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姓马,全名马灿苓啥?女的?绝不是,标准的纯爷们老马在学校一把手的座椅上一干就是21年,堪称我们教育界校长元老小老头可不简单,他可不是有一般的管理才能,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老马为人世人皆知?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老马为人世人皆知(老马轶事)

老马为人世人皆知

老马姓马,全名马灿苓。啥?女的?绝不是,标准的纯爷们!老马在学校一把手的座椅上一干就是21年,堪称我们教育界校长元老。小老头可不简单,他可不是有一般的管理才能。

老马五十出头,不胖不瘦,中等个头,为人豪爽,大大咧咧,只是长相有些随意,整天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老谋深算”的样子。

他那句“我在南街跺跺脚,北街也要抖三抖”的话至今萦绕在耳边,说话时的那种自信,对周围的“不屑一顾”跃然于形,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在单位虎虎生威。

他是我们单位的最高领导,也是我们工作之余的开心宝,更是生活里的老大哥,我们很怕他,但更喜欢他。

老马脾气不好,死犟死犟的,爱干活却是远近闻名的,美其名曰“活把子”。

一次,老马带着我们在操场上穿树枝子,并不强壮的他,抡起斧头、舞起大锯来不肯停手,帽子、衣服都被扔得远远的,头上冒着腾腾的热气。

“哎哟”,突然一声炸雷,老马不小心从木梯子上掉了下来,右脚脚面立刻肿了起来。我们几个小年轻手忙脚乱地拉他去镇医院检查治疗。路上,他痛的满头大汗,“龇牙咧嘴”。但他还没有忘记调侃一下,“王会计,这可算不上工伤哟”。

医生建议他在家静养,他把头一歪,潇洒地冲着医生嚷嚷道:几天后咱就能杠杠地走路!不到一周,他就一瘸一拐地坚持上班,结果那只脚整整肿了三个月才慢慢好起来。老马嫂子为这事可没少抱怨。

老马的业务水平极高,各门学科没有他不精通的,可谓教育界“杂家”。第一次听老马的家常课,那遒劲潇洒的粉笔字、风趣幽默的讲解、广博的知识储备,一下子把我镇住了。老马那节课讲的是文言文,整堂课他几乎不看课本,哪句话的出处、典故他都能准确地说出来,并翻译得很有韵味儿,让我暗暗吃了一惊:这老头真是个“课上疯”,有两把刷子,佩服!

老马带班挺有招数。有时他会吹两句牛,说以前他的学生见了他都“筛糠”,我们当然会笑他瞎掰。不过一下课,老马办公室门口挤满了学生倒是真的。嗨,也不知道他们是来干嘛的,反正老马一出来,开玩笑的、递糖的、送小吃的、有问题请教的……

我最佩服的是老马的谈话艺术,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时不时去找老马谈谈心,几乎都是哭丧着脸去、笑眯眯回来。我一直怀疑老马是不是请他们吃了糖,一个个都乐成了那样。

老马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教育教学理论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书籍是他每天必看的,人物传记、文学名著、报纸文摘也是他经常涉猎的。广泛的阅读使老马目光更敏锐,头脑更清醒,思想更深邃。

他也时常要求我们小年轻多读书看报,不要一味地在手机上玩游戏、发短信、刷微博、追韩剧……

来学校的第一个年头,老马就制订了读书评比的条条杠杠,创建书香校园。他亲自挂帅,带着人调研、布置、落实、调度、考核。哎,你别说,年末老师们收获还真不少:反思、总结、教育故事……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几个本本,教师个人文章、时评散见报纸杂志。

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老马亲自出马,带着我们进省城选书当作奖品。老师们的奖品不是一大摞书籍,就是获得外出充电学习的机会。还别说,这招老师们还挺喜欢。

“腹有诗书、学养深厚、品性纯良、有气节的教师才是让学生追随效仿、一生铭记的,才是有人格魅力的好教师,这样的教师让人敬之亲之。”老马曾不止一次和我们讲。

你说老马都50多岁的人了,还这么拼,为啥?说实话,我也不太理解。也许是应了“老马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这句话吧。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中心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03月17日第13版

作者:孔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