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关于吕布之死,相信绝大部分国人都受到演义小说、影视剧的影响,都非常清楚吕布因为部将把自己给绑了,投降曹操。

刘备为什么放走吕布(演义中刘备故意害死吕布)(1)

在《三国演义》第十九回第《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中就非常有意思的讲述了吕布之死的故事。

当吕布被绑后,还觉得绑自己得太紧,吕布还跟曹操求情,说绑松点,愿意为曹操效力。

曹操哈哈一笑:绑老虎,哪能不绑紧点?

吕布还要求刘备帮着自己说好话,结果没想到刘备对这个抄自己徐州老巢的吕布是恨之入骨,直接对曹操说:你忘了丁原和董卓怎么死的吗?曹操一下子坚定了杀掉吕布的决心。

刘备为什么放走吕布(演义中刘备故意害死吕布)(2)

吕布也大怒,没想到刘备是这样一个人,当初自己还辕门射戟救过刘备一命,于是直接骂道:刘备,你这个大耳贼,怎敢如此?

从此大耳贼也成为了刘备御用的绰号。

但是无论如何,吕布的结局都是被曹操所杀,从而结束了自己在三国中的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一生。

但是历史上的吕布之死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们先来看看《三国志-吕布传》原文是如何描写吕布之死的。

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布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者。"於是缢杀布。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然后葬之。——《三国志-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

刘备为什么放走吕布(演义中刘备故意害死吕布)(3)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吕布之死《三国演义》中虽然有小小的发挥,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参照史书中的记载,可以说是相当写实了。

但是,在裴松之注解三国志中,关于吕布之死,裴松之又引用了《英雄记》和《献帝春秋》两部书籍中关于吕布之死的记载,这两处记载却给我们透露了吕布之死的另外一些细节。

《英雄记》中根据吕布和曹操的谈话,透露了一个吕布失败的大秘密,就是吕布和部将的妻子私通。

刘备为什么放走吕布(演义中刘备故意害死吕布)(4)

吕布被擒后,跟曹操说自己失败是因为自己厚待的这帮部下全部叛变了。意思是我这么厉害,都怪猪队友带不动。

曹操直接怼回去说:你背着你老婆跟部将的媳妇秀恩爱,这就是你的“厚待”?

吕布:……

英雄记曰: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裴松之注解三国志

而在《献帝春秋》的记载中,却刻画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曹操形象,这里的曹操从开始就很坚定的要杀掉吕布,而跟吕布的谈话更是玩弄吕布于股掌之中,一会让吕布升起求生的希望,然后又直接浇灭吕布的希望,在吕布死前好好玩弄了吕布一把。

刘备为什么放走吕布(演义中刘备故意害死吕布)(5)

我们来看看《献帝春秋》中曹操和吕布的谈话:

吕布被俘后先跟曹操套近乎说:明公您怎么又瘦了啊?

曹操说:你啥时候见过我?

吕布说:当年在洛阳的时候,我们曾经在温氏的园子里见过一次。

曹操说:哦,好像有这么回事,不过我忘了啊,我之所以瘦,那是因为没有早得到你的缘故啊。(曹操的意思是因为捉不到吕布寝食难安,所以瘦了。)

吕布赶紧说:当年齐桓公没有报复射自己的管仲,还让他当了齐相。如果您不杀我,我当竭尽全力,为您当牛做马,可以吗?

刘备为什么放走吕布(演义中刘备故意害死吕布)(6)

然后吕布又跟刘备说:你现在是曹操座上客,我是一个俘虏,你就不能帮我说说好话吗?

上面这部分基本上和《三国志》相差不大,但是在《献帝春秋》里却没有刘备发言的机会。

曹操听到吕布向刘备求助,于是哈哈一笑说:何不相语,而诉明使君乎?

这个时候曹操故意表示打算饶了吕布,就让部下给吕布解绑。

但是吕布刚刚高兴不到三秒钟,曹操的主簿王必站了出来。

王必可以说是三国故事中最被忽视的人物之一,但是他对曹操的作用极为重要,而且曹操对于王必极为信任。王必跟曹操说:不可,吕布是一员猛将(勍虏),而且他的旧部都在附近,不能就这么放了。

曹操对着吕布说:你看,我本来要饶了你,但是主簿不听我的话,这咋办呢?

还能咋办,凉拌呗,吕布于是就被杀了。

刘备为什么放走吕布(演义中刘备故意害死吕布)(7)

献帝春秋曰:布问太祖:"明公何瘦?"太祖曰:"君何以识孤?"布曰:"昔在洛,会温氏园。"太祖曰:"然。孤忘之矣。所以瘦,恨不早相得故也。"布曰:"齐桓舍射钩,使管仲相;今使布竭股肱之力,为公前驱,可乎?"布缚急,谓刘备曰:"玄德,卿为坐客,我为执虏,不能一言以相宽乎?"太祖笑曰:"何不相语,而诉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宽缚。主簿王必趋进曰:"布,勍虏也。其众近在外,不可宽也。"太祖曰:"本欲相缓,主簿复不听,如之何?"——裴松之注解三国志

在这个故事中,根本没有刘备什么事情,吕布打算向刘备求助,但是曹操压根没给刘备说话的机会,而且最后劝曹操杀掉吕布的也是丞相主簿王必,而不是刘备。

其实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已经是晋朝了,晋朝毕竟是继承了魏朝,对于曹操很多不方便写的黑历史一般也都是用春秋笔法隐去了。

刘备为什么放走吕布(演义中刘备故意害死吕布)(8)

而《三国志》中记载的刘备劝谏曹操杀掉吕布,更多的也是体现曹操故意测试刘备是否忠心的一面,刘备通过这件事,以及后面的青梅煮酒获得了曹操的信任,这才能有机会脱离曹操掌控的故事。

您觉得哪一个故事更加可信呢?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