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1)

成龙是华语影坛的一个传奇,2016年拿到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他,也成为了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从李小龙的龙套到如今的成龙大哥,这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汗水与坎坷。

1971年,陈元龙尴尬启程的电影路

1971年,一家不知名的小电影公司成立。这家公司计划开拍一部叫《广东小老虎》的动作片,却迟迟没有男主角的人选。恰逢陈元龙的大师姐就在这家公司任职,想起这时年过十七的陈元龙仍然在香港各大片场跑龙套,突然好心泛滥,打了通电话给他,问他有没有兴趣当男一号,拍电影。有男主角做?陈元龙当然答应。

然而这家电影公司实在太穷,连武术指导都请不起。跑了多年龙套的陈元龙随即毛遂自荐,这部电影,也成为了他第一部当武术指导的片子。不过武术指导是有了,可是电影拍摄期间却是困难重重。不说这剧组设备简陋,设备陈旧,就连基本的剧本,也是没有。再加上工作不停超时,拍摄环境恶劣,最终许多人都在中途退出拍摄,不久整个剧组以散伙而告终,制片人和导演带着钱跑了,没有任何人领到工钱,最后这部叫《广东小老虎》的片子自然是没有机会上映。不过在八年后,成龙以《醉拳》一夜成名,一家叫“顺利影业“的小公司趁着成龙暴涨的人气,把《广东小老虎》的胶片买了来,并且请了袁小田,石天补拍戏份。就这样,《广东小老虎》改头换面变成《刁手怪招》在韩国,东南亚等地成功发行,甚至还小赚一笔。而成龙的电影之路,就这样以略带点尴尬的形式启程了。

时间并没过太久,很快就来到了1973年。香港知名电影人朱牧带着雄心壮志,宣布成立大地影业公司,你看,就连公司名字也是起的虎虎生威。大地影业的签约艺人包括了陈元龙,元秋,秦祥林,王青等如今耳熟能详的名字,大地影业的头炮,就是一部描写了抗日背景下爱国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的史诗巨制《顶天立地》(别名《北派功夫》),陈元龙在这部电影里担任了男二号,王青是男一号,阵容几乎都是影坛新人。可讽刺的是,这部史诗影片仅在香港上映了六天,就因为没人看而匆匆下映,最后票房只有可怜的7万港币,垫底年度票房排行榜。

陈元龙也只能无奈的继续回去当龙虎武师。两年后的1975年,他得到了嘉禾的赏识,接连在两部电影——剧情片《拍案惊奇》和武打片《少林门》里担任重要角色。前者是老雇主朱牧导演,后者则是吴宇森导演,与洪金宝,元彪,元华等一班兄弟合作。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这两部影片均以失败告终。22岁的的陈元龙看着自己的银幕事业接二连三的扑街,便不由得心生退意,回了澳洲跟着老爸当厨师去也。

改名成龙,上帝打开的一道窗

可俗话说的好,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此时大导演罗维出走嘉禾,打算拍《新精武门》重振声威,可又偏偏缺了个男主角。而在他旗下工作的陈自强刚好相中了远在澳洲的陈元龙,一通越洋电话,彻底改变了陈元龙的一生。

彼时陈元龙早已不再过问江湖事,安安心心的在工地上搬砖,当陈自强问起陈元龙愿不愿意当男主角拍武打片,瞬间燃起了他那颗冰凉许久的心,旋即背好行囊回了香港。当罗维看到这个大男孩,只觉虽不算帅,但胜在有亲切感,身手也好,便大笔一挥,替他改艺名“成龙”,《新精武门》,就这样热热闹闹诞生了。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2)

虽然罗维一次又一次经历了票房口碑双扑街,但依然指望着成龙有朝一日能给公司带来财运。但之后六次的票房惨败,彻底击垮了罗维毕生的积蓄,当时罗维穷的连发成龙工资都很艰难了,东南亚各大片商也已经不愿意再买罗维的片子。无片可拍的成龙相当无奈,期间就跑去了给好友陈志华导演的《三十六迷形拳》及《龙蛇侠影》当动作指导,只是这对他的电影事业收效甚微。

