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1)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日记

这个时代,没有将他遗忘。

今天,是8月15日。1962年8月15日,雷锋离开了我们。

这个青年叫做雷锋

雷锋,原名雷正兴,中国湖南人,1940年出生,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因公殉职。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同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无数人。“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苦难童年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安庆乡(现雷锋镇)简家塘一户贫苦农民家里,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正值水深火热的抗日战争时期。父母给他取大名叫雷正兴,可是,这样一个饱含生机和期许的名字,却和苦难的童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爷爷雷新庭种了一辈子地,辛苦劳作,身染重病。雷锋3岁这年冬天年关时,地主唐四滚要雷家在年前还清租债,雷新庭无力偿还,悲愤交集,被活活逼死。父亲雷明亮,早年参加过湖南农民运动,当过自卫队长, 1944年遭到日寇的毒打,伤势严重,不幸离世。哥哥和弟弟,也先后因为疾病和饥饿去世。不久,雷锋的母亲张元满被地主唐四滚凌辱而自尽。雷锋在七岁时就成了孤儿。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2)

雷锋的手背上,有三条疤痕。这是小时候他上山砍柴回来,不肯把柴送给地主婆,而被心狠的地主婆砍伤的。雷锋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家里很穷,奶奶、爷爷、父亲、母亲、哥哥,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中。”

1949年8月,解放湖南的部队路过雷锋家门口。年仅9岁的小雷锋找到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送了小雷锋一支钢笔,鼓励他好好读书。1950年的夏天,乡政府的党支书供他到刘家祠堂小学免费读书。1954年,雷锋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不会开推土机的建筑工

不是好公务员

1956年夏天,乡政府里新入职了一名通信员。在今天看起来,这个通信员是一位有点超龄的“小学毕业生”,这便是16岁的雷锋。不过,穷苦孩子早当家。雷锋工作起来可一点也不像个“小学生”。不久,因为工作出色,他被调到望城县委,还评为了机关模范工作者。1957年,雷锋加入中国共青团。

此后两年,雷锋却从一个县城的公务员,“转型”成了一名“老司机”。1958年春天到1959年夏天,雷锋先后辗转湖南家乡团山湖农场、辽宁鞍山和辽宁辽阳弓长岭焦化厂,开过拖拉机、推土机,做过建筑工。雷锋的勤奋、积极、吃苦耐劳的品质,化作辛勤劳动的汗水,挥洒在祖国建设的一寸寸土地上。

在湖南,为了垦殖上万亩的国营农场,望城县买来了一台拖拉机。雷锋主动要求学开拖拉机。老师对他说:你人还没有拖拉机方向盘高。雷锋说,我个子小,决心大,我站起来开!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雷锋成为了县里第一个学会开拖拉机的人。在东北,雷锋更是出了名的拼。五九年的夏天,一次暴雨中他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事迹被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在鞍山和辽阳弓长岭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参军入伍

好人雷锋,好兵雷锋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初,新一年的征兵工作敲锣打鼓地开始了。这个9岁就吵着要参加解放军的雷锋,终于迎来了好机会。可在当时,当兵这件事并不是一个更好的“美差”。要知道,焦化厂的工人工资,一个月有四十多块,而部队的津贴,每个月只有不到十块。焦化厂党总支书记李钦荣问雷锋:这么艰苦,你想好了没有?雷锋说:旧社会我什么苦没有吃过?新中国只有享不完的福,没有吃不完的苦。说完,他连夜写出一千多字的入伍申请。不过,由于身高和体重都没达到最低线要求,雷锋还是在体检时被刷下来。靠着和医生的软磨硬泡,雷锋勉强成为了征兵总数里8%的“替补队员”。幸运的是,雷锋在体检站偶遇了兵役局副政委余新元。政委和征兵干部,都被雷锋坚定的决心所打动,最终为他打了“保票”。就这样,雷锋在1960年1月8日凌晨,距离当天中午新兵出发只有8小时的时候,正式穿上了军装。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3)

1月8日这天下午,一位一米四五,有点胖,娃娃脸,眉毛粗,眼睛大,体重不足55公斤的“小战士”,从辽阳来到了驻地营口,作为新兵代表在欢迎战友入伍大会上讲话。雷锋所在的团是有着光荣战争历史的部队,他决心以实际行动发扬优良传统。加入部队后,雷锋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作为一名军人,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获得了许多称赞和称号。

不过,可能有些人不知道,这些称号里面,最初不都是赞美的口气。雷锋平日是一个极为节俭的人,浪费了一点东西都十分心疼。连队里发放两套军装,雷锋却只要一套,并且说:我身上穿着这套缝缝补补的还能穿,剩下的交给国家吧!可就是这样一个节俭的人,却被一些人说成是“傻子”。面对这样的声音,雷锋悄悄地在日记里写到:“有些人说是我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这一天,是1960年的8月20日。就在这一天,雷锋把平时节省下来的一百元钱,寄给了刚刚发生水灾的辽阳灾区人民。也是在这个月,部队驻地发洪水,雷锋忍着前不久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手都烂掉了。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4)

因为屡次立功表现,和长期助人为乐的口碑,雷锋逐渐成为部队争相学习的“模范战士”,他的事迹从班级传到连队,又传向四面八方。在受邀去各地作报告的火车上,雷锋也时刻不忘帮助身边的人——给丢了车票的人补车票、大雨天护送母子回家、把自己的面包给同路的老人吃、逢年过节和同班同志帮忙打扫候车室……一件一件、一点一滴的小事,却为雷锋赢得了一句大家熟知的美誉: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5)

