朴之士,遂以“抱朴子”为号。葛玄曾师从庐江郡炼丹家左慈学道,号葛仙公,以炼丹秘术传于弟子郑隐。葛洪约十六岁时返拜郑隐为师,潜心向学,深得老师器重。郑氏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一生影响至大,促成其日后归隐山林,炼丹修道、著书立说。

晋永兴元年(304),葛洪入吴兴太守顾秘军,任将兵都尉,因战功受封为“伏波将军”。次年辞官往洛阳搜寻炼丹制药之书,但因陈敏盘据江东作乱,归途断绝,遂流落于徐、豫、荆、襄、江、广诸州之间。后葛洪绝弃世务,锐意于松乔之道,服食养性,修习玄静;继而师事鲍靓,研修道术,深得鲍靓器重,以女儿鲍姑许配。建兴二年(314),葛洪返回家乡,隐居深山从事《抱朴子》著述。东晋开国,朝廷念其旧功,赐爵关内侯,食句容二百邑。咸和二年(327),葛洪听闻交趾产丹砂,自请出任勾漏(今广西北流县)令。赴任途经广州,刺史邓岳愿提供原料在罗浮山炼丹,葛洪遂中止赴任,隐居于罗浮山,修行炼丹,著书讲学。一生著述丰富,除代表作《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另有《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惟多亡佚,《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录其著作十三种;其医学、药物学、化学等成就惠及后世,影响深远。

后因东晋、南朝战乱兵燹,板荡不已,葛氏一族遂由食邑句容迁南昌,谱载:“传二十余世,有显公者,职授将军,复由南昌迁庐州之合邑,军功赫……(民国十年十八世孙葛思光撰《五修宗谱序》)。”这位战功赫赫的“显公”,真名葛升,字统立,即为迁庐始祖(其迁居地合邑西乡为今安徽肥西县刘河乡),南宋抗金将领,精韬略。因金人南侵,弃文就武,考取绍兴武科。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金兀术率军大举进攻庐州。“时庐州守抚刘琦奉诏征援,升以深明阵法进策,据东关之险以遏敌冲。与诸将引兵出清溪,两战皆捷。”金兵驻军柘皋。葛升请求守军进兵,夹石梁河列阵。河甚阔,刘錡命葛升带兵背柴草垒桥,顷刻桥成。第二天,宋军主帅张浚、杨沂中率大军赶到,分军为左右翼,刘錡与葛升一起随大军渡河进攻柘皋金兵。金兵大败,葛升一马当先,追击金兵到东山。金兀术又亲率军战于店埠,再次大败。“诸将乘胜逐北,遂复庐州。升忠义刚勇,冲锋无敌,战将多功,授将军,奉命督庐、淮一带军事。后与宇文绍节修筑大城,创造砦栅以示永固圉焉。时值岁旱,饥莩枕藉,升捐饷赈粥。复吁抚军,请发帑银十八万两,赈济合、巢、庐三县灾民,民蒙其惠,赖以生活。百姓称颂。”葛升八十五岁寿终,墓葬李陵山东岭,后人因称此岭为将军岭;“乡邑谥曰‘显公’,奠祀如生。……宋都督同知授庐淮抚守赵公、平章司李氏俱吊其忠勇,并题墓有诗。”(以上引文均见李恩绶:《紫蓬山志》“将军岭”考释)

李恩绶,江苏丹徒人(祖籍舒城),为清末镇江文坛领袖,光绪年间来合肥游历,受紫蓬山麓周老圩主人周家谦之邀,担任塾师十五年,期间撰著了弥足珍贵的传世志书《紫蓬山志》,其中录存多首祭吊葛升将军的诗文,有:《过葛将军升墓,钦其雄风,吊之以诗》(进士梁县尉兼合肥主簿江润身)、《李陵山葛将军墓以诗诔之》(宣慰淮西节度使赵葵)、《宋葛将军升墓在紫蓬山,经其下,题一律》([明]庐州卫镇抚陈有功)、《至庐西李陵山展先将军显公墓敬题》(元孙葛崇文)、《葛将军以忠勇闻,因并题其意(诗三首)》([宋]都督同知授庐淮守平章事赵、李公)[阙名]),歌颂了葛将军赫赫战功和遗爱庐州的惠民善政,弥足珍贵。