1977年的一天,吴思远深觉香港武打片很热门,但彼时香港武打片大都是像张彻那样非弄得盘肠大战,鲜血满天飞不可,导致在欧洲,东南亚很多市场发行都遭到了极大限制。此时吴思远觉得若是在武打里加入搞笑元素,说不定会很有噱头。恰逢吴思远和袁和平看过成龙主演的《少林木人巷》,察觉成龙相当适合功夫小子这个形象,便找了罗维借成龙来拍《蛇形刁手》。这时罗维正因为成龙主演的电影接连票房惨败而焦头烂额,当得知吴思远要借成龙,便立马答应了下来。

吴思远只花了区区五万港币便把成龙借来拍《蛇形刁手》,1978年春节上映后火速风靡各地市场,一雪成龙前耻。《蛇形刁手》的大火让吴思远拍板立刻开拍《醉拳》。《醉拳》不负众望,比《蛇形刁手》还要成功数倍,成功到什么地步呢?当时东南亚各地片商因为《醉拳》赚的盆满钵满,便带着吴思远到他们的电影院参观,看看大门口人山人海,排长龙买《醉拳》电影票的观众。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3)

一夜成名的成龙很快成为了各大电影公司的争夺对象,逼的罗维频频带成龙出来开媒体发布会,让成龙向自己表“忠心”。《醉拳》的成功让这个一直睡地板,吃路边摊又惧怕罗维的穷小子首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如日中天。

但是当时罗维却依然禁锢着成龙,不给他创作自由,就在韩国拍《龙拳》的时候,因为成龙极其不愿意再拍这样老旧的复仇片,就曾试图罢演搭飞机回香港,最后还是在罗维老婆许丽华的苦口婆心下方才留在剧组直到拍完全片。

转投嘉禾,得到创作自由

丝毫不把成龙当人看的罗维对这部电影嗤之以鼻,他打算和成龙签一个长约,借此长期捆住成龙给自己拍电影。可公司总经理并身兼成龙的经纪人陈自强不乐意了,他努力的为成龙争取应得的利益。最后为求息事宁人,成龙无可奈何签下了罗维给的空白合同。而罗维事后在这张空白合同上,将原本“为罗维公司盈利10万港币之后方可解约”给改成了1000万。愚蠢的罗维没想到,陈自强有改合同的备忘录,如果罗维敢用这张假合同要挟成龙,那么日后官司必输无疑。同时这也让成龙有了出师之名,成龙和陈自强愤然投奔嘉禾去也。

气急败坏的罗维甚至在成龙拍《师弟出马》时动用黑帮来要挟成龙给自己拍片,但嘉禾方面又找来有黑道背景的王羽来进行调解,罗维最后只落得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留下骂名。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4)

来到嘉禾公司的成龙,得到了极大的创作自由。《师弟出马》是成龙首次与编剧邓景生合作的影片,也开启了日后两人长达三十多年的合作关系。电影继续走功夫小子路线,剧情上更加丰富完整,不再是《醉拳》式的报仇练武升级打BOSS式的一条路作业,并请来刘家班的神仙(艺名)来指导舞狮桥段,而元彪和石坚的加入也无疑是锦上添花。虽然片子的表现手法仍然有不足,但打破记录的1100万,以及日韩两地极高的票房,无疑是宣布了成龙时代的到来。

来到好莱坞,但出师不利

眼见着《师弟出马》的成功,加上此前已有李小龙《龙争虎斗》的成功经验,邹文怀当机立断送成龙到嘉禾的美国分部,前往好莱坞发展。很快,以美国三十年代为背景的武打片《杀手壕》的剧本就递到了成龙手上,导演也是成功执导了《龙争虎斗》的罗伯特·高洛斯。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5)

可是面对鸡肠一样的英文,成龙犯了难。尽管在美国请了老师恶补数个月,但上阵拍戏的时候,成龙那蹩脚的英语依然引来了诟病。同样糟糕的不仅是成龙的英语,好莱坞那呆板的打戏运镜与冗长无聊的剧情使得整部电影都很糟糕。不出所料,北美不足千万的票房无疑让成龙认识到了什么是渺小,更不用说之后还有与邓丽君分手带来的烦恼。

