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不但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也是中外关系史中的盛事。对于它的研究,肇始于本世纪初,但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加以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则是建国以后的事。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性质的9种说法

1.

“踪迹建文”说。《明史·郑和传》因袭明人说法,称郑和下西洋是为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2.

“耀兵异域”说。这原是《明史》的另一说法,长以来,也颇为人们所袭用。解放前,梁启超、张锡纶、童书业、李长傅笭都持此说,将郑和下两洋指述为殖民事业。对此,很多人颇不以为然。郑鹤声、扬熺、郑钓等指出,郑和使团虽拥有精兵,但不是用以征服他邦、掠夺别国领土财富,仅用以自卫。耀兵说所谓的“服”或藩属关系,并非强迫建立,而是宗主国以“宣德化而招徕之”的方式与藩属国保持的一种政治关系,是以中网在经济上吃亏,政治上得虚名来计和是实现的,有别于近代的殖民政策。

郑和下西洋有哪些目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性质的9种说法)(1)

3.

稳定局势、发展友好说。郑和前二次下西洋的主要任务,是要在东前亚沿海诸国之间,建立一种国际和平的局势,并为下一步向东南亚以西的运航建立中转站;后次则是发展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谊,相互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4

.双重目的说。尽管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很明显,但从明初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船队的实际活动考察,扩大外贸也是很突出。

郑和下西洋有哪些目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性质的9种说法)(2)

5.

经济原因为主说。调控制海外贸易、扩大朝或贸易是了增加财源,弥补财政亏空。

6.

政治原因说。郑和队的动以朝廷招徕远人,向邻国扩大影响为主,海外贸易处于附属地位,朝贡贸易也仅是“实以经济怀柔政策施加经济影响的一种手段”。

郑和下西洋有哪些目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性质的9种说法)(3)

7.

加强文化文流说。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湾学者。方豪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重在宣扬中国的文化,维持并保障东南亚的和平秩序”。

8.

“针对帖木几帝国而发”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联络印度等国,共御企图援助残元势力中亚强国帖木几帝国。帖木儿帝国确实曾有东援北元残余势力的企图,明朝为了牵制其后,联合印度是必要的。

郑和下西洋有哪些目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性质的9种说法)(4)

9.

“建立回教同盟”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帮助以满刺加为首的南洋一带的回教国同盟来反抗爪哇帝国的统治。

对于以上说法,你有什么看法?欢迎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