雷锋所在的工兵团有一位宣传干事叫张季。1960年初,他为刚刚参军的雷锋拍摄了一张持枪的照片。按下这次快门的张季或许也没想到,雷锋的许多好人好事,正是通过他与其他同事拍摄的数百张照片,就这样广为流传。甚至可以说,多亏了这位“专用摄影师”,我们,才记住了这个爱笑、阳光的大男孩。

1962年上午10点多钟,雷锋与战友乔安山准备去洗车。雷锋下车指挥倒车,车轮打滑,碰倒了一根电线杆,这根杆子打到了雷锋左太阳穴上,雷锋当即昏死过去,经抚顺市望花区西郊职工医院抢救无效,于12时05分不幸英年早逝,年仅22岁。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召开的追悼会时,近十万人护送雷锋的灵柩到烈士陵园。

2014年3月11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接见部分基层代表。他对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6)

以雷锋同志为原型创作的卡通形象——小雷

来源:青年湖南工作室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7)

如果他还活着

他应该欣慰地看到

如今的神州大地

雷锋精神的星星之火已经燎原

每一代青年人

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践行并丰富着雷锋精神的内涵

它已经成为

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

先进文化的表征

偏僻大山中的徐本禹

冰冷河水中的孟祥斌

耶鲁毕业的村官秦玥飞

……

从汶川到玉树

从戈壁滩到塞罕坝

新时代的活雷锋

就在这片热土上

代代相传

生生不息

……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8)

翻开共和国的日历

细细体味那些

影响过时代和社会的一个个姓名

雷锋,是共和国一代代建设者

薪火相传的精神谱系

“八十年代新雷锋”朱伯儒

有人落水,他跳进湖中

隧道塌方,他舍己救人

义务赡养孤寡老人,

拒绝亲人给的走私手表

即便被称作“临时工”也兢兢业业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9)

“新时代雷锋”徐虎

“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

面对6000多户居民水电维修

他笑着婉拒酬谢、耐心接受挑剔

房屋养护一干就是20多年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10)

“雷锋热线”兰辉

他是“车轮子县长”

工作车辆每天跑200多公里

不管谁有困难找

他都把电话告诉对方

他带病工作不慎坠崖殉职

没人说得清怎么有那么多群众为他送别

正如没有人数得清他到底帮过多少人

他是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副县长兰辉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11)

“雷锋奶奶”谢清洁

病卧在床却仍拿出2000元请人代捐云南地震

她自己的一顶草帽

缝缝补补用了几十年

她默默无闻地为失学儿童、困难户、灾区等

累计捐款几百次,共计40余万元

写下550万字的日记

逢难必捐,有困必帮的“雷锋奶奶”谢清洁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12)

老人一生行善 签署器官捐献协议

多年前山西太原的马金明帮人搬煤块时受伤

下半身瘫痪,靠着信念

他拄拐迈步,捡破烂、铲小广告、抓小偷、义务疏导交通…

一项项善举成了他生活的重心

他说:“我已经签了协议,

死后有用的器官都捐出去。”

“我跟雷锋同岁,一辈子学他。”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13)

我们今天学习雷锋们

就是探寻和追求他们背后

万千共产党人的

那份执念,那份初心

那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14)

传承、发展

这是“雷锋精神”的内涵

助人为乐、服务人民

雷锋为社会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

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

“你既然活着,

你又是否为未来人类的生活

付出你的劳动,

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

我们需要你

在他人遭遇不公时挺身而出

在社会发展停滞时奋力向前

当世界存在歧视时不会冷眼旁观

“我想问你,

为未来带来了什么?”

总有一种精神,

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

总有一种怀念,

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

总有一种崇高,

随着岁月的流逝,历久弥香

每个人脑海里都有“雷锋”

或许是奋不顾身

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海水

救人的海军军官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15)

或许是三闯火海救人牺牲的空军士官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16)

或许是在地震来临时

抱新生儿蹲室外避震的护士们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17)

或许是遇交通拥堵车辆无法通行

消防战士负重跑两公里救人的消防战士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18)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19)

或许是看到马路上突然摔倒的男子

给其做心肺复苏直至有了意识

见救护车赶到拿起包悄然离开的小伙子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20)

或许是车轮下勇救3岁幼童

自己左腿血肉模糊12岁长沙女孩周美玲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21)

而今,

“雷锋”早已走出中国,

走向世界,受到不同国籍、

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人们的

仰慕与传播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22)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23)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24)

在非洲他们眼中

中国海军就是“雷锋”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25)

在战火纷飞的国外

中国维和士兵就是“雷锋”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26)

在这名被救的日本人眼里

施救的中国姑娘

就是“雷锋”

日本网友更是纷纷在网上

用中文回复“谢谢”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27)

当我们遇到困难

需要帮助的时候

我们会想起雷锋的名字

当我们伸出援手的时候

我们会念起雷锋的名字

当我们帮助他人后

我们会留下雷锋的名字

雷锋,永远的楷模!

雷锋,永恒的丰碑!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28)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29)

扫描下方二维码,一起参与团中央推出的“青年大学习”主题网上团课第三期,深入贯彻学习“7·2”重要讲话精神。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30)

转发 致敬

为雷锋同志点一支“蜡烛”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31)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32)

雷锋的精神文化(纪念雷锋总有一种精神)(33)

- 欢迎团子们下方留言 点赞 转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