隐婚生子,《A计划》诞生

在欧美人眼中,可能他们连成龙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分不清楚。气馁的成龙不久就回到了香港,打算在家乡重新开始,1981年年初,成龙开始制作他的最后一部功夫小子电影《龙少爷》。影片拍摄时可谓困难重重,起初在台湾拍摄了数英里长的胶片,最后却因成龙对成片不满意而废弃,还有雇佣了许多群众演员和搭景的钱也因此全部浪费掉。之后成龙把整部电影重新拍了一遍,单单是片中那场抢包山的戏,就耗费了超过2900个镜头!更不用说难度更大的踢毽子一戏。不过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让成龙结识了同在台湾拍戏的林凤娇,两人顿生好感,在一年后于美国私密的结了婚。但在当时唯恐影迷闻讯自杀,两人婚姻对外界隐瞒了整整15年。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6)

1982年1月香港春节档,《龙少爷》如期上演,可惜却被新艺城的时装大片《最佳拍档》打的大败。《龙少爷》的老套和被淘汰的古装片,似乎让成龙意识到,再当功夫小子下去,可能迟早有一天要被观众所抛弃。

成龙拍完《龙少爷》之后,没有任何停歇就进入到了《A计划》的筹备之中,这部电影是成龙绝绝对对的转型之作兼一生代表作,与此前的民初武打片大相径庭,也奠定了日后龙式喜剧风格。在吸取了《龙少爷》的失败后(尽管这部电影在日韩市场依然很卖座),成龙与编剧邓景生认真打磨剧本,把时代背景放到了20世纪初,成龙的角色亦不再是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或未经事故的山野小子,转而变成了一位有责任心,年轻好胜的水警队长,这个设定无疑是后来的陈家驹,袁小北,亚洲飞鹰等角色的先驱。

筹备完毕,1982年6月,在华语电影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A计划》开机了。这部电影拍摄兜兜转转,从开机到上映,整整花费了一年半时间。其中,最出名的那场跳钟楼的戏,就花去了两百万港币,搭景拍摄时甚至把嘉禾公司的停车位都给霸占去了。成龙就是以这样一个跳钟楼,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玩命动作生涯。

综上所述,《A计划》无疑是对成龙整个电影生涯影响最大的一部电影,毫不夸张的说,其对成龙的影响远超《警察故事》。《A计划》火辣辣的拍摄期间,成龙儿子房祖名在美国秘密的出生,正如他的婚姻一样,一切都只有圈内人知晓。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7)

《A计划》的拍摄实在太长,期间他也参演了洪金宝联合众星的野心之作《奇谋妙计五福星》,这部电影是嘉禾为对抗新艺城的《最佳拍档》而拍,巧的是,在里面成龙演的也是一位警察。不过《奇谋妙计五福星》虽比《A计划》拍的晚,但却更早上映,另一个角度来看,《奇谋妙计五福星》才是成龙第一次演警察角色。

1983年暑假,《奇谋妙计五福星》勇夺档期冠军,在香港突破两千万大关。年尾,拍摄路途坎坷的《A计划》也总算顺利公映,在香港打下了近两千万的佳绩,更在台湾打破票房纪录,日本则以31亿日圆成为成龙在日最高成绩。直到现在,每次成龙去日本做节目,开场音乐永远是“东方的威风”,可见《A计划》对霓虹的影响实在深远。

也是在这忙碌的1983年,因为三年前帮助成龙解脱罗维的要挟,成龙欠着王羽人情。而由王羽投资的台湾片《迷你特攻队》因此就有了成龙的参演,尽管这部由朱延平执导的影片拍得完全不知所云,乱七八糟,但对成龙来说,没有什么比还完人情更好的事了。

《A计划》和《奇谋妙计五福星》的成功与让成龙看到了事业的新起点,还没等《A计划》下映,洪金宝和成龙,元彪就带着大队跑到了西班牙,为接下来的新片《快餐车》拍外景。严格来说,《快餐车》其实是成龙第一部当男主角的现代时装动作片,整部影片都非常欢脱轻松。由邓景生和李炯佳打造的剧本,其独到的喜剧风格贯穿全片,市井和生活化的气息尤为浓重,更何况洪金宝把这片拍得异域风情到了极点,又有师兄三人的黄金搭档,可看性丝毫不输前作《A计划》。

