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唱诗班系列》2017中文 5~15min导演: 彭擎政 / 林旭坚这是一个动画短片系列,目前已经有《元日》《相思》《饮湖上初晴后雨》《游子吟》《夜思》等作品, 故事性强,很适合孩子观看 每集动画都由一首古诗而引申出相关主题,不同时代的故事,关于亲情、爱情或国之大义,可以说是一系列很“正能量”的动画孩子们可以在古诗的意境上延伸出很多新的解读视角另外,它们画风细腻,台词讲究,故事紧凑,是近年来难得的优质主流原创动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催人泪下的国风动画片?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催人泪下的国风动画片(这12部国风电影动画短篇)

催人泪下的国风动画片

1《中国唱诗班系列》2017中文 5~15min导演: 彭擎政 / 林旭坚这是一个动画短片系列,目前已经有《元日》《相思》《饮湖上初晴后雨》《游子吟》《夜思》等作品, 故事性强,很适合孩子观看 。每集动画都由一首古诗而引申出相关主题,不同时代的故事,关于亲情、爱情或国之大义,可以说是一系列很“正能量”的动画。孩子们可以在古诗的意境上延伸出很多新的解读视角。另外,它们画风细腻,台词讲究,故事紧凑,是近年来难得的优质主流原创动画。

2《夏虫国》2013中文 17min导演: 汤柏华这是一部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动画, 无论是故事,还是动画风格,都很吸引人。故事来源于《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限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说的是,有一个夏虫国,这里的子民春生秋死,只有三个季度的生命。他们从来没见过冰,视“冰”为至宝。国家里有三位勇士,年轻的将军、骑神鸟的墨斗先生和一位力士,他们想要去寻找冰,于是踏上了前无古人的探险之旅。他们去秘境寻找巨树,打造大船,远渡重洋,一路与神怪博弈……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动画采用了壁画风格,用色和造型都会让人联想到敦煌壁画。主创团队历时两年多,绘制了一万多幅石膏板画,最终展现了一个17分钟的神秘传说, 是一次非常值得敬佩的尝试,值得大家一看。

3《莫高霞光》2016无对白 7min导演: 汤柏华这是导演汤柏华继《夏虫国》之后的又一新尝试。这次他选取了唐玄奘西行取经故事中的一个节点——莫贺延碛。唐贞观年间,28岁的玄奘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西出玉门关,来到了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莫贺延碛。他靠着自己对信仰的执着和超常的毅力,最终走出了这片艰险之地。这个短片是主创们在敦煌鸣沙山下,花了九个多月的时间,用敦煌本地的泥和沙,按照“三沙六土一灰”的古法,模仿唐代敦煌壁画风格,画了两千块泥板,最终制作而成。他们还在上海做了第一次展览,展出他们的泥板原画。虽然孩子们对《西游记》的唐僧非常熟悉,但这个动画的故事性不强,孩子可能会觉得没那么吸引人,好在片尾将泥板的绘制过程一一呈现出来,和正片一样精彩,算是加分了。片尾,雷音寺前,“唐玄奘”向观众们深深鞠了一个躬,你们发现了吗?

4《桃花源记》中文 16min导演: 陈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个故事,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被搬上荧幕、舞台。这个动画短片的出彩之处在于,它 很巧妙地运用了水墨、剪纸、皮影等等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还原了一个极富艺术气息的故事场景 。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结合故事原文,以及熊亮由此改编的绘本《游侠小木客》一起看看,同样的题材都能生发哪些别开生面的新故事?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5阿长和《山海经》2015绍兴话 14min导演:王星晨这篇课文大家在小时候都学过。动画短片的故事改编自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情节有了不少改动。动画采用 中国传统水墨画 的艺术形式,最有趣的是, 全剧还原了绍兴方言,让这个故事更加“原汁原味”。原著里,阿长给“我”带来了“我”心心念念的山海经,即便刻印粗糙,“我”还是视若珍宝。动画里改动了这个情节,先是学堂里的先生撕毁了“我”的《山海经》,再有阿长帮“我”补画《山海经》,还增加了《山海经》里的各路精怪现身的幻象,比较出彩。看见“我”心爱的《山海经》被先生撕毁了,阿长就去向先生讨来,细细地修补。从一个父母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我感触颇多,阿长对“我”的关心,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祖辈对孩子的爱,多数是没有什么条件的,不管学习、不管作息,只想给你好吃的、好玩的。 这种“溺爱”,回想起来,是别样的幸 福 呢!

