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幸福?从信仰,谈迷信》

原创作者:姚志芸

什么是幸福?我总是说,有信仰的人最幸福。

就好比一个死物突然有了灵魂,一颗有着坚定信仰的灵魂是可怕的,这种坚定的信仰不属于对物质的执迷。

如来心魔(转佛祖斗心魔)(1)

得道高僧之所以能普渡众生,就是自身修为超越了人们对于事实认知的范畴。

唐僧跋山涉水求取正经,西游记里对唐僧本人的神话,就可以论证。在古代,道路全是走出来的,并不像现在交通如此发达。今天能徒步行走的人,我们都觉得很厉害,至少有坚持徒步的毅力。

我们无从知道唐僧一路走来的不易,更无从了解唐僧一路走来的心里。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产生的力量油然而生。就是我们能看见的力量,也超越了我们正常的认知范围。

如来心魔(转佛祖斗心魔)(2)

说白了,唐僧辛苦一人,付出一生,追求的信仰,并不是普渡众生,而是替大众寻求一样精神粮食,一种可以让大众自我满足,并有精神依托的东西。

佛教道义,刚好满足这一需求。但是我们首先要确定一点,无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等的教派。都是做为手段,服务当权政府的。然后再来谈佛教道义的信仰,浅俗讲就是大众言说的迷信。

不可否认,迷信里的人伦道德,的确有可取之处。"平等慈悲,去恶从善",也是所有人对善良友善的追求。这些良俗利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从教义的角度提出了人活着的最基本道德规范,值得认可。

赵朴初先生说,如果没有佛教,中国人可能连讲话都讲不完整。佛教道教,还是迷信在大众心里早已经混淆。中国人最讲究实用,谁有用信谁。

时下更存在着一种行为,甚为可笑。所有人都说不信迷信,寺院却越建越宏伟,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自相矛盾的言行,无非为了掩盖自己利益熏心的心罢了。人本逐利无错,却忘了取财有道,人性的丑恶嘴脸,在这一刻表现的淋漓尽致。

如来心魔(转佛祖斗心魔)(3)

临时抱佛脚,越演越烈。互害模式,越来越广。

所有人的眼里只有钱,认定有钱就是幸福。看看身边那些爆富的人,哪一个不迷信?哪一个不假装虔诚?又有多少人夜不能寐,整夜整夜失眠?初一十五的寺院,长长的棒香,要是真有法力无边的菩萨,看着,该做何感想?

问佛?求佛?信仰?迷信?无非是给自己寻求心里安慰,冷漠的人世间,有些难言的话,说给菩萨听,或许也是种解脱?但幸福从何谈起?没有坚定的信仰,游离的心永远这山望着那山高。

如来心魔(转佛祖斗心魔)(4)

心魔难斗,贪字当头。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侥幸富贵,又能走多远?古人有云,厚德载物,德的厚度才能载了富贵。当德薄如纸,怎可承重千金?

一个迷信的人是懦弱的,一个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但信仰有规范的人总是幸福的。人活一世,时光匆匆,恍然大悟间,功名利禄皆为空,内心的安逸才是真正的幸福。

如来心魔(转佛祖斗心魔)(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