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场疫情,让无数个原本充满活力的学校成了空前寂静的地方。
今年孩子们的寒假长的史无前例,到现在,大部分孩子们真的是很想回学校去上课了!
我也想。虽然己是梦!
瞧瞧,这是梦里的我。
我梦中的娄底完小,是一个寺庙,走进学校大门,一棵参天大树映入眼帘,应该是有年头了,树上挂着一口用作上下课铃声的古钟,有点像电影"地道战"里的那口大铁钟。
班长友胜说,校长谢月初,高高的个子,大嘴巴,直鼻梁,两条浓浓眉毛下的一双小眼睛挺有神。
凌云心细,她保存了一张珍贵的照片,是1963年六一儿童节那天,谢校长、教导主任、十二中队辅导员带着我们一起照的。
照片中的同学有裴秀英、胡秀玲、秦雪衡、李保平、高伟、刘吉勋、张喜林、吴凌云和我(一排右一)。
朱小芽和潘志军怎么没来照相?
还有我们的班长、劳动委员、中队长薛友胜和妹妹薛友莲,为什么也没来照相?百思不得其解。
娄底完小的大部分孩子是镇上或镇郊的,当时,我们这些说普通话的孩子,在学校为数不多,也许是少,或许是比较聪明,我们特别现眼,也倍受老师们的宠爱,尤其是我们十二中队43班。
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总是少不了我们。
有一次,我们班举办了一场死难烈士诗歌朗诵会,校长和很多老师也都前来观摩,我在会上朗诵的是蔡梦慰烈士的《黑牢诗篇》中的片段,吴凌云朗诵的是叶挺将军的囚歌。
台上的同学流着热泪朗诵,台下的老师和同学含着热泪倾听。
凌云说,在一次讲故事比赛中,她讲的是32111钻井队的故事,还得了二等奖,奖品是一支毛笔字和一个小字本。
我还记得我们演过一个小节目,名叫:猪儿啰啰。
节目的开场白:毛主席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二娃子就是其中的一个,请看歌舞表演,猪儿啰啰!
"二娃子,听说你家的猪养的好?"
"谁说的?"
这时音乐响起,扮演二娃子的大队长喜林举着一个小鞭子出场了,随后我们几个小女生,也一起跑上台来。
演出很成功,功劳源于生活。老话不是说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嘛!
我们虽然吃过猪肉,但是,还真没见过猪,更不知道猪是怎么喂大的,为了弄个明白,我们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嘿嘿,其实就是找个由头去串门。
那时,班里不少的同学,家就在学校附近住,一个女生带我们去了她家。
走进土围的小院,我看到左边有几席菜地,分别长着小葱和开着紫色喇叭花的空心菜。
右手边有两棵不高的小树,枝枝杈杈绿绿葱葱,茂密的叶子里,露出星星点点的红色小果,小芽说那是杨梅树。
几间草顶、泥坯墙的房后有一个小草蓬子,用土砖砌的墙有两尺高,里面养着一头猪。
喜林紧跑几步,一手撑在墙头,一手用小竹竿照着猪脊背上就是一下,正在憨睡的猪儿猛的惊醒,鼻子里发出哼哼的声音,拥到土墙前,眼睛里流露出渴望和信赖的目光,我想,它一定以为我们是来喂它食的。
长大后,我读王小波写他下放喂猪的文章,脑海里立马就会涌现这个场景。
观摩之后,我们没忘了跑到那两棵杨梅树下,捎带脚儿摘了几多己然熟透了的杨梅,那酸甜爽爆的味道实在是太醉人了。
凌云说:我们的表演队叫红领巾歌舞剧团。怎么样,名字足够响亮吧!
在学生们眼里,女老师都是很美的,尤其是我们的班主任,上她的课,我最喜欢盯着她那瓜子脸上一对大而深邃会说话的亮眼睛发呆。
同学们一致认为她是全校最美的一位女老师,她叫陈庆君,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如果陈老师还健在,也得是快八十岁的人了。
我们唱歌的教室,像一个过道似的,有一面没有墙,可以看到校外面的土坡,教室里摆放着很多排长长的小矮凳,没有桌子,每次老师都是展开一张大大的白纸挂在墙上,上面有用毛笔抄好的歌谱和歌词,老师一手用一根细棍点着歌谱,一手打着节拍,一句一句不耐其烦地教我们学唱。
我们教室窗外有一片竹林,据说,毛竹在五年前,长得非常慢,但五年后雨季到来的时候,它就开始以很快的速度窜着长。
这一奇观,让志军巧遇上了。
他说,那天,大家都在认真听老师讲课,他开小差了,原因是他看到教室窗外的毛竹,以想不到的生长速度在悄悄拔高,这让他着了迷。
我们教室的窗户是木质小框格结构,冬天来临前,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用一种棉纸粘贴上,保温还亮,春天到了再把棉纸撕开,窗外的一切就又可以看到了。
他就是以每小格窗框为基准,看着竹子一点点向上疯长,他说毛竹长的好快呀,眼看着它从第一个窗格长过第二个,第三个?一节课下来,长不到1尺也有半尺高,下课后,他跑到竹林,想看个究竟,居然还听到了竹节生长的声音。
梦,醒了。
但娄底完小那个上下课敲起的铁钟声,仍萦绕在我的耳边,响个不停……
2020年六一儿童节随想
作者:吉英
责编:严京平《白浪情》
来源:新华号 白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