《快餐车》选在了84年的暑期档公映,大受观众欢迎,结尾成龙与喷气机宾尼的打戏多年后还被黑带杂志评为影史最伟大动作场面第二名(仅次于李小龙和罗礼士在《猛龙过江》里的斗兽场对决),这些都证明了成龙新形象完美的被观众所接受。

携《威龙猛探》再闯好莱坞

就在《快餐车》刚拍完不久,嘉禾公司就给成龙送来了《威龙猛探》的剧本。很快,美国华纳兄弟与嘉禾便指派了无名导演詹姆斯·格里肯豪斯来执导这部警匪片,这位导演此前的作品都是些低成本的B级动作片,通过此人之手,《威龙猛探》会拍成怎么个鸟样,大家心里自然有数。

84年的秋天,《威龙猛探》在美国开拍。拍摄时,成龙极其不满格里肯豪斯的手法,认为他完全不会利用镜头调度来制造打斗效果拍出来的只会是一部好莱坞三流动作片,更别提指导成龙怎么打了。满肚是火的成龙打了越洋电话给何冠昌,要求要么是格里肯豪斯走人,要么是自己离开。然而格里肯豪斯早已同华纳兄弟与嘉禾签订了导演合约,依照好莱坞严格的规定,决不可能未拍完就撒手。成龙没有办法,只好接着在美国完成未拍的戏份。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8)

所幸,这部电影并没拍太久,84年的11月就正式杀青了。不满意的成龙回到香港后,索性邀请上叶倩文,麦德罗来补拍属于自己的“亚洲版”,并带上主演戴米·埃尔洛和打手比尔·华莱士,来重拍结尾的决战场面。

85年的8月23日,《威龙猛探》在全美公映,然而对于看惯了伊斯特伍德的警匪片的美国观众来说,这一部剧情和动作上都没亮点的次等货,自然是无法吸引观众入场。最终,《威龙猛探》的北美票房仅有98万美金,比起五年前《杀手壕》的853万,实在差得老远了。而成龙的亚洲版在香港公映时,也因为本身电影质量太差,补拍也无济于事,所以并没获得观众的掌声,最终票房也只有一千多万。

《警察故事》的台前幕后

《威龙猛探》唯一给成龙的带来的,就是《警察故事》的拍摄灵感。回到香港补拍完亚洲版后,12月,成龙与邓景生就立马操刀起电影剧本来。同时,成龙也应洪金宝邀请,飞往日本拍摄《福星高照》。在日本与师兄弟愉快的拍摄,也让成龙忘却了拍《威龙猛探》时的苦楚。

《警察故事》的拍摄是痛苦的,在拍结尾那场商场大战时,成龙为追求更加真实的视觉效果,将普通的道具玻璃加厚,使得成片出来后,玻璃破碎的效果更加逼真,砸在特技人员身上也更加生疼,而且拍摄时主演林青霞也要求亲身上阵,着实女汉子。

而至今被人津津乐道的跳灯一戏,在经过几次排练试跳后,成龙仍是惶恐不安。在实拍时,成龙坚持用手触电,所以灯柱的用电绝非由低电压的汽车蓄电池供电,而是直接插在了插座上。不过最艰难的还不是电,在成龙义无反顾,“啊”的一声跳下后,因为这是一个镜头直落,成龙滑到底砸破天花板后还得从地上爬起来,跑出镜头。这种经历了鬼门关后还得站起来的毅力可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如果成龙没跑出镜头,虽然镜头还是能够用,但是也已经不完整,没有成龙追求的真实效果了。

除了玩命场面,成龙在执导本片中的打斗场面上,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急促的剪辑和场面调度搭配的完美,还有成家班和成龙之间配合的默契,使得一套连贯的打戏绷紧了观众的神经,容不得丝毫走神,这是此前任何动作片都没有过的视觉享受。而剧本上,邓景生对角色的刻画也很鲜明,为了衬托出主角陈家驹的英勇果敢不怕死,特别安插了汤镇业扮演的那个懦弱无能,临场濑尿的警察角色。同时,林青霞和张曼玉的两个女性角色也是被塑造的很成功,丝毫没有个性重叠,让观众分不清两人的副作用。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9)

