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期《中华诗词大会》上,提到一首诗,是贾岛的《剑客》,蒙曼老师称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字,却写的像《史记》里的《刺客列传》一样有气势,今天我们来说说这首诗,全诗如下:

唐诗三百首西塞山怀古赏析(唐诗闲读十年磨一剑)(1)

(《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蒙曼老师)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刺客列传》是《史记》里的精彩篇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五个刺客,分别是刀劫齐桓公的曹沫,以鱼肠剑刺杀吴王僚的专诸,以刀刺杀赵襄子衣服以示报仇的豫让,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的聂政,图穷匕首见刺杀秦王的荆轲,五位刺客个个写得形象鲜明,要情节有情节,要人物有人物,而且传递“舍生取义”的正向价值观。

唐诗三百首西塞山怀古赏析(唐诗闲读十年磨一剑)(2)

(诗意图)

显然,《剑客》这首诗中的“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他自己的才能。诗人的十年寒窗变成了十年磨一剑,出众的才能比喻成霜刃未试的宝剑,而后两句表达不管天下有多烦难的事,我都可以扫平又显示了诗人宏大的抱负。短短二十字,可不就是个小传嘛!高明的诗人才能写出如此高明的诗。

唐诗三百首西塞山怀古赏析(唐诗闲读十年磨一剑)(3)

(贾岛诗《寻隐者不遇》诗意图)

但其实这首诗不是贾岛的主流风格。贾岛的诗主流风格是语言清淡朴素,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题材窄狭,缺少社会内容(因为他参与社会生活少,因此并没有较多的生活体验,像”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样的诗当然是好诗,但基本也是无社会生活的,贾岛像活在世外的仙人。),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情调偏于荒凉凄苦,这首诗算是特例。

唐诗三百首西塞山怀古赏析(唐诗闲读十年磨一剑)(4)

(贾岛像)

贾岛(779-843),字阆(读láng)仙,后人称他为“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贾岛自号“碣石山人”,曾做过和尚,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为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知道后做诗大发牢骚,他的牢骚诗被韩愈读到(也有一说是因为那个著名的“推敲”故事驴子把他拉到了韩愈的轿前,并共同探讨了一句“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诗句里用“推”字还是用“敲”字,并由此与韩愈结交,这个故事太有名,甚至发展成了专用名词,这里就不再详细说了),发现了他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贾岛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唐诗三百首西塞山怀古赏析(唐诗闲读十年磨一剑)(5)

(推还是敲?这是一个问题)

贾岛是一个写诗写到刻苦的诗人,他不是低像李白那样有极高天份的人,也不是像杜甫那样家学渊源的诗家,他的诗,全靠苦吟和读书学习,这在他自己的诗句中也有所反映。比如他在《送无可上人》诗里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下就自己作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二句三年得”自然是夸张说法,但足见他写诗煞费苦心。 唐人苏绛在他的《贾司仓墓志铭》称赞贾岛“三年在任,卷不释手”。由此看来,贾岛在任官期间,读书吟诗的癖好依然不改,或许正因为他是个书呆子一样的人,才没有能施展他荡平天下不平事的宏伟志向,但却因为刻苦读书写诗的精神在唐代多了一个著名诗人。

有意思的是贾岛生前信佛,但却没想着成仙(虽然他的字里面有个“仙”字),但却因为他的苦吟精神,在死后实现了。据说晚唐李洞,就称“酷慕贾长江,遂铜写岛像,戴之巾中。常持数珠念贾岛仙,一日千遍。人有喜岛者,洞必手录岛诗赠之,叮咛再四曰:此无异佛经,归焚香拜之”。不但铸了贾岛的像天天膜拜,而且认为贾岛的诗简直就是佛经!再比如南唐孙晟,他是画了贾岛的像挂在壁上,朝夕礼拜,逢人便称贾岛为“诗仙”。当然,这个“诗仙”大部分人是不认可的,大家认可的“诗仙"是李白,显然,论仙气,李白更足一些。

(【唐诗闲读】之31,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