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20年接近尾声之时,一部院线新片突然成为了爆款。

不同于此前上映的一众好莱坞与国产新作,这部新片不仅没有陷入口碑争议,还用实力展现了什么叫几乎一边倒的好评。

不过更令我感到好奇的是一些让我觉着一头雾水的观众评价。

有人说这就是《无间道IV》,还有人说看到了《谍影重重》《侠影之谜》《黑暗骑士崛起》甚至是《盗梦空间》的影子。

按捺不住好奇心的我自然是去影院一探究竟,不得不说的确充满惊喜,超出期待——

《拆弹专家2》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1)

虽然片名里挂了个“2”,但本片严格意义上讲并不算是续集。

尽管仍旧是邱礼涛与刘德华这对王牌组合,制作班底也是前作阵容,以“拆弹”为魂,离不开让人绷紧神经的危急时刻与惊心动魄的爆炸场面,但故事却是另起炉灶。

警队拆弹专家潘乘风(刘德华 饰)与董卓文(刘青云 饰)本是一对合作默契的搭档,为了挽救无辜的生命,无数次置身险境拆除炸弹,凭借高超的技术,二人总能化险为夷。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2)

然而在一次任务中,因为疏忽(撸猫),导致一枚未被发现的炸弹引爆,潘乘风在爆炸中失去了左腿。

由于身体残障,想要回到曾经的岗位变得困难重重。

而就在此时,一个名为“复生会”的极端组织逐渐浮出水面,整个香港被笼罩在了恐怖袭击的阴影之下,而潘乘风的卷入更是让事态逐步失控,将局面引向了最糟糕的结局。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3)

2017年上映的首部《拆弹专家》与续集相比在口碑上短了不小的一截儿,无论是影片后半段的节奏还是一些细节的处理都存在着不小的争议。

但不可否认的是导演邱礼涛在视觉上的野心。

毕竟在第一部中为了更好的视觉效果,人家直接1:1还原了红磡海底隧道,各种爆炸与枪战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迈克尔·贝后继有人)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4)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5)

而在续集中,这种野心得到了极大的舒展,可以说每一场涉及到拆弹以及爆炸的戏份,无论是紧张程度还是单纯的视觉冲击都得到了提升。

说邱礼涛直接“杀疯了”不是没有道理。

因为很难料到全片的第一场戏就是一次毁天灭地的大爆炸。

一列失控的地铁列车飞速撞向了站台,触发了其中运载的“大卫克罗弹”。

即一种冷战时期美国为抵御苏联入侵西德而研发出来的小型核武器。

随着声震云霄的巨响,行驶中的列车被巨大的力量掀翻,空中的客机如受惊的飞鸟,整座香港国际场在咆哮着的核爆冲击波中土崩瓦解,直接核平。

在炼狱一般的火海中,一朵蘑菇云拔地而起。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6)

无数的受害者们甚至在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的情况下,就已变成了一副支离破碎的骨架,在热浪中瞬间碳化。(要不说邱礼涛是初心未改的cult片鬼才呢)

作为一种未来的可能性,这样的开场为全片输出了源源不断的危机感。

邱礼涛完全没有浪费开篇所带来的震撼,而是将其融入到了全片颇具效率的叙事与高歌猛进的节奏之中,串联起了每一次爆炸所带来的威胁。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7)

尽管快速发展的剧情在数次反转中没有留给观众多少喘息的空隙,但邱礼涛真的很会在生死边缘制造那种足以令空气凝固,时间静止的压迫感。

潘乘风与董卓文联手拆卸居民楼中的双人炸弹就是绝佳的范例。

即便你能猜到拆弹的结果,那不容四分之一秒误差的操作过程所带来的观感也绝不轻松。

拆弹这一工作所具有的高风险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体现着对拆弹者心理素质的极高要求。

片中还有一场极为精彩的拆弹戏码,邱礼涛为董卓文设计的选择困境堪称残忍,足够癫狂,要说完爆第一部一点儿不成问题。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8)

其实《拆弹专家2》的特效水准尚未达到毫无瑕疵的程度。

一些场景仍旧有着明显的CG质感(本片开场以及隔壁《紧急救援》的客机放在大银幕上都不能细看)。

所幸邱礼涛在气氛营造上算得上是一把好手,人物刻画中一以贯之的强烈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视觉上少许的不足。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9)

不过影片最大的惊喜则是来源于潘乘风这个角色。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10)

