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某一天,周总理突然收到一位神秘人的来信。对方在来信中提到,有一幅名为《五牛图》的传世奇珍,将在香港拍卖。

神秘人本来想把此图拍下来献给国家,但是主人的要价过高。于是,他只能写信给中央,请求国家立即采取行动,避免让国宝流失海外。

那么,这一幅《五牛图》到底有什么特别呢?原来,它是一位唐朝宰相的作品。这位宰相非常熟悉农村的生活,尤其擅长画牛。

五牛图为什么是国宝(国宝五牛图重新现世)(1)

这幅图中的五只牛,神态各异,活灵活现。尤其是作者对牛眼部的刻画,连睫毛和牛下巴上的细须都没有放过,堪称是神来妙笔。

北宋时期,宋徽宗曾经将它珍藏多年,并在上面题字盖章。后来北宋覆亡,《五牛图》流落到了民间,辗转至清代乾隆年间再度进宫,清末又流落到了香港。

《五牛图》和《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韩熙载夜宴图》,同列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并且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时间最早的“纸上”画作。

周总理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香港拍卖会,在确定画作为真品后,通过一番交涉,最终以6万港币将国宝买了回来,并收藏到故宫博物院中。

一、香港拍卖会上的“国宝之争”

因为此前刘德华主演的一部电影,如今大多数的国人都知道,我们有一件国宝叫《富山春居图》。那张图被一分为二,一半留在北京,而另一半则去了台湾。

五牛图为什么是国宝(国宝五牛图重新现世)(2)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1949年,国民党败走时,蒋介石搜刮走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和故宫中的珍品。并且他对流落在海外的国宝,如《五牛图》,同样不肯放过。

当蒋介石得知香港有人要拍卖《五牛图》的时候,立即派出了特务,带着大量的现金,直奔香港拍卖会,势必要把这幅画拍下来。

当时新华社香港分社有黄作梅、黄作财兄弟二人。哥哥黄作梅,是当时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社长,他在解放前曾经担任东江纵队的负责人。

解放后,在他们的手下专门组成了一个文物收购小组,负责回购流落在海外的国宝。周总理在中南海接到匿名信后,立即联系黄氏兄弟。

周总理告诉他们,让他们在确定文物为真品后,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国宝”。可是以当时国内的情况,要一次拿出10万港币,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五牛图为什么是国宝(国宝五牛图重新现世)(3)

因此黄氏兄弟知道,这次绝对不能买一幅赝品回国。与此同时,国民党方面却派着特务,提着整箱的现金到达了拍卖会场。

关键时刻,哥哥黄作梅无故失踪。弟弟黄作财情急之下,只能组织人员四处散布消息,说拍卖会上的《五牛图》为赝品,要求重新验货。于是,就这样把拍卖时间推迟了半个月。

半个月之后,国民党特务得到蒋介石的命令,决定不管真假,都要先把《五牛图》拍下带去台湾。但是,这个时候《五牛图》的鉴定,还是没有出结果。

黄作财找不到哥哥,就自作主张,决定一定要抢在国民党特务之前,拿下《五牛图》。结果两边的人都晚了一步,卖家吴蘅荪说,《五牛图》早就被人买走了。

此时的黄作财,大失所望,等他回到新华社香港分社的时候,才发现拍走那幅《五牛图》的人,正是他的哥哥黄作梅。

五牛图为什么是国宝(国宝五牛图重新现世)(4)

原来黄作梅失踪的这段时间里,辗转托人找到了画作持有人吴蘅荪,并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以6万港元的价格,把这幅国宝拿下了。

二、《五牛图》的故事

国宝《五牛图》的作者叫韩滉,是唐德宗时候的一位宰相。这位宰相,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并且平时特别注意观察牛的生活细节。

我们如今看他所画的《五牛图》,会发现画上的五只牛,每一只的花色,身上脂肪堆积的皱褶,以及牛的眼神、昂首、低头的动作,以及它们不同的年龄都能看出区别

绘画技巧,可谓是高妙传神。有曾经见过韩滉画作的人说,牛的眼睛画得特别灵动传神,在它没有毁损之前,似乎可以看到牧童的倒影。

在普通人印象当中,我们中国的古画一般都画得比较抽象,很少有这样写实的风格。但是韩滉的《五牛图》,却是一个例外。

五牛图为什么是国宝(国宝五牛图重新现世)(5)

古人绘画,画家特别喜欢以牛和牧童为主题。因为牛是古代农耕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工具,重视耕牛,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为本的思想。

因此这位爱画牛的韩滉在担任宰相期间,也喜欢农业生产,经常鼓励农民耕种。这幅画后来被宋徽宗收藏,在北宋末年流出了皇宫。

后来到了书法家赵孟頫的手上,赵孟頫赞它是“五牛神气磊落,稀世名笔”。后来又被元朝收进宫里,明代再次流落到民间,清代乾隆年间被一位叫尹继善的大臣进献给皇帝。

清末八国联军打过来,它又辗转流到了香港,最后被前文中提到过的吴蘅孙收藏。吴蘅孙本来是一个热爱收藏的生意人,只不过后来做生意遇到了困难。

因为急需资金周转,他才不得已打算以10万港元的价格,拍卖《五牛图》。但是后来,他听从了黄作梅的建议,为了不让国宝流失海外,毅然同意以6万港币的价格把此图卖给国家。

五牛图为什么是国宝(国宝五牛图重新现世)(6)

《五牛图》后来被收进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因为价值连城,所以相关的文物专家们,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把这幅唐代的珍品修复。

由于《五牛图》是被画在纸上的,不像别的名画在绢帛上那样易保存,因此现在它只在每年的9、10、11月,气候合适的时候才会对外展出。

结语

想不到,围绕着这幅《五牛图》,还曾经展开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文物抢夺战。周恩来总理在收到一封匿名信后,当机立断,决定请香港新华社分社的黄氏兄弟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国宝。

而黄氏兄弟一明一暗,智计百出,想尽了方法,避免国宝名画的外流。在这场争夺战中,黄作梅、黄作财兄弟二人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也应当感谢《五牛图》当时的收藏者吴蘅孙的深明大义,以低于预期价4万港元的价格,让它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之中。

五牛图为什么是国宝(国宝五牛图重新现世)(7)

传世孤本,唐相名笔。五牛磊落,气神外溢。这幅《五牛图》象征着华夏农耕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后来,它不仅入选中国十大名画,更成为九大“镇国之宝”当中的一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