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之谜(223)|| 李白为何是“天才诗人”?

李白是“天才诗人”,这是毋庸置疑的。

先看前人是怎么评价李白的。杜甫最有发言权:“敏捷诗千首”(《不见》),赞其才思敏捷,无人能敌;“李白一斗诗百篇”(《饮中八仙歌》),赞其出口成章,且滔滔不绝,故有“粲花之论”(《天宝遗事》)的美誉。这一点,李白自己也颇为自得,他在《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有云:“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从弟李令问惊诧于李白的“开口成文,挥翰雾散”,故而发问。李白的回答是“抚掌大笑,扬眉当之”,言语上虽未答可否,行动上却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称颂。

李白作诗,差不多全凭灵感。加之情感的急剧勃发,“但用胸口一喷即是”,这是宋朝诗论家严羽评李白《将进酒》语,其实适用于李白的大部分诗作。李白作诗不像杜甫那样需得反复吟咏推敲以达“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他不需要苦思冥想,他是一气而为,挥毫即成,即达“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艺术至境。苏轼言李白“气盖天下”(《李太白碑阴记》),不单言其人,其诗亦然。清人徐增说:“太白一气韵胜。”(《而庵说唐诗》)李白之诗可谓气贯长虹,势夺云天。徐增之言还道出了李白之诗的另一特点,即“韵”——李白之诗“韵外之致”,意即有韵味,意蕴丰富,意境高远。唐代诗人皮日休说:“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刘枣强碑文》)即严羽所谓“太白仙才”之谓。

李白诗歌的想象之功似得神助,非他人能为。诗情如长河万里,奔纵缓急,变幻多端,绝无常态。诗思如行云流水,长风掠海,毫无阻滞。语言似“清水出芙蓉”,自然天成,无人能及。其诗特立独行,放浪不羁,后来者望之仰慕,学之不及,遂生李白诗“不可学”的无奈之叹。其诗具有自然美、率真美的审美特质,历为后人称道,征服了万千读者。

在盛唐格律诗总体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李白诗歌创作的“复古”是对唐代诗歌发展之路的“逆袭”,既完成了对前人诗歌优良传统的切实继承,又体现出积极创新的一面。他的“逆袭”之举并未影响他对唐代格律诗发展的接受与创作实践。他的顺势“跟进”,后来居上,经典纷呈。他借助于对前辈诗歌创作的潜力挖掘,在乐府、歌行、古风中的恣肆发挥,创新发展,将其倡导的“大雅”之声推上了极致。

李白之诗既得益于盛唐时代精神的催迫,又生动地诠释了盛唐的风貌。他将个人的气质、才华同时代的特质、神采高度统一,天才般再现了那个伟大的时代,再现了那个时代的昂扬精神。他歌唱理想主义的诗篇,不仅是“盛唐之音”,更激发了后世的文人士子激扬而进,奋发而为,成为人们难抑的仰慕、不竭的追思和永久的怀念。

(待续;讲李白我是认真的;版权所有)

文/赵 斌 图/谭昌永、蒋戈

李白故里,四川江油

李白三大不解之谜(李白之谜223)(1)

李白三大不解之谜(李白之谜223)(2)

李白三大不解之谜(李白之谜223)(3)

李白三大不解之谜(李白之谜223)(4)

李白三大不解之谜(李白之谜223)(5)

李白三大不解之谜(李白之谜223)(6)

李白三大不解之谜(李白之谜223)(7)

李白三大不解之谜(李白之谜223)(8)

李白三大不解之谜(李白之谜223)(9)

李白三大不解之谜(李白之谜223)(10)

李白三大不解之谜(李白之谜223)(11)

李白三大不解之谜(李白之谜22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