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县拉伯乡树枝阮柯东巴“大祭风”木牌画谱整理研究

杨鸿荣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74100)

【摘要】木牌画谱是东巴为了记录东巴祭祀仪式中木牌画内容的一种绘画形式,东巴称其为“冬模”,相当于图谱,由于历史、社会原因,东巴画谱在民间已经极少了。拉伯乡居住着纳西族的一个支系,称为“阮柯”,历史上是东巴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在数次到宁蒗县拉伯乡三江口、树枝、油米村等地进行东巴文化艺术考察过程中,有幸找到一套较完整的树枝阮柯东巴“大祭风”木牌画谱。本文通过对该地“大祭风”仪式木牌画谱整理、研究,进一步了解认识此画谱的形式、内容、绘画造型特点、传承模式等,为深入研究纳西族东巴画谱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阮柯东巴 大祭风 木牌画谱 整理研究

丽江市宁蒗县拉伯乡地处云南省最北端的江边干热河谷地带,北与四川省木里县依吉乡和迪庆州中甸县洛吉乡接壤,西与玉龙县奉科乡隔江相望,南与该县的翠玉乡相邻,东与该县的永宁乡相邻。

根据原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组云南纳西语调查组的结论,纳西语划分为东、西两个方言区:东部方言区在金沙江以东,以云南宁蒗县永宁坝为代表,包括四川省盐源、木里、盐边等地;西部方言区在金沙江以西,以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丽江坝为代表,包括丽江、中甸、维西、永胜等地。

松阳木板雕刻(丽江宁蒗县拉伯乡树枝阮柯东巴)(1)

树枝村

树枝村属宁蒗县拉伯乡,位于无量河边,与茨瓦村、油米村为邻,这些地方居住着纳西族一个重要的支系,史称阮柯人。

树枝东巴操东部“阮柯”方言,因居住区域较为偏远,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极少,该地民众大多信奉东巴教,故各种东巴教仪式活动较为频繁。其东巴经典按其“阮柯”方言抄写诵读,经典的书写用字和诵读与西部方言区的东巴教经典有所区别。东部方言区就东巴文字、仪式规程、绘画、舞蹈、面偶等方面较西部方言区相比而言,在发展使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笔者在2013年至2018年对该地进行四次的东巴文化仪式田野调查,参与了当地祭祖、祭胜利神、祭山神、小祭风、退口舌、丧葬、禳鬼等东巴仪式及各种民俗活动,在文化考察过程中,收集到此套“大祭风”木牌画谱。

树枝村东巴石波布(1935—2009)是该地著名的东巴,属东巴世家,在经书诵读、书写、绘画、舞蹈、仪式规程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在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时期,为避免查抄,他将其家传东巴经书、法器等藏匿于山洞之中,免糟涂炭,其家收藏的老经书多达160多本,属阮柯东巴经书中最多者。

松阳木板雕刻(丽江宁蒗县拉伯乡树枝阮柯东巴)(2)

东巴石波布

“大祭风”是东巴教重要的仪式之一,“大祭风”纳西语叫做“her³³la³³lɯ²¹kɯ⁵⁵”,这里的“her³³”纳西语意为“风”,指风鬼。“la³³lɯ²¹”的纳西语是“浩大”的意思,是指一种声势或场面。“kɯ⁵⁵”则是放,意为“施放”。

松阳木板雕刻(丽江宁蒗县拉伯乡树枝阮柯东巴)(3)

大祭风仪式经书《楚务尤务》

在纳西族东巴教典籍《大祭风·超度吊死和殉情的男女给他们双双献牲》中有这样的描述:

“父母养育子女,本是要让他们尽孝的,儿女却早早地先父母离开了人世,这本来是不该发生的,却发生了。青年男女们离开人群丢失了,就应该去寻找,死了应该做超度仪式,作为家人,即使他们做了楚鬼、尤鬼,也应该接在鬼群之后,送到鬼地去。如果人死后不经过超度,死后之人饿了吃不上饭,渴了喝不上水,冷了没有衣服可穿,还会来到家人之中索衣、索食,给家人带来疾病和灾祸。”

东巴为了超度因殉情而死之亡魂,需要开展规模较大的仪式,在仪式中设置神坛、鬼寨,供品,制作大量绘有各种神鬼、献给神鬼牺牲的动物、宝物形象的木牌画,应用于仪式过程中。木牌画作为东巴教神鬼的拟像物,待祭祀完毕后,神牌画被带回插于大门或放置于屋内神龛之上,鬼牌则丢弃于荒郊野外,或焚烧、挖坑掩埋,东巴为了更好地记忆、传承仪式中所应用的木牌画及授徒需要,创制了东巴画谱这一绘画形式。

此套“大祭风”木牌画谱由东巴石波布所画,其子石宝寿东巴(石波布之子,家传东巴,有徒弟两人)保存收藏,整套画谱共20幅,画幅长、宽不等,画于牛皮纸上,直立形式,分段描绘。

松阳木板雕刻(丽江宁蒗县拉伯乡树枝阮柯东巴)(4)

来源:纳西话賨

原标题:【杨鸿荣】宁蒗县拉伯乡树枝阮柯东巴“大祭风”木牌画谱整理研究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张田睿

审核:祝小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