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二十大(献礼二十大)(1)

开栏的话

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只要执着坚守、奋力逐梦,每一名追梦者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时代的英雄、先锋和榜样。昭通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献礼二十大·有你真好”专栏,聚焦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先进典型,讲述他们扎根平凡岗位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怀、默默耕耘的奋斗品质、矢志创新的敬业态度,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记云南省昭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局

在云南省,有这样一支人社铁军:

他们根植泥土、脚踏大地,用纯粹的信念诠释出推进就业脱贫的决心;

他们扎根基层、以勤为先,用不懈的努力为群众勾画出就业致富的蓝图;

他们,就是昭通市就业战线的全体干部职工。

献礼二十大(献礼二十大)(2)

昭通市就业局组织开展2022年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开启返岗复工大幕。赵连杰摄

“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就业服务、提高就业质量、扩大创业规模,推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用暖暖的服务托起群众满满的幸福!”昭通市人社局局长李盛义说。

聚焦群众所盼 搭建脱贫桥梁

昭通市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是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属于全国“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的深度贫困地区,也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最难啃下的“硬骨头”,稳就业、促就业的任务十分繁重。

立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市情,在昭通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昭通市就业局坚持推进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成为群众实现摆脱千年绝对贫困梦想的重要抓手。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2020年春节的祥和,大量回乡过春节的群众无法按时返岗。疫情就是命令,党员就是旗帜。从2020年1月20日起,昭通市人社系统的每一名同志每天加班加点工作:一头寻找就业岗位,一头对接务工人员,电话接连不断;一边做好疫情防控,一边备战安全输出,方案数易其稿。

2020年2月13日,昭通市就业局副局长周镇主动请缨,不顾被感染的风险,带领小分队护送云南省第一辆务工专车前往浙江海宁。疫情下的“点对点”输出大幕就此拉开。

2020年,昭通市累计组织返岗复工20.09万人,占劳动力转移输出总人数的20.76%,其中单日“点对点”最大输送量达1.23万人,为群众提供贴心的“保姆式”服务。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昭通市转移就业工作队伍大义“逆行”,让党旗成为转移就业输出阵地上流动的风景,每一名党员都是这个阵地上最闪亮的星。

“我们紧盯‘转谁去、转去哪、怎么转’三个关键环节,探索建立东西协作、市县一体、部门协同、企业联动、社会参与、基层发力‘六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为群众搭建起走出大山的桥梁。”昭通市就业局副局长董程鹏说。

多年来,昭通市共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97个,建立驻外服务工作站32个,设立就业动态监测点117个,组建村级就业信息员队伍1788人,干部职工深入基层,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走出深山峡谷 闯出广阔天地

昭通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总量最大的市,其中昭阳区靖安安置区是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就业压力前所未有。昭通市就业系统坚持搬迁未动、就业先行,变“群众找”为“干部送”,组织发动县、乡、村、组四级干部当好信息调查员、政策宣传员、岗位推介员,制定“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措施。

自2019年以来,昭通市共开展“千场招聘进千村”巡回招聘会8000余场次,推送优质岗位102万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就业率稳居云南省第一。全市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从2015年的50.15%提高到2021年的78.14%,支撑185.07万贫困群众如期脱贫。

在靖安新区的就业帮扶车间里,54岁的冯常国和老乡们熟练地做着藤编桌椅的工作。“我们一家是从中寨村易地扶贫搬迁到靖安新区的,以前住在大山上,现在住在高楼里,还能在家旁边的帮扶车间打工,现在我一天能做3个藤编,一个月也有2000元收入呢,很知足啊!”冯常国笑容灿烂地说。

几年来,昭通市设置搬迁就业创业服务站点148个,建成就业帮扶车间280个,吸纳就业1.04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8512人,实现就业创业服务全覆盖,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让搬迁群众安身与安心同在,安居与乐业同行。

情牵群众所想 打造就业“金饭碗”

“这次培训真是太好了,不仅是免费的,有10个工种可以选择,等培训课程结束和考试通过后还能取得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我们以后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2022年巧家县健康管理师培训班上,刘崇颖学员兴奋地说。

“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昭通市按照“产业所向、市场所需、群众所愿”的思路,结合“产业兴市”战略,聚焦绿色食品特色产业、绿色能源及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三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打造,构建“一县一品、一乡一业、一人一技”的集约化、组织化技能培训模式,充分激发“劳务品牌+技能提升”集聚效应。“昭通小肉串”“昭通建工”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技能培训的开展,深受群众欢迎。

2019年以来,昭通市人社系统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5余万人次,务工月收入普遍增加1200元以上,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与职业院校、重点产业、龙头企业联合开展新型学徒制“双师”教学,培育技术工人10.37万人,切实推动“民工经济”向“技工经济”转变。

结合地域经济特点,昭通市就业局牵头拟定并实施鼓励支持创新创业八条措施,建立“政策扶持、联盟搭台、竞赛引领、平台孵化”的创业帮扶体系,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利多赢”的区域化创业共同体。2019年以来,全市发放创业贷款38.66亿元,扶持创业2.4万户,带动就业6.2万人。

“没有比群众满意更高的赞赏,我们将继续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奋力书写就业工作新篇章。”昭通市就业局局长吴淑荣说。

献礼二十大(献礼二十大)(3)

献礼二十大(献礼二十大)(4)

葡萄熟了,日子甜了。聂孝美 摄

往期精选

●献礼二十大 · 有你真好 | 王刚:痴心一片终不悔 只为桃李竞相开

●献礼二十大 · 有你真好丨杨正聪:丹心一片育桃李 大爱无声铸师魂

●献礼二十大 · 有你真好 | 黄联杰:四十一载热血满腔 奉献乡村教育事业

●献礼二十大 · 有你真好 | 李文华:坚守教育初心 精钻细研创佳绩

●献礼二十大·有你真好 | 法治组合拳助力深山苗寨蝶变

●献礼二十大 · 有你真好 | 田锦云:抗癌十年 返乡创业带富一方百姓

来源丨@昭通日报 微信(ID:ztrbwx)丨通讯员 王宝杰 盛良坤 龙泉

编辑丨雷明娟

编审丨莫娟

值班领导丨马永孝

校对丨胡远松

投稿邮箱丨302626508@qq.com

广告咨询丨0870—3191969

@昭通日报微信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