难能可贵的是,影片整体并没有趋于动作片一贯的弊病“为打而打”通过这个看似没有什么悬念的警匪故事,里面加入了法庭争辩,上司下属对峙等戏剧性极强的戏码,辅以成龙的几句警醒意味极强的台词,让这部动作片具有超越时代的特质。可以说,这就是一部为成龙量身打造的作品,太多的完美注入进去,让成龙后来的电影都无法超越。

在成龙拍《警察故事》的同时,成龙还得抽身去洪金宝那拍《龙的心》。在1985年这个忙碌又炎热的夏天,成龙经常是晚上还在《警察故事》的片场和兄弟们套招,大早上觉都没睡就要坐车去九龙拍《龙的心》。有时,成龙大早上来到现场,工作人员还没有打好光,置好景,成龙就利用那宝贵的一两个小时,在面包车上小睡一会儿,其中辛苦,不是一般人能想象。

《龙的心》率先在香港的10月公映,成龙和洪金宝转型大演亲情戏,两场哭戏配上苏芮那首《谁能相依》,相当具有震慑力。不过电影也因为兄弟感情戏和打戏之间实在太突兀,让观众感觉上一秒成龙还在为难以割舍的情义痛哭,后一秒就和狄威暴打起来,缺少过渡,逻辑也有限。《龙的心》的各地票房都很不错,在次年的金像奖上,还为成龙带来了一个影帝提名。

而精心制作整整一年的《警察故事》,在12月上映,迎来了中日韩各地观众的一致好评,甚至在欧美国家也引起了一阵观影热潮,票房再创新高峰。而在金像奖上,更是连获七项提名,并斩获最佳动作设计奖和最佳电影,风头一时无两,不负成龙的玩命拍摄。在泰国拍摄时间不长的《夏日福星》,趁着年头《福星高照》的大卖,勇夺暑期档票房冠军。

险些丧命,从十几米高空摔落

然而,1985年也绝非只有光环与荣耀,还有险些丧命的伤痛。九月,正是刚结束了《警察故事》和《夏日福星》的拍摄不久,成龙连休息都没有,就奇迹般的把披肩长发给剃成短发,和曾志伟扛上摄影机就跑去了南斯拉夫拍《龙兄虎弟》。

那是9月13日,成龙刚刚结束了在日本为期五天的《龙的心》宣传活动,马不停蹄地飞回了南斯拉夫,接着拍《龙兄虎弟》。

奔波劳累的他,回到剧组即刻把大队人马拉去了南斯拉夫郊区的废墟,第一场戏便是要求成龙从墙边跳出,抓住树枝飞跃到对面墙的特技镜头。经历过了无数大风大浪,成龙意志很坚定,摄影机一开,他瞬间就翻到了对面,让人惊叹。可成龙就是不满意,没办法,还要再来一遍。

第二遍成龙仍然不收货,直到第三遍,树枝“咔嚓”一断,成龙从十几米的树上往下摔,掉下时成龙机智的翻身,最终背部着地。剧组所有人都吓坏了,赶忙跑到底层。

成龙并没有皮外伤,但血却像水流一样不停从耳处涌出,大伙七手八脚的拿纸巾为他止血。山路崎岖,大家用担架把成龙抬进了车里就火速下山,直奔医院。

这一摔导致成龙脑出血,左耳头骨凹陷,碎骨内移,所幸及时送到医院救治,成龙的传奇才能继续延续下去。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10)

这次受伤,《龙兄虎弟》的拍摄不得不中断,成龙也也为此息影休养了整整半年。这期间,成龙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影迷的慰问,出席了包括十大劲歌金曲在内的许多活动,并且又一次获得了日本的年度最受欢迎艺人奖,对于一整年没有休息不停工作的他来说,这绝对是相当难得的。