6《河神之鼓》2013中文 7min导演:林旭茂动画改编自潮汕的民间传说。潮州流传着一句古谚,叫“双溪嘴沉船,石井岩出米”。传说,官家的运粮船一到双溪嘴就会触礁沉没,而下游的石井岩则频频出现大米。老百姓就猜测,这是河神在帮助穷苦的人,在“劫富济贫”。这个动画画风可爱又不失神秘,把民间传说中的神仙、僧人、官兵都刻画地非常鲜活,兼具故事性和艺术性,孩子接受起来非常容易 。对于传统信仰、庙宇以及祭祀的场景都做了很好的复原,并且采用了地方乐器、曲调作为背景音乐,烘托出精彩的“神仙打架”画面。在动画里,我们可以欣赏到潮汕英歌舞,潮汕大锣鼓,潮剧等民间艺术。

7《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2019中文 13min导演:刘毛宁作者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讲述了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们一家人的生活,童年的田园、亲人以及他的一位死去的朋友。 平淡冷静的旁白贯穿全片,颓丧中带着温情,故事感人至深。因为违反了计划生育,作者一家搬去了山里的老家,他在那里度过了单调却自在的生活,结识了好朋友小明。直到有一天,小明因为意外去世了,“我”的童年也结束了。面对同伴的死亡,“我”用自己的方式去化解了这份伤痛。整体画风很像梵高的油画风格,艳丽,热烈,时代的生活细节也体现得很好,非常值得一看。

8《怕怕不怕》2010粤语/中文 12min导演:谭晓佳 / 梁艺天 / 王艺霏方梦诗 / 吴汀 / 吴亚杰这是一个很温暖的, 关于友谊、勇气的小故事 ,水彩风格,画面恬淡优美。“怕怕”是一只鳄鱼,她和妈妈搬到了猫族的小镇上,腼腆的她害怕新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她爱吃街上的红豆雪糕,却不敢和小猫们一起去买,每天默默地等着大家都散去才上前去,可每一次都卖完了。直到一个新朋友,另一只小鳄鱼出现,他给怕怕买红豆雪糕,一起在河边玩,一起捉迷藏。 他鼓励怕怕克服恐惧,勇敢向前。最后,怕怕瑟瑟发抖地挤到猫群中,买到了两杯红豆雪糕,转头却发现原来自己的新朋友不是同类。他一直在帮助自己。腼腆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朋友陪伴,真是童年最大 的幸福 。这样的动画,把大人也治愈了。

9《红领巾侠》2010无对白 4mi n导演:李夏 / 程腾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会有的幻想,希望自己变得强大,成为一个英雄,足以对抗世界上所有的坏蛋。我们会想象自己是小说里的大侠,电视里的超人……那为什么不能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 红领巾侠 ”呢?课堂上,偷偷看漫画的学生被老师抓了现行,书被没收了,还要叫家长。这个时候,如果是我们会怎么办呢?害怕的同时,会不会想着,要和老师这个“权威”稍稍地反抗一下?主人公在想象中,和老师大战了一场。故事最后的结局,也许会触动很多人。老师看着漫画,悄然入迷,原来每个少年,包括自己,都曾幻想着变成一个英雄。两位导演后来都有一些不错的作品,但不太适合推荐给孩子,感兴趣的家长们可以自行在豆瓣里搜索,有《纪念日快乐》《天外有天》《如果我是英雄》等。

10《美丽的森林》2012无对白 7mi n导演:杨春这是 在宋代多幅工笔花鸟图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动画短片,十分惊艳 。美中不足的是,动画叙事性不强。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它当作一次美术欣赏。制作摹本来自《芙蓉锦鸡图》《红蓼水禽图》《杨柳乳雀图》《果熟来禽图》《扇面碧桃图》等多幅宋代名画。制作者绘制了多达一万多幅的原画稿件, 历时近三年完成了这部作品。动画展现的是,一群鸟儿生活在美丽大森林中,自由自在,过着无忧无忧的生活。直到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有了火车,有了更多武器,开始入侵森林。片子最后,一把枪瞄准了一只小鸟,枪响了,小鸟不见了,画面中只剩下一幅画,画里有一个被烧毁的窟窿。

11《一指城》2015无对白 9mi n导演:曹润泽 / 金泽伟 / 杨晗故事设置在一个虚幻的未来,人类社会处处高楼林立,摩天大楼已经有一千多层,人们还在往上盖。街上的行人,每天都要带着安全帽出行,街上四处贴着“小心落石”的警示牌。动画的主角是一位年迈的奶奶,她住在这片高楼中唯一的一个平房。小院子里种着树,一些小花,还供着一尊佛像,它们的顶上都盖着铁皮棚子。老奶奶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扫那些从高楼上不断落在院子里的碎石,日复一日。高楼不断扩张,小院子要拆迁了,老奶奶也得搬到那些高不见顶的大楼里。临行前,她挖走了院子里的树,还想搬走佛像。她拿起铲子,一点点挖开石佛,没想到越挖越深,一座巨大的佛像显现在眼前,原来之前院子里的小佛不过是冰山一角。这是 一部充满隐喻 的作品 ,它让我们一起反思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每个人看完有不同的见解。和孩子一起观看,聊聊城市生活的利弊,让孩子重新看待我们生活的地方。

12《卖猪》陕西方言 11mi n 有少儿不宜画面导演:陈西峰因为片中有一些“少儿不宜”的画面,怕引起孩子不适,所以放在最后, 先推荐给家长看。 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短片。根据作家贾平凹的《祭父》一文改编。讲的是两兄弟饿得不行,不得不进城卖猪换点吃的的辛酸经历,让人笑中带泪。这部动画 将鲜明的色彩和陕北地域文化元素相融合 ,全片选用了陕北的信天游、说书、陕北大摆对以及秦腔作为音乐背景,陕北方言作为配音语言,勾勒出一个苍凉、厚重的时代缩影,极具黑色幽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