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上集说到刘汉一家丧子后,俩人便搬到的县城过日子,二十年后,俩人也年过六十,李氏的身体大不如前,刘汉为了给妻子治病,准备把包子铺给卖了这时出现一个姑娘,她说自己是当年被刘汉夫妇救了的那只燕子,她点化刘汉夫妇,说他们的儿子在老家包子铺。

那刘汉夫妇的儿子究竟复活了没有,请继续看下去……

既然得知这个消息,俩人也迫不及待的回家,他们收拾好东西。又在家等了几日,刘汉打开那包燕窝,里面不仅有燕窝还有十两银子,刘汉真心的感谢燕子姑娘,果不其然喝完燕窝熬的药,李氏的身体真的好了很多。

刚想回家,便又犹豫起来,原来家里还有两个哥哥的家人,当时他们来到县城时有钱,当时的两个侄子还经常来看望他们,但是目的都是能借点钱回去。后来他们身体随着年龄变老也就大不如前了,包子铺的生意也就不太好了,后来就没给过他们钱,导致之后都没联系过。

想是这么想,为了见到儿子,两人还是收拾好东西回家了。老家的变化还挺大,多年不见的包子铺也变成了小饭馆,只是饭馆门口站了两个衙门当差的,莫不是小饭馆出什么事了?

俩人正在犹豫进不进去,突然衙门的当差的走过来问道:“两位老人家。你们的年龄可超过五十五十岁 ,如果不超过进去别处吃饭吧,如果超过,那就请进吃饭吧。”

不过幸好俩人符合年龄,就一起进去了。他们发现饭馆内都是与他们年龄差不多的 还大部分都是夫妻二人。

民间故事目光救母(民间故事夫妇丧子救燕)(1)

见没看到儿子的踪迹,就随便点了吃食。

这时朝他们走过来一个仪表堂堂的中年男子,他从上到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行了个礼,便问他们姓名。

夫妻二人见眼前的男子也比较熟悉,就说出了他们的名字,没想到这位男子忽然很激动,邀请他们去二楼坐一下。

刘汉夫妇很迷惑,眼前的男子究竟是谁呢?到了二楼后,男子很激动地抓住刘汉的手说道:“刘叔,你可还记得当年偷包子的那个小枫?”

而这位男子的话,也激起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回忆)

那一年冬天特别冷,夫妻两人正在包子的时候,路的对面站着一个小男孩。那么冷的天,他却穿的很薄很薄。眼睛一直盯着包子,从未移动过。刘汉夫妇知道他一定饿了很久。

刘汉指着那小孩说:“娘子,那孩子来好几天了,一直盯着这包子吃看,想必没有钱买……”李氏说到:“这年间吃不上饭的人可多了 ,要当心点,别被偷了包子!”

又过了好几天,李氏正在门口卖包子,而刘汉当搬出来蒸好的包子,之见那个而飞快地跑到包子前,也不怕烫,拿了几个包子就跑。

李氏让刘汉追,刘汉表示:“几个包子而已,孩子也不容易就给他吃了吧。”李氏一看着急了,她点了一下刘汉的头说:“我是心疼那几个包子吗?我是心疼那孩子,咱又不是没有救助过别人,我是怕那孩子跑的太快,摔倒了,让你去看看!”

刘汉打趣的看着妻子说道:“我就知道我的娘子是天下上最善良的人,我这就去看看!”说着便跑着跟去了。

民间故事目光救母(民间故事夫妇丧子救燕)(2)

那小孩儿跑的挺快,刘汉硬是追了半天没追到,他在后面大声喊着站住,那孩子以为他是来抓自己的,跑的更快了。中间还摔了一跤不过马上站起来继续跑。

跑了几条街终于在一件破烂的房子前停下了。那房子四处漏风,根本不像人住的地方,那小男孩跪在地上从怀里掏出那几个热腾腾的包子,包子刚出锅都把小男孩的肚子给烫红了。他递给眼前的一位老婆婆。

婆婆看到几个包子问道:“小枫,你的包子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又没有钱,难不成你是偷来的?小枫,你怎么能做这样的事?奶奶是怎么教你的,穷并不可怕,但是你这样总会让奶奶更伤心!你吃吧,奶奶不饿……”

小枫看着眼前的生气的奶奶,委屈的哭起来,他擦着泪说:“奶奶我错了,你吃几口包子吧,你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在不吃会撑不下去的!”

民间故事目光救母(民间故事夫妇丧子救燕)(3)

站在门外的刘汉看到这一幕,鼻子酸极了,才多大的孩子啊,就要经历这些苦难,明明自己已经而的不行了,还要孝顺奶奶。

想到这,刘汉整理了整理衣服就进去了,他一进去,小男孩紧张了,他以为男人是来抓自己的。婆婆看到也以为是来要钱的,急忙起身准备赔不是。

刘汉怕揭穿小男孩,就撒了个小慌,故意对婆婆说:“你看小枫这孩子,天天在我店里帮忙打扫卫生,扫地,还帮忙卖包子,我这刚给了他几个包子当奖励,工资还没结呢,就跑了,让我好一通的找啊!”

