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琴住在锦州市义县大定堡乡大定堡村村外的一幢简易房里面。那房子的最东侧是她的居室,面积很小,炕是南北向的,与农村的习惯正相反。而这房子的大部分,用来堆放牛饲料。她饲养的10头牛,就在门前的牛棚里面,不时哞哞地叫着。穿过牛棚,是一条狭窄的小路,路两旁的玉米在阳光的照耀下,张扬着郁郁葱葱的生机。空气中弥漫着腐草和牛粪的味道,这种特殊的味道,不期然地与收获以及希望保持着内在的关联。

白冰老婆家境(说说我们两口子和儿子白冰的故事)(1)

三个孩子

张小琴与丈夫白金良有3个孩子,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儿子白冰今年20岁了,在城里学习电脑,小儿子才9岁,正在上学。

白金良长年在外打工,只在农忙时,才回家呆一些日子,忙活完了,又去打工。家里养了10头牛,还养了10来只羊,另外还有6600多平方米的庄稼地。这些活计,基本上都是属于张小琴一个人的。

这么多活计,忙得过来吗?张小琴看了一眼记者,笑了,说,忙不过来也得忙呀!

张小琴现在担心着儿子白冰成家的事,笑着说,万一哪一天,人家的姑娘不嫌咱的儿,咱也成个家,不得早点准备一下?

一个孩子

1997年9月3日,张小琴与白金良夫妇从义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手里接过一个只有两三个月大的婴儿。孩子是被父母遗弃在民政局大门口的,而民政部门出于人道主义救助原则方面的考虑,准备为这个孩子指定一个家。经多方甄选,张小琴与白金良夫妇被选中,成为这个不幸的孩子的养父母。

孩子抱过来的时候,民政部门的人就告诉张小琴,这个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脑部有一个囊肿,因为太小,还不适宜做手术,这个病有可能影响正常发育,并且有可能非常严重,你们先照顾着,看具体情况,出现什么问题了,再想办法。

白金良为孩子取了名字,叫白冰。张小琴说,抱过来,就是自己的孩子了,而不是为民政部门代管的孩子。

白冰10岁那一年,县民政局不想再继续拖累白金良和张小琴两口子了,准备把孩子送到孤儿院。为此,白金良特意跑到孤儿院查看一番,看看具体的生活条件怎么样,打听一下那里的孩子每天都做些什么。最后,白冰被送到了孤儿院。可是,儿子走后,这两口子整天想着孩子走的时候,眼里含着泪,舍不得离开的可怜样子,连做梦都是这样的情景。有时想孩子,张小琴就会哭起来。没办法,白金良又去孤儿院,把孩子接了回来。

母亲

打小的时候,关于身世的问题,就没有人瞒着孩子。白冰知道,他是爸爸妈妈捡回来的,这里的爸爸和妈妈并不是他的亲生父母。母亲有时候会开玩笑地问他,说白冰啊,要是有一天,你的亲生父母来找你了,你跟他们走不?白冰就说,不走,我就在这儿。要是人家条件比咱强,你就走吧,别在这儿跟爸爸妈妈受苦了。白冰的回答还是一样,我不走。

张小琴告诉记者,智商方面,白冰这孩子有一点欠缺,但是不太严重。他的病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在情绪方面。白冰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性格暴躁。所以得顺着这孩子来,别呛着。

6岁左右的时候,孩子第一次犯病,一下子就倒了,抽搐不已。打那以后,经常犯病。曾经去医院看过,大夫说做手术的话,效果不能保证,能不能治愈,得看运气。手术费用得20多万元吧。也治不起,又不一定治得好,就放弃了。大夫说,在家好好养,能缓解,说不定也能养好。也是奇怪,最近这几年,白冰的病基本上没有犯过。

孩子上学,因为有病,学习跟不上,这年龄大了,我总想着让他学点手艺,有个谋生的本事啥的。一开始,送他去学习电焊了。但是学了一阵子,我有些担心,万一哪天他犯了病了,正焊着东西呢,别再伤着自己,就不让他学了。孩子在家里爱鼓捣手机,人家会修手机的,在那修手机呢,他一看就是半天,最后还能上手。我就问他,你是不是喜欢电脑啊?那玩艺儿可复杂了,想不想学?他就跟我说,想学电脑。所以我就送他去学电脑了。在城里一个培训班里学,在那吃在那住。他好像有这方面的特长,别的学不会,这个他喜欢,就能学会。

新媒体编辑:张艺凡

责任编辑:王众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