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几句词了。节选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最后几句。

这首词原本是中秋节时苏轼为思念弟弟而作。他那真挚的情感遥寄于寥寥几句词中,让人动容。一幅兄弟情深的亲情画面跃然纸上。

我们之所以喜欢读赏古诗词,大多是因为诗人们营造的意境,让我们在其中找到了共鸣点。也是诗人的情感勾起了我们自己心中那本就存在的思想感情。

我欲乘风去千里共婵娟(遥寄但愿人长久)(1)

虽然所处时代背景不同,时空不同,但是情感是共通的。比如对亲人的牵挂,朋友的关怀,恋人的思念。

苏轼在中秋节这个团圆的日子牵挂远处的弟弟。那我们可能是对远在故乡妈妈的思念,或者对异地挚友的挂念。

同一首诗词,不同的人来读,带入不同的心境。这时候诗词本身仿佛成为一个载体,在每个人的情境里把它延伸,升华。

十个人同时读同一首诗词,脑海里就可能浮现十个不同的场景。寄托的情感也不一样,但它却能表达我们共同的心声。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

我欲乘风去千里共婵娟(遥寄但愿人长久)(2)

我常常用这首词来表达藏在心中的牵挂和思念。不管是节日,还是日常,不论亲人还是朋友。

都会遥寄对他们的思念和祝福,希望远在天边却近在心里的人们幸福安康。

抬头看看挂在同一片天空的月亮,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头上顶着同一轮明月,只是我们在不同的地方看而已。

能在同一个时空,仰望到同一轮明月,对于我就是一种安慰。说明我们都还好好的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我欲乘风去千里共婵娟(遥寄但愿人长久)(3)

我在异地生活多年,"每逢佳节倍思亲",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那句老掉牙的唐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点都不夸张,只有这种经历的人才有体会。

故乡在心里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或者是一个亲人,或者是一个老朋友。或者是一个难忘的场景。

我常常站在窗户边,遥望天空,寻找心中那轮明月。

它渐渐幻化成母亲为我做饭时忙碌的身影。饭桌上热腾腾的饭菜,等着我来品尝。

我欲乘风去千里共婵娟(遥寄但愿人长久)(4)

一会儿又变成耳边的千叮咛,万嘱咐。要照顾好自己。有时候有个人能唠叨你,也是一种幸福。

如果拥有的时候嫌啰嗦,失去的时候就有多后悔。所以每次我都会耐烦的倾听,那些你不屑的家长里短,那些你不以为然的琐事。

年纪大了,身体也没那么好了,每次打电话的结束语都是保重身体。远嫁的孩子心中都有那份无奈,不能在身边端茶递水。只有尽言语来安慰。

母亲是个爱学习的人,一把年纪了,求知欲望还很强烈。还喜欢看点书,包里还经常有笔头。

我欲乘风去千里共婵娟(遥寄但愿人长久)(5)

她经常说外公教了一辈子的书,教过无数学生,却没有让自己的女儿读多少书。就因为她是个女孩子。

她对自己的一生是不满意的,有要求的。有时候我会安慰她说,你很棒了,一看你身上就有外公的基因爱学习。

母亲还是个基督教徒,几年前送给我一本崭新的圣经,让我读一读。对我有好处。

嗯,我应付着答应着好。这么多年来我 看过很多本别的书,但却没看完圣经。

我欲乘风去千里共婵娟(遥寄但愿人长久)(6)

我知道这只是她的一种精神寄托,她期望借助基督教中的神来保佑我还有我的全家人。每次电话都会说感谢神保佑你们全家。对宗教信仰我没有看法,她喜欢就好。她觉得可以教人与人为善,充实就好。

我只有尽最大的努力将自己的生活过好,不让老人家操心,牵肠挂肚,也是一种好的安慰吧。

就算生活中偶有不如意,我也不会怨天尤人。生活是自己的,你有权利将它染成你喜欢的颜色。

我欲乘风去千里共婵娟(遥寄但愿人长久)(7)

母亲这个温暖的字眼,给予我很多鼓励,让我有勇气抵御生活中遇到的风雨坎坷,战胜自己。

我多数时候只能遥寄对她的关怀和祝福。

心中祈愿她老人家: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