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炎炎夏日,最让人烦心的莫过于蚊子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吃过晚饭,洗漱完毕,躺在铺有凉席的床上正待入睡,蚊子如重型轰炸机,“嗡嗡”来袭,于是跃然而起,与蚊大战,一时间,“啪啪”声响起,蚊子被消灭,“胜利者”轻松躺下,本以为可安然入睡,谁知不一会儿,“嗡嗡”声又起,不得已,只有起身再战,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开灯蚊子躲哪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开灯蚊子躲哪了(人蚊之战)

开灯蚊子躲哪了

刘晓林

炎炎夏日,最让人烦心的莫过于蚊子。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吃过晚饭,洗漱完毕,躺在铺有凉席的床上正待入睡,蚊子如重型轰炸机,“嗡嗡”来袭,于是跃然而起,与蚊大战,一时间,“啪啪”声响起,蚊子被消灭,“胜利者”轻松躺下,本以为可安然入睡,谁知不一会儿,“嗡嗡”声又起,不得已,只有起身再战。

蚊子对人类的侵扰只有叮咬一种方式,而人类为了消灭蚊子,拍打、喷药、烟熏、躲避,可谓想尽了办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住在居民区里,夏天的傍晚,蚊子成群的聚集在房门的上方,为了消灭这些蚊子,大人们会将脸盆内壁涂上肥皂液,对着蚊群挥舞,蚊子便会粘在盆内,再用开水烫杀。此种物理方法效果不明显,更多时候是用烟熏来消灭蚊子。烟熏灭蚊既可以是一家一户单独进行,也可以是集体行动,大规模作战。傍晚时分,以街区为单位,居民组长把包成小包的“六六六”药粉发到每家每户,通知大家晚上几点开始统一熏蚊子。各家各户便准备些杂草树叶,堆放在蚊子喜欢聚集和孳生的墙角以及下水道口。晚上,集中烟熏的时间一到,家家都会点燃杂草树叶,撒上药粉,一时间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味道。有时是更大规模的行动,甚至是全市一起动手。那时走在街上,路边点点星火,烟雾弥漫,可谓壮观。这种方法虽说驱蚊效果不错,但对人的健康有一定影响,后来很少使用,而改为家中点燃蚊香,以一种芳香的味道来驱赶、消灭蚊子。许多人家还种有一种草花,俗称“香花子”,揉搓叶片产生的汁水带有清香味,用这种纯天然液体涂抹被蚊子叮咬过的地方,可以起到杀菌、止痒的效果。

翻看科普类书籍得知,世界上有三千多种蚊子,它们已经存在一亿多年了。由此可见,自有人类以来,人蚊之间的战斗就没有停止过。古时也有蚊帐,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常躲在“翠纱之帱”里躲避蚊子。这“翠纱之帱”就是蚊帐的前身,只不过,当时它属于奢侈品,只有贵族才用得起。到唐代,诗人皮日休写过一首《蚊子》诗:“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皇天若不平,微物教食肉。贫士无绛纱,忍苦卧茅屋。何事觅膏腴,腹无太仓粟。”这里的“贫士无绛纱”,说的就是读书人大都清贫,买不起纱帐避蚊。到了北宋时期,蚊帐略有普及,“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留有“备饥朝煮饭,驱蚊夜张帱”的句子,可以看出,蚊帐在当时似乎已是居家的必备之物。而清朝作家沈复对蚊子却是另一种态度,他在《浮生六记》中写道:“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将蚊子留于帐内,把口中喷出的烟雾视作蓝天白云,把飞来飞去的蚊子看作是白鹤穿云……能将可恶的蚊子看成了一幅精美的画儿,此等境界真是无人能及。

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各种生化的和电子的灭蚊“兵器”层出不穷,统统上阵。然而,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蚊子,顽强而又坚忍,加上其强大的繁殖能力,真是赶不尽杀不绝。当前,电蚊香、电蚊拍、驱蚊液等已成为居家的必备之品,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灭蚊神器出现,人类与蚊子的战斗,是漫长而坎坷的,没有胜负,更没有尽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因此,我每年还是会在阳台上种几棵“香花子”,以备不时之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