今《肥西县志》,尚留存时任宣慰淮西节度使赵葵《李陵山葛将军墓以诗诔之》一首。赵葵历仕宁宗、理宗、度宗三朝,官至两淮宣抚使、少傅,以少师、武安节度使致仕,封冀国公。一生以儒臣治军,也是战功赫赫。《宋史》有传,称:“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他工诗善画,此诗曰:“忠贞报国抚生灵,铁马驰驱静寇尘。气吐长虹顽梗剪,笑谈细柳戌云屯。劳来复见无私日,安集宜怀有脚春。遗爱至今思不泯,功留百世正为神。”(载1994年11月版《肥西县志》附录“古诗文”)满怀英雄惺惺相惜之情。

李恩绶还考释出:“升生子八人,元葛征君闻孙即其裔也。”葛闻孙在清嘉庆《庐州府志》有传:“葛闻孙,字景元,合肥人。早丧父,事母至孝,攻苦力学,天性警敏,日诵数千言辄终身不忘。初家贫,出为顿州文学,倾之叹曰:‘此非养志之道。吾有薄田,勤力耕稼,亦足以供养。’遂归养亲。每旦夕,必衣冠躬问起居,饮食必亲侍,惟亲所欲。于舍旁湖水之曲,结环翠山房以延来学,四方之士多从之游。日与诸生诵说经史,探幽抉奥,极其旨趣,诸生皆若有得。闲尝入城,城中人识与不识皆目为隐君子也,争相迎候以不至其家为耻。亲故有讼事,官司所不能决,质于闻孙,直以一言决之,讼乃息。与人言无非忠孝节义,人多信从之。执政者谓其孝行笃至,问学渊懿,蔬荐于朝,召为翰林院编修,辞不赴。”(嘉庆《庐州府志》卷三十五“隐逸”)他卒年六十一,有好友、元末著名文士余忠宣公余阙为之撰写墓表,赞曰:“君平生不事大言髙論,而行事皆聖賢之實,用其用以教人,亦必以此,雖不肯出仕以盡其所學,而其學之可用,蓋不待出而後見也。”(余阙:《青阳先生文集》卷七)显见也是一方名士。著有《归真集》、《环翠吟》。其本人也曾受包氏族人请托,为千古清官包拯家族撰写过《包氏族谱引》。而他于巢湖滨水结庐的“环翠山房”,就位于至今仍由葛氏族人“累世隐居”、生息繁衍的葛大郢;迁居始祖,即是“显公”葛升七子中行二的富二公。

葛氏二十世葛钟秀在八修《环翠堂葛氏续修谱序》中称:“我葛氏发源宋绍兴中,将军谥显公,督师住庐州,遂隶籍于庐,有子八人,后裔分居各邑,富一公富二公后裔代居肥南龙胜冈、永乐港北两处……”谱中又记:“富二公后代居永乐港北葛家大庄进士第”。永乐港即今之永乐圩,葛大郢位于永乐港之北。古时巢湖湖天浩渺,水面很大,葛大郢紧靠湖边,因有葛闻孙“于舍旁湖水之曲,结环翠山房以延来学。”堂号也遂以“环翠”为名。

而庐江葛氏积庆堂始祖,则为葛升将军第七子富七公。十八世孙葛思光在《积庆堂葛氏五修宗谱序》中言明:“[显]公生八子,俱有勇力,英烈超群。富一、富二、富八三公永居合邑,其余各迁邻邑,独富七公后裔迁庐江之西南乡之葛家庙,乃吾族之始祖焉。”

