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故事(漫谈中秋说一说中秋节的故事)(1)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

爷爷为我打月饼呀

月饼圆圆甜又香啊

一块月饼一片情呀

爷爷是个老红军哪

……

这首歌相信七、八十年代不少人都会唱,这是电影《马背上的摇篮》中的插曲。电影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从延安保育院撤退的几十个红军后代,离开亲生父母,在保育员们带领下克服艰险安全撤出包围圈的故事。其中一个情节是在撤退过程中,正逢中秋节,孩子们特别想爸爸妈妈,想吃月饼。老红军罗爷爷为了安慰他们,就想办法为他们做月饼,孩子们为感谢罗爷爷,唱了这首《打月饼》给他听。

电影里罗爷爷做月饼、孩子们吃月饼、唱打月饼歌的情景,我现在还历历在目,很感人!明天就是中秋节,小时候过中秋节的场景像放电影一样从脑海里滑过,包括这首小时候唱过的歌和吃过的月饼。

讲到中秋节每个人都会从各自的角度体会到不同的感受。历代文人骚客也作过许多诗赋,从方方面面对中秋节的情感作出了许许多多的诠译,其中不贬有一些流传千古的佳句。比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诗句,内容大多以浪漫的情怀写出了思乡的情节。中秋节是一个以聚为主题的节日,从古至今人们围绕中秋节以聚为目的演绎过很多聚和距之间的人生百态。但总的来说,中秋是一个快乐的日子,中秋也是一个浪漫的日子,中秋还是一个给人思乡情怀的日子。

在我国诸多的传统节日里,大家最重视的应该就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了。如果大家非要对这四个节日在人们心中的重视程度排个先后顺序的话,我认为应该是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元宵节、中元节。因为以家为中心的中国人这种回家过年、中秋团圆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无论离家有多远,春节回家团聚、中秋节回家团圆,是每个人内心中的应有之义。中秋确实不能回家的,也会对着天上的圆月,尽情地渲泄一下自己的思乡之情,所以才会有了古人们“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优美而惆怅的思乡之叹!

作为一个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过节是很注重仪式感的。但令人诧异的是,虽然大家对中秋节那么重视,但从仪式感方面来讲,中秋节应该这几个节日中最不具仪式感的。春节的隆重自不必说,从腊月二十几开始,就年味渐浓,办年货、杀年猪、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年、耍龙灯……各种活动一直要持续到元宵节才算完。到了元宵节,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也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清明节扫墓祭祖,我们俗称挂亲,大家也是格外的庄重。小祭以小家庭为单位,在清明这几天,哪怕你家里再忙,也要抽时间到自己祖宗坟上除除草烧烧香,祭奠一番;大祭则是以家族为单位,我们也叫挂大众亲,那就更隆重了,少则几百人,多则成千上万人,敲锣打鼓、办酒席搞得比过年还热闹。中元节在七月半,也叫鬼节,在农村里,家家户户都要请鬼神、送鬼神、烧香祭拜。这三个节日都会鸣炮烧香,某些过程还特别虔诚,极具仪式感。只有中秋节,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吃月饼、赏月,没有鸣炮烧香的祭祀,过程整个节日很轻松很愉悦,和其他几个节日完全不一样,没有任何严肃之处。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我个人认为这和中秋节的起源有关系。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根据史料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了“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后盛行于宋朝。为什么会有中秋节,史料记载语焉不详。我个人分析中秋节应该是专门为庆祝秋收而设立的节日,因为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大国,农耕文化在这片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那么在丰收的秋季必须有一个相应的庆祝方式,才能与我们的农耕文化氛围相对应。

所以我认为中秋节应该是这样演绎而来的——秋收过后的八月中旬左右,农民的粮食已经收获归仓了,各色果蔬也已成熟,忙碌了一年农人们可以放松下来了。这个时候把家人们都聚在一起,吃一顿新粮做的饭菜,吃完饭后在皓月当空的露天下摆张桌子,放上各种时令果蔬,乘着月色边纳凉边品尝食物边聊天,分享秋收的快乐,享受一年中最惬意的时光……逐渐地,大家都约定俗成将月圆的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庆祝秋收的日子。聪明的先辈们还为了给这次聚会找个更充分的理由,就说这一天是月圆之夜,意味着老天也要我们安排家人团圆,而这一天恰好又在秋季的正中间,因此就把这个节日叫作中秋节。由于这个庆祝活动在民间的盛行,中秋节后来慢慢地也就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从此中秋节就成了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之一。因为中秋节是一个庆祝收获的节日,也是收获后农人们最放松的时刻,不需要拜天敬祖祭鬼神那么严肃的氛围,所以才造就了它最不具仪式感的轻松气氛。