民间故事目光救母(民间故事夫妇丧子救燕)(4)

说完从兜里要出来几个铜板给了小男孩,小男孩难以置信看着他,迟迟不接。刘汉见他不接硬塞到他里说到:“你不接钱是不是准备不干了,那可不行啊,我这店唉正需要帮手呢,你可得来帮忙啊!”说完就给小男孩示意了个眼神。

小男孩秒懂,他感激地看着刘汉,婆婆见了高兴的说:“我们小枫有出息了还知道找工作,还不快谢谢这位大伯!”

感谢之话说完,刘汉起身离开了,刚没走几步,后面的男孩叫住了他,“大伯,谢谢你!”说完便“扑腾”一下便跪在了刘汉面前。

刘汉急忙走上去扶起还去,擦去孩子的泪,欣慰的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你看你哭的,还有啊,跪天跪地跪父母,我只是帮了个小忙,受不起你这大礼,以后有困难就来包子铺,千万不要做傻事,明白吗?”说着摸了摸男孩的头。

自从那晚开始,男孩每天都会去包子铺帮忙,刚失去孩子的刘汉夫妇看着这么孝顺的孩子,心里美极了。那孩子特别勤劳,扫地,擦桌子,从来没有说过一个“累”字。

民间故事目光救母(民间故事夫妇丧子救燕)(5)

李氏心疼孩子,说让他休息会。他只笑着摆摆手说自己不累,然后就低头继续干。一段和男孩的接触,知道了这孩子名叫陈枫,在奶奶身旁长大,无父无母,可怜的很。

这段时间的相处让李氏对小枫的感情越来越深,她跟刘汉商量想收留小枫。给孩子买衣服,做鞋子,但是一连几天,小枫都没有出现。

李氏怕孩子出事,急忙让刘汉去找。刘汉到原来他们的住处一打听才知道,小枫的奶奶去世了,他也被人接走了,就这样小枫再无消息。

(回忆结束)

“小枫,这些年你去了哪里啊!”李氏激动的拉着小枫的手说道。没想到小枫的随从挡到前面说到:“老人家,不能直呼大人名讳,现在的大人已经不是从前的男孩,他现在可是我们的父母官陈枫,陈大人啊。”

听到此话,刘汉夫妇就要行礼,小枫赶紧拦住他们,给随从一个眼神,他们便出去了,随即跪在地上:“小枫感谢伯父伯母的救命之恩,要不是当年,你们的救助,我可能就跟奶奶一样去世了。”

刘汉赶紧扶起小枫,关心的问他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民间故事目光救母(民间故事夫妇丧子救燕)(6)

小枫说,当年自己家里闹饥荒,父母为了让我和奶奶保命把吃食都给了我们,自己却饿死了,我们兜兜转转遇到了我的小叔,小叔当时还年轻,一心想出去闯荡,便留下了我们俩,一个人走了。

我和奶奶相依为命,只能以乞讨为生,当年偷包子之事,要不伯父伯母的救命之恩,和指导,我可能会误入歧途。之后奶奶突然病痛,叔叔也找上门来,只见了奶奶一面,奶奶便走了,叔叔做生意还不错,没来得及跟你们道别,就把我带走了。

后来叔叔供我读书,我为了报恩,就好好学习。考上了状元,当上了县令职位能够找到你们,报答叔叔,报答你们!

民间故事目光救母(民间故事夫妇丧子救燕)(7)

我当上县令娶了一位女子,我们俩结婚多年,娘子她一直没有孩子,前几日我的娘子和岳母去寺庙里拜香时遇到一个姑娘。姑娘托我的娘子带一句话:“当人得之恩图报,你的恩人会回来此地,你报恩的时候到了,一定要找到他们,能得贵人相助,愿望自能实现!”

我听到这话,就知道一定是你们回来了,我守在这里两天了,幸好,我还能遇见你们给我报恩的机会!

刘汉急忙说到:“陈大人不必如此,当时的我们只是举手之劳,如果大人没什么事,我们就先回去了。”说完起身行礼。

“伯父,你听我把话说完,你们不只是救了我一命,当年我和奶奶来到这里的时候,路过小山碰到劫匪,他们要抓我回去当他们老大的儿子,我不同意,他们就要杀了我这时候恰巧有个男子经过,用身上的银子才让我们得救,可是劫匪不知足,便把他杀害了,我和奶奶躲在山洞,却不敢出去相救,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你们的儿子,刘段。是我让你们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如若你们不嫌弃,我愿意当你们的儿子孝顺你们,为你们养老送终!”陈枫说完,便又跪在地上。

见陈枫态度坚决,又是燕子姑娘点化的,便同意了。

之后陈枫的娘子得到燕子姑娘的救治也得了心愿,怀上了孩子。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陈枫也事业有成,加上燕子姑娘的点拨,官品直升。

陈枫夫妇让自己的一个儿子改姓段,这个孩子聪明好学,早早就考上了状元。他们尊称刘汉夫妇为爷爷奶奶,而刘汉夫妇也再无遗憾,活到九十多岁,才去世,这一辈子也无病缠身。

民间故事目光救母(民间故事夫妇丧子救燕)(8)

本故事改编《民间故事》故事内容来自民间搜集,无法确认真实,切勿迷信。

人生在世一定要心底善良,乐于助人,知恩图报,孝敬父母。俗话说:好人有好报。善良的人运气不会太差,老铁们,你们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