此五修宗谱时在民国辛酉年即1921年,但在前一修即光绪三年(1877年)由姚灼所写谱序中,却并未提及富二公。其序曰:“庐邑葛氏,庐之望族也。始祖文武二公,本徽州婺源籍,明初迁庐,择邑之西乡与桐北接壤,爱其山水佳秀,遂结庐而居。而后文公子他迁,在庐绵延而成家者,惟武公之裔也。传至六世,有万芳、万芬、万奇三公,今之蕃衍而成族者,皆三公之后也。”他认为,庐江“葛氏谱牒,始纂于绍华公,续订于禄勋公,创行于正行、辅治两公,而其法乃备。后之踵而修之者,则有永谦、永春、辅元诸公……。”

姚灼是明万历间桐城派名士姚康(字康伯,号休那)六世孙,曾为先祖编辑《姚休那遗稿》(清光绪十一年印行)。家学渊源,学问深醇。时为候选教谕,与庐江葛氏有“葭荸谊”(即眷属之谊),因之得悉其世系原委,并应邀作序。他在序中感慨:“近岁谱牒之修,倍难于前,慨自咸丰年间粤逆之乱,而桐庐交界为祸最烈,人民流离死亡殆尽,虽犹有一二之存,而若祖若父以及男妇长幼、生卒葬所,谁能详悉?”

忽忽四十四年过去,至葛氏十八世孙思光,在五次修谱之际,深感“[咸同]兵燹后,历修谱牒未考其详。今冬偶自窎远族丁处得一旧老谱,细录如此。虽年湮代远,世系秩然,庙记桥记若合符节,始知出自孔壁者为真经也。”其后,他对这本在战火中劫后余生保留下来的族谱“在灯下反复详阅,一本源流。”并惊讶“始祖武公以上,尚有先祖未载。于是披衣起,按旧老谱之图系,书名的派。水源木本,信而有征矣。”为此,清光绪进士、时任四川提学使方履中也在《葛氏五修谱序》中写明:“葛氏家乘有文有献,瞭于指掌,不若无文无献者之紊乱也,又不若遗文遗献者之阙如也。”方履中为葛氏眷弟,在近代曾以安徽矿务总理身份,招商集股成立铜官山矿务股份公司,在收回铜官山矿利权方面有出色的表现。

由此,可以足证:葛氏富七公是迁庐始祖,文武二公是其后人;富七公与富一、富二公直至富八公等八兄弟,均为葛升将军之子。英勇神武的葛升将军——显公,是合、庐诸邑葛氏的共迁始祖。翻阅五修族谱,稚川公、显公、富二公、闻喜公等影像俱在,家世源流,水源木本,敬宗收族,慎终追远。再征之七修谱《传序》中,绍华高祖精心修葺护理葛家庙;《桥记》中八世祖母温老孺人,以历年守节之资,捐修葛家桥。堂名“积庆”,即取义“积善人家必有余庆”。英雄后裔,秉持忠孝节义、诗礼传家之优良家风,数百年历二十余世,辛勤劳作,开枝散叶,造福一方,同时迎来枝繁叶茂。

家有宗谱犹国有信史。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名人有传;史、志、谱、传,亦可称“国之四维”——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四大柱石。今庐江积庆堂葛氏族人,适逢盛世,创议六修宗谱。盛世修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清张澍:《姓氏寻源》)”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源远流长的原生态文化,族谱是姓氏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家族延续千百年的传家之宝,也是中国人血脉相传的“根”。我中华民族,百家万姓,血脉世泽,慎终追远,盛世修谱,代有传统。今庐江积庆堂葛氏六修续谱即将告竣。在寻根问祖、理清世系的基础上,联乡谊、聚人心,以进一步传承弘扬家族优秀家风,并团结族人为伟大祖国的振兴和富强添砖加瓦。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闻之欣喜,是为序。

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历史学博士、研究员 翁 飞 拜撰

公元二零二二年三月二日(农历壬寅年正月三十日)榖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