以上虽然是我个人对中秋节起源的推测,没有任何文字依据,但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生活基础,至少把中秋节定义为一个庆祝收获的节日是完全站得住脚的。至于中秋节月饼的起源,也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唐初,吐番商人来长安朝拜,向唐高祖李渊进贡了许多礼品,其中包括精制的的圆饼。当时正值中秋,李渊请群臣一起赏月,分吃吐番商人所献圆饼,是夜莺歌燕舞、月圆饼美,唐高祖在龙心大悦之下将该饼命名为月饼。二说中秋节吃饼始于元代,但当时并不叫月饼,由于中原人民忍受不了元朝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为联合各路反抗力量起义,因当时朝庭官兵搜查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了一条计策,命令属下们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里,再派人分头传送给各地起义军,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起义成功后,朱元璋将当时传递信息的“饼”赐名为月饼,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了。

我认为这只是两个讲述月饼名称来历的传说,并没有说洁楚中秋节月饼的起源。其实细思之,我认为吃月饼还是和人们庆祝秋收有关。我们看看做月饼的原材料就知道了,面粉、葵花籽、花生仁、核桃仁、黑芝麻、白芝麻、糯米粉、花生油、糖……这些都是秋收后的成果,饼则是我国的传统食物。为了庆祝秋收,勤劳而聪明的人们总是会想办法将中秋节晚宴办得更丰盛些,利用收获的成果来制作各种美食,其中的一种就是将适合做饼的各种果实混合在一起,加上面粉和糖浆,做成香酥可口的饼。大家都知道饼做成圆形是最容易也是最顺手的,人们也觉得圆饼特别应月圆的景更具有团圆的象征意义,所以中秋节做圆饼吃圆饼就作为一种习俗传承下来了,再后来就有了李渊或者朱元璋将中秋饼命名为月饼的故事。所以中秋月饼是大家为庆祝收获所做的各种美食中传承下来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庆祝中秋的精髓所在,表达了人们对庆祝收获的美好祝愿。

电影《马背上的摇篮》里的孩子看着罗爷爷做月饼时围着他又唱又跳的情景,是那个特殊的年代孩子们对想家、想吃月饼那种渴望和喜悦心情的真实写照。在当今社会,大部分三十多岁以上的人,或许对过中秋节吃月饼还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里面,但再小一点的孩子们对中秋节可能就没有我们那种感觉了。毕竟,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传统农业的春耕秋收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传说或者故事:再者,现在已经不再是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孩子们对吃的兴趣不是很大,特别是月饼,对他们的吸引力甚至可能还没有披萨饼大。所以,现在中秋节对孩子们最大的快乐,可能就是能够放假,在大人过节的放纵心态下愉快的度过一天。但对于我们来说中秋节始终是一个非常值得盼望和留恋的节日。

小时候快到中秋节的时候,田地里的功夫大多数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爹爹姆妈好不容易稍微轻松了一点,面对劳碌一年后的收获,他们脸上的笑容也会比平时多了很多。中秋节这天也是乡里赶节场的日子,爹爹或者姆妈会去赶个场,买点需要的日常用品、称点肉、买几个月饼。回家后,姆妈会细心的做上几个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晚饭。这时候姆妈会喝点米酒,爹爹不会喝酒,就和我们喝一种叫做青梅酒的饮料,青梅酒虽然叫酒,但估计也没什么酒精度,酸甜酸甜的。我们一家人一边吃一边很轻松地聊天,爹爹姆妈会不时给我们夹上一筷子菜……一顿轻松的晚饭吃完后,姆妈收拾碗筷,我们则帮着爹爹将一张小桌子搬到晒谷楼上,摆上花生瓜子和切好的月饼,一家人开始吃月饼赏月。这时候一轮明月已经爬到了半空中,皎白的月光把天空衬托的湛蓝湛蓝的,像水洗过一样。我们小时候吃的月饼只有一个品种,就是传统的五仁馅,一个就有中等盘子那么大,馅是葵花籽、花生、核桃、芝麻、腰果和糖浆,饼面上再撒一层芝麻,又香又甜,比现在那些花样百出的各种馅的月饼好吃多了。那个时候为了吃月饼,有些人会在吃晚饭时特意留点肚子,好吃的人就不管那么多了,吃饱了晚饭再敞开肚子吃月饼,也不怕发胖,那个年代没有减肥一说,除了逢年过节,也没有好多东西能把人吃胖。

