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头伏的第一天,我们当地的气温是34度,虽然临近中午的时候,有一些雨点滴落,也有一阵凉风吹来;但十几分钟后,阳光重新露出,雨过天晴,毒辣的阳光照射湿漉漉的泥土上,蒸发出来的潮气阵阵上升,更增加添初伏时节里的闷湿暑气;伏热对大部分农作物来说非常有利,因为伏期气温高,利于大部分农作物旺盛生长和果实孕育;但是,对于一部分不耐热的农作物来说,高温暑热不一定利于它们茁壮生长。

老话讲二伏面三伏烙饼(老话入伏冷豆一捧)(1)

比如越夏大豆,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提升大豆的品质和产量;民间有老话说:“入伏冷,一棵豆子打一捧;入伏热,一棵豆子打一捏”;意思是,如果入伏这天有些冷,一棵大豆的收成有一捧那么多;一捧,代表很多的意思;如果入伏这天酷热难耐,一棵大豆的收成只有一小捏;一捏,代表很少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民间会有入伏冷豆子兆丰收,入伏热豆子兆欠收的说法呢?

老话讲二伏面三伏烙饼(老话入伏冷豆一捧)(2)

豆子的生长习性

要想弄懂入伏冷热为何会对豆子产量形成较大差异,我们首先需要先来了解一下豆子的生长习性;豆子是一种喜温作为,全生育周期因品种不同,生长周期各有不同;一般大豆要求在无霜期内播种和采收,夏播大豆因全生育周期较短,需要适时早播;一般在芒种前后,麦子腾茬后,也就是6月10号至25日期间播种最为适宜,也可延期到七月里播种,但最迟不要拖到7月10日之后;因为这个时间点在小暑或初伏期间,有老话“入伏种豆,收成不厚”的说法;大豆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至28度,开花结荚期的适宜温度为20至32度,低于15度,超过35度,豆子授粉能力受限,容易形成授粉不良,不能正常授粉,或落花落荚,有花空荚等现象;由此可见,大豆开花期的温度过高过低,都对大豆成荚率,果实粒重,品质产量带来一定影响。

老话讲二伏面三伏烙饼(老话入伏冷豆一捧)(3)

入伏冷,伏伏冷;入伏热,伏伏热

越夏大豆生长到伏季,一般处于花芽分化和开花授粉以及果实孕育的关键阶段,大豆的花期约为30至45天,而伏期一般为30至40天;所以说伏季的温度对大豆的果实孕育会造成重要影响;那么,伏季的温度究竟会对大豆果实孕育产生哪些影响呢?民间有老话“入伏冷,伏伏冷;入伏热,伏伏热”的说法;意思是如果初伏冷,会有伏伏冷的现象;可有老话“初伏凉飕飕,一直冷到秋”为证;如果初伏热,会有伏伏热的说法;因为也有老话说“头伏热,一伏更比一伏热”;如果初伏当天不热,那么每一伏都不会太热,整个伏期的温度基本能够达到豆子生长的适温要求,不会形成极端高温,对豆子的生长和授粉以及成荚率带来较大影响;所以,豆子的产量和品质能够得到保障,一棵豆子能够收获一捧;在过去农业技术并不发达,基本靠天收成的背景下,一棵豆子收获一捧已经算足够多了;

老话讲二伏面三伏烙饼(老话入伏冷豆一捧)(4)

入伏冷,一棵豆子打一捧;入伏热,一棵豆子打一捏

那么,入伏热,为何一棵豆子只能打一捏呢?这里面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伏季温度过高,会致使越夏豆子疯长旺长;如果伏季温度超过豆子生长的临界适温,豆子的茎叶在温度较高,土壤湿润,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容易旺长疯长,豆子不能及时将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会致使豆子枝繁叶茂,豆子茎秆过高,叶片宽大繁密,田间郁闭,病虫害滋生;豆子开花少,成荚率低,产量不高。

老话讲二伏面三伏烙饼(老话入伏冷豆一捧)(5)

二是伏期温度较高,会造成豆子落花落荚;豆子的适宜开花结荚温度在20至32度之间,如果在豆子开花期间,温度高于35度,会造成豆子过早闭花,不能正常授粉或授粉不良,落花落荚,空荚瘪粒等现象;如果温度超过40度,会严重影响大豆成荚率。三是伏期温度过高,会促使豆子过早进入早衰过程;如果大豆生育期遇到伏季持续高温天气,豆子的茎叶组织在高温条件下和土壤湿润环境下生长迅速,会促使茎叶快速完成全生育周期过程;如果大豆在短期内完成所有生育过程,会促使茎叶过早进入衰老阶段,从而形成早衰现象。由此可见,如果伏季温度过高,会对大豆产量形成较大影响;即使有所收成,收成也不高;入伏热,一棵豆子收一捏,就是对伏热造成的大豆欠收作出的形象描述。

老话讲二伏面三伏烙饼(老话入伏冷豆一捧)(6)

概述

今日入伏,民间有一句老话说:“入伏冷,一棵豆子收一捧;入伏热,一棵豆子收一捏”;其主要原因是民间有入伏冷,伏伏冷的说法;伏期整体温度符合豆子花荚期不耐高温的生理要求,伏期温度对豆子开花结荚不能造成较大影响,所以豆子收成颇丰;但是,如果入伏热,也有伏伏热的说法;伏期温度过高,会造成豆子茎叶旺长,花芽分化受阻,授粉不良,落花落荚,空荚瘪粒,成荚率低和早衰现象;所以存在欠收现象;民间还有老话说“豆子入了伏,打着有和无”;意思是越夏大豆的收成与伏期整体温度有很大关系,但伏期温度不受人们左右,收成的有无全靠老天控制;所以豆子在入伏之后,收成在有无之间摇摆;不过,随着耐高温抗性高的豆子新品种出现,老话“入伏冷豆一捧,入伏热豆一捏”已逐渐失去现实意义了。

#三农高热选题创作营##三农知识分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