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岛屿读书#

神农,是传说中的上古人物,传说中他发明农具、教给人们耕种,使人们在狩猎以外,开始进行农业种植。"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更是广泛流传,经久不息。

炎帝和神农是一个人吗(神农和炎帝是同一人吗)(1)

神农尝百草图

炎帝,同样是传说中的上古人物,炎帝与黄帝联手打败蚩尤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而且,华夏儿女自称“炎黄子孙”,炎帝排在黄帝之前,比黄帝还要尊崇。

那么,神农和炎帝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先来看看《史记》。《史记》“五帝本纪”中说,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翻译一下就是,

黄帝轩辕的时候,神农氏的影响力“黄鼠狼生耗子”——一代不如一代了。诸侯们都不怕神农氏了,相互之间拳打脚踢、侵略混战。都闹到这种地步了,神农氏也没有办法,光顶着“扛把子”的名号,却无计可施,打也打不过,说话没人听。

铁杆迷弟黄帝轩辕,不乐意了。开始自己操练兵马,替“老大”神农氏去讨伐不听话的小弟,生生用武力将小弟们揍服了,又来归顺神农氏了。不听话的小弟当中,有个“刺头”蚩尤,最是凶狠残暴,黄帝轩辕也干不过他。所以,他自己另立堂口,不再听从“扛把子”神农氏管理。

最后的一句,“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这是很关键的一句话,引出了“炎帝”这个重要人物来了。这句话怎么解释呢,炎帝想要欺负诸侯们,诸侯们就都跑了,全都归顺了黄帝轩辕。

这里,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假设炎帝也是一方诸侯,那么诸侯欺负其他诸侯,诸侯们应该怎么办呢?去找“扛把子”神农氏帮忙啊,这时候神农氏不是在黄帝的辅佐下,又掌权了吗?所以,如果炎帝是诸侯的话,大家不会都跑到黄帝麾下的。这种假设明显不成立。

那么,就剩下一种可能了,炎帝就是神农氏,这就全都解释得通了。神农老大一看又掌权了,有点嘚瑟,开始欺负诸侯小弟们(可能是翻之前小弟们不听话的旧账了)。小弟们一看躲无可躲,只能选择归顺“二当家”黄帝轩辕了(因为黄帝最能打啊,本来这些小弟就是被黄帝打服的,“打是亲、骂是爱”所言非虚),神农氏一下子又变成了光杆司令。在小弟们的怂恿下,黄帝硬刚“扛把子”,三战炎帝,将炎帝打服了,把“扛把子”宝座都让出来了。及至后来的黄帝炎帝共同讨伐蚩尤,也都说得通了。

简单说来,就是二当家夺了老大的权,然后又一同收拾叛逃小弟蚩尤的“古惑仔”故事嘛。经过系列折腾,最终天下一统,黄帝成为天子,号令天下。就因为炎帝是之前的老大,所以“炎黄子孙”中炎帝排在黄帝前面也就合情合理了,既符合时间先后顺序,也符合中国传统的礼仪尊卑规则。

那我们之前的问题,就初步有答案了。

黄帝轩辕时期,神农氏就是炎帝,炎帝就是神农氏。

那么,在整个上古时期,神农和炎帝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神农,是第一代神农氏首领,就因为他教授农耕、“神农尝百草”功盖千古,被尊称为"药祖""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整个氏族都以他命名。鉴于神农的功德,诸侯都推崇神农为天子,神农的后代也一直继承着天子之位。后来的这些天子,都是神农氏这个氏族部落的头领,都被称为“神农氏”。

炎帝和神农是一个人吗(神农和炎帝是同一人吗)(2)

神农教人们耕作

这个观点在许多典籍中都有描述。

“炎帝神农氏。”——《世本·帝系篇》

“神农氏,姜姓也,母曰妊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帝王世纪》

“赤帝、炎帝,号为神农。”——《淮南子·时则训》

“朱襄氏(即神农氏),古天子炎帝之别号”——高诱注《吕氏春秋》

“有神龙首出,常感妊姒,生帝临魁,身号炎帝,世号神农。”——《潜夫论》

“炎帝,以火官名……始教耕稼,故号神农氏。”——《三皇本纪》

既然是天子了,就不能光叫神农氏了,得有个更牛气的称号啊,有个现成的称号“炎帝”。为什么叫炎帝呢,因为那时人们崇拜火,火既能带来光明,还能烧烤烹煮食物,还能用来放火攻击,真是既强大又重要。称为炎帝,那就像西方的太阳神一样,真是既光明又强大啊。

炎帝和神农是一个人吗(神农和炎帝是同一人吗)(3)

炎帝号令天下

不过,还有个小问题。这时候,燧人氏哪去了?