月光如银秋高气爽,我们一家人在月光底下边吃边聊。爹爹轻松下来了是一个很风趣的人,他听我们唱歌,还会给我们讲各种笑话,逗得我们抱着肚子笑成一团。我记得有一年中秋节,爹爹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一户人家养了四个傻女儿,因为太傻,到了出嫁年龄还没人上门提亲,可把爹妈愁坏了。好不容易有个媒人上门提亲,爹妈就让她们上楼躲起来,一句话也不要说,省得让媒人听见了,四姊妹只好老老实实地躲在楼上呆着一声也不敢吭。到了晚上大姐实在憋不住了,看着满天的星星冒了一句:“今天满天星。”二姐接着说:“明天大天晴!"三姐赶紧阻止道:“爹娘叫我莫说话。”四妹马上表白:“我是没做声!”这个故事一方面是讲那四个傻女儿有口无心,虽然心里知道爹妈不让她们说话,但最后还是都说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农村中另一个现象,那就是秋收过后,大家都闲下来了,也就到了说媒提亲、谈婚论嫁的季节。特别是中秋节,没有成亲的小伙子,父母会张罗着请媒人到中意姑娘的家里上门提亲。已经订婚还没结婚的新

女婿要到女方家送节,送节的礼物一般糖、面、肉等,还必须送一对大白鹅,为什么要送白鹅我也搞不太清楚,也可能是代表月宫里的玉兔吧?我后来问过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告诉我新女婿中秋节送鹅是在催女方赶紧安排嫁女的意思,因为鹅一进门看到人多就会吓得“哦嘎哦嘎”(我嫁我嫁的谐音)的大叫……我认为这个说法有点牵强,但还算说得过去。总而言之,中秋节是一个浪漫的日子,是男女谈婚论嫁好时机,不管古代、近代还是现代,“花前月下”、“花好月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诗词,描述的都是中秋节里最美的意境,给人最浪漫的遐想空间。

中秋节农村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允许到别人家地里偷瓜果蔬菜。在平日里偷是一种恶行,但在中秋月圆之夜,偷却具有亲近和玩笑之意,带有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偷的人目的不在贪人财物,被偷的人也没有失物之怒,笑呵呵的任你来偷,甚至偷的人越多越高兴。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习俗?我认为也和中秋节的本意有关,中秋节是庆祝收获的节日,收获后地里还有东西让人偷意味着大丰收,所以越有人偷当然越开心了。其实在这个习俗里,还隐含着另一个深刻质朴的哲理,那就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仁爱。丰收的人家在丰收的节日里,让没有收成或者挨饿受冻的人自己到地里悄悄地拿一点走,没有施舍之意,既帮助了别人,又照顾了别人的面子,是一种大仁之举,这种仁爱会换来老天的眷顾,庇佑明年的丰收。即使自己来年遭受灾荒,这种不伤颜面的方式也同样会帮助到自己,算是一种相互救济行为。

小时候过中秋节,姐姐们经常以这个为幌子到人家地里偷吃平日里觊觎已久但没机会吃的瓜果桃梨。大人们当然不会去做这种无聊的事情,但对小孩子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心里很清楚小孩子的小九九,只是不去点破。毕竟是过节,这也是大家相互默许的习俗,就让孩子们放纵一下吧!我那个时候小不懂事,不知道在月明风静之夜去干这种偷瓜摸枣的勾当,只是偶尔能够分享一下姐姐们的战斗成果,回想起来,也很开心。经常怀恋小时候过中秋节的日子,怀念一家人坐在晒谷楼上吃饼赏月的美好,怀念家乡秋收后的美景……

在中秋到来之际,更是有一种“每逢佳节备思亲”的忧伤,我相信,此时此刻,“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对每个异乡的游子来说,绝对不是扭捏作态,更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写出了每个人的心声。虽然这种感觉在现在的孩子心中渐行渐淡,但我仍然希望这份忧伤、这份思念,能够一代代传下去,继续发扬光大,把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谱写出新时代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