(核爆级剧透预警)

他没有再一次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正面人物,更没有沦为服务于更大危机与场面升级的续集工具人。

相比核爆威胁,在对立的两个阵营中游移不定的潘乘风本人才是全片最有震慑力的“定时炸弹”。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11)

我们在过往展现危险行业的电影中经常会看到主人公因为一次意外而发生转变。

或是自己侥幸捡回一条命,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或是因为战友的牺牲而陷入自责难以释怀,最终通过一次关键事件重新寻找到了平衡,进而重拾使命寻得救赎。

然而意外失去一条腿并没有让潘乘风产生丝毫的退缩,在适应义肢的康复训练中,他的脸上时刻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情绪。

得益于严于律己的高强度训练,即便已身体残障,潘乘风的体能仍旧超过了周围的同事,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职业精神加上过硬的专业知识,潘乘风就是一位活脱脱的“超人”。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12)

然而这样看似正能量满溢的人物状态在转折来临之时才显露其真正的意义。

为了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与责任,警队高层拒绝了潘乘风重回前线的请求。

既有的体制为了自我保全而忽视了潘乘风的个人诉求,即便这样的诉求有着体能测试成绩等客观条件支撑。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13)

这样的设置为这一角色暗藏的极端性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宣泄口,既有着对于体制的控诉,也进一步刻画出了潘乘风性格中的偏执。

不断地执行拆弹任务并时刻保持着自我牺牲的觉悟在他看来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

潘乘风其实并不享受一次次成功带来的名誉,也不曾考虑过其服务的体制。

拆弹,救人,是他前进的纯粹动力,一切皆是身外之物,让他在高危环境下异于常人的偏执在某种角度上也是病态的一种。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14)

邱礼涛没有把这样的人物推入英雄主义的汪洋大海,而是让潘乘风宛如一条脱水之鱼,使其痛苦的在泥沼中挣扎,从而去凝视个体命运的悲剧。

失去一条腿绝不仅仅是导演的一种自我投射,而是潘乘风内心转变的一个关键点。

身体的残缺接纳了他无处发泄的愤怒,深感背叛带来的极端落差让他在原有的世界观中无处落足。

难以立身更难谈走向何方,既有秩序提供的道路他不愿服从,于是扭曲的极端思想赋予了他另一只脚,送他一瘸一拐地步入歧途。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15)

其实反观片名,“拆弹专家”,强调技术本身,并没有强调专家的其他属性。

潘乘风的确是位了解炸弹的专家,在分秒必争的警匪追逐中,他都能冷静下来,在超市中就地取材,快速的制造了爆炸屏障为自己争取时间,而如何运用这样的能力则完全取决于他怎样看待这个世界。

他可以是挽救无数生命的英雄楷模,也可以是为整个香港招来毁灭的复仇凶兽。

这种巧妙的身份转换在层层叠加的真假记忆中创造了极具吸引力的悬疑感,戏剧张力直接拉满,正如倪妮所说,信她就是警察,不信就是恐怖分子。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16)

当他亲眼目睹一边的“同志”残忍地折磨着另一边的“战友”时,前所未有的道德诘问将他进一步推向了自我挣扎的深渊。

徘徊在正邪双方的那份偏执因为记忆的缺失而得到了压制,他获得了推翻以往认知继而去重新审视局面的机会。

仿佛一切又回到了那个天台上,这次他终于可以选择了。(怪不得都说是《无间道IV》,确实有内味儿了)

难能可贵的是,在较为复杂的角色设计能够自圆其说的同时,还有全员在线的演技增加其说服力。

刘德华很好地呈现了一个角色三种截然不同的状态,近几年“最佳”绝不夸张,好演技碰上好角色,相辅相成,刘德华在之前的采访中说过如果剧本不“新”,就不会再演了,果然诚不欺我。

拆弹专家2定档12月24贺岁档(很多人说港片已死)(17)

除此之外,刘青云的表演是意料之中的稳扎稳打,至于倪妮,从动作戏到文戏都没拉胯,就如同其角色的感情线一样,恰到好处。

总之看完《拆弹专家2》,真会觉得某导演的观后感话糙理不糙,还有这样的电影在,高举“港片已死”的大旗未免太草率了。

PS.说到《侠影之谜》!本DC爱好者实名认证,有个关键戏份,真的很有既视感啊哈哈哈!而且,你以为我提到的几场拆弹戏就是全部了吗?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