要知道,他们才是钻木取火的发明者啊,难道专利被神农给盗了?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古籍中的三条记录。

“昔者,神农伐补(斧)、遂。” ——《战国策•秦策》

“(神农时)补(斧)、遂不供,乃伐补、遂,而万国定。” 《路史•后纪三》

“神戎(农)战斧、遂。”——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

补(斧)、遂是位于山东境内的两个氏族,其中,补(斧)氏善于制造石斧和陶器,而遂氏善于控火。两个氏族相互依存,关系非常密切,对外统称为斧燧氏,是当时的大型氏族联盟。

炎帝和神农是一个人吗(神农和炎帝是同一人吗)(4)

制陶控火的斧燧氏

但随着神农氏掌握了先进的农具,其收获的粮食大幅增加,氏族人口也随之快速增长。人口就是第一生产力,在上古时代,一个氏族是否强盛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人口的多寡。人多势众的神农氏快速崛起,很快就从实力上俯视原本能与之抗衡的斧燧氏。

落后就是原罪,实力带来野心。

终于有一天,神农氏再也无法按捺住对斧燧氏所掌控的控火技能的渴望,于是傲慢的对其首领说:“你们已经没有实力和我们平起平坐了,进贡或者毁灭!”

斧燧氏没有认清形势,还想着负隅顽抗,战争毫无悬念,斧燧氏很快就被击败,人口和地盘都并入了神农氏的部落。神农氏如愿以偿的全盘接收了斧燧氏所拥有的控火和制造工具的技能,并将地盘扩张到了山东境内。

战争过后,周边原本依附于斧燧氏的小部落也纷纷主动归附,神农氏就此成为了中原共主,史称“神农伐斧燧,而万国定”

所以,文章前边有句话需要更正一下,是鉴于神农的功德和氏族的强大实力,诸侯们推崇神农为天子,神农的后代也一直继承着天子之位。将燧人氏击败之后,成功学会了钻木取火,所以,神农氏的天子们起了个牛气的称号“炎帝”。

这一切,都从神农开始。从神农开始,部落一共诞生了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牦,牦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榆罔,是谁?他就是黄帝时期,被夺了位的、那位不争气的“扛把子”炎帝。

到这里,神农和炎帝的关系我们就基本理清了。

神农氏和炎帝,都是称号。在做称号时,两者是相通的、是一致的。神农氏是按照氏族部落称呼的,炎帝是天子的帝号。从这个方面讲,炎帝就是神农氏的首领,神农氏的首领就是炎帝。

但是,在传统上古传说中,神农和炎帝代表的是两个人,这两个人就不是一样的了。

神农,指的就是神农氏族的第一任首领,他教会了人们耕种和鉴别植物特性,因为尝百草而亡。他也是第一任的炎帝,也是最牛的炎帝。不过,因为是他将人们从狩猎时代引入农耕时代,对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具有十分突出的贡献。所以,人们只尊称他为“神农”。这是有道理的,及至今日看来,“神”“农”二字,哪个都比“帝”还要尊贵。

炎帝,指的就是最后一任炎帝——榆罔了。他是神农氏族的首领,却超级拉跨,既没有祖先神农的功德,也不能训练士兵、调停叛乱,在史书中都没啥好记载的。作为“炎帝”这个称号的最后一任主人,他被黄帝给击败,将天子之位拱手相让。

他的幸运,可能就在于击败他的是“华夏始祖”——黄帝。

炎帝和神农是一个人吗(神农和炎帝是同一人吗)(5)

每次谈起黄帝的崛起,就不可避免的谈及“黄帝战炎帝”“黄帝战蚩尤”等故事。跟着“黄帝”这个牛人沾光,炎帝榆罔就捎带着成为历史上最出名的“炎帝”,甚至“炎帝”在多数时候,都成了他个人的专属代名词。

综上,神农是最牛的神农氏和“炎帝”,牛到氏族以他为名,牛到名字可以超越帝号。

而炎帝,是最弱的神农氏,弱到都不好意思称呼是神农的后代,弱到传了五百多年的天子之位在他手里断送,弱到都让我怀疑,“炎黄子孙”中的“炎”说的是他的祖宗神农,而不是他这个不给力的亡国之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