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春节,《龙兄虎弟》在86年的3月再度开机,但导演曾志伟因为档期问题,已没有再继续参与拍摄,而成龙的头发也长了回来,经过这一劫难,干爸爸何冠昌绝不允许成龙再剃短发了。《龙兄虎弟》叙事手法和风格类型十足效仿好莱坞的《夺宝奇兵》,开场的决战土著,中间段落的激烈追车大爆炸,以及结尾的山洞决斗和跳山崖,都是满满的大片气息。嘉禾公司也为影片斥资巨大,作为嘉禾的卫星公司,成龙的威禾公司不停追加投资,嘉禾都大方的满足,这是洪金宝和许冠文都不曾享受到的待遇,看得出邹文怀和何冠昌有多偏爱成龙。

《龙兄虎弟》重启后很顺利的拍完了,并提前香港五个月在日本公映,获得了日本观众一片的追捧,五个月后在香港春节档上映,成龙又一次打破了票房记录,《龙兄虎弟》的跨国大片拍摄模式,在日后亦成为了成龙电影标准的制作模式。

90年代,成家班解散

经过了《A计划续集》《警察故事续集》《飞龙猛将》的接连成功,1990年的1月,原成家班宣布正式解散。而成龙这边,由于《奇迹》投入太大,票房还没有《A计划续集》和《警察故事续集》高,导致盈利有限。不久,成龙便带着剧组,爬山涉水来到了摩洛哥,拍摄题材上相对更能吸引观众的《飞鹰计划》。然而,没人能料到,《飞鹰计划》的摄制过程是异常的艰辛。

在摩洛哥沙漠拍摄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风沙大,摄影机经常进沙子,骆驼也不听使唤,甚至有许多名工作人员因为水土不服患了病,导致拍摄期不得不拖延两个月。这可苦了女主角郑裕玲,多年后郑裕玲回忆道《飞鹰计划》,还直呼:“拍到想死!”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影片所用的道具钞票甚至在当地流通了起来,这导致摩洛哥当局传讯了成龙,没收了胶片,还把制片经理给抓进了监狱,蹲了三个月牢。最后在多方努力下,摩洛哥政府才答应送还胶片。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11)

最终,《飞鹰计划》花费了1.15亿港币,打破了《A计划续集》创下的投资纪录,并且当时为了能够继续回到嘉禾片场拍摄,还从摩洛哥运了10吨沙子拍摄余下镜头。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飞鹰计划》的超大投资虽然吓得嘉禾不轻,但在香港打破了成龙个人纪录,各地的票房也远超《奇迹》,数年后引进到北美,也奇迹般的斩下了千万美金票房。

1992年,初出茅庐的唐季礼因为导演过一部低成本动作片《魔域飞龙》而得到何冠昌的赞赏,被推荐导演了成龙的《警察故事》第三部《超级警察》。这一次成龙终于放下导演身份,安安心心当一位演员,由此也打开了两人日后二十多年的合作生涯。

《超级警察》一改此前代表香港本土派的《警察故事》,把它扩大到了内地和东南亚地区,爆炸等奇观场面也较前作大幅增加,连串的激烈打斗和玩命特技使得这部电影拥有了国际化的视野。更有趣的是,杨紫琼的角色代表的大陆公安与成龙代表的港英警察,两个角色之间摩擦出的激烈火花,不仅道出临近九七,港人身份认同上的迷失,也为这部高度娱乐化的电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幽默。《超级警察》相当卖座,尤其后者,更是在台北成为首部破亿新台币的华语电影,还为成龙带来了第一座金马奖影帝,意义非凡。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12)

三次不愉快的合作,跟王晶结下梁子

紧接着《超级警察》的杀青,92年的秋天,成龙又进入到了王晶导演的《城市猎人》的剧组。不知道成龙当时为何会和风格上风牛马不相及的王晶合作,总而言之,事后对于这部电影,成龙也坦言了一点都不喜欢它。与王晶的合作也并不愉快,几年后王晶导演了一部叫《鼠胆龙威》的动作片,当中就用很低俗的手段嘲讽挖苦了成龙。

同样合作不愉快的不止是《城市猎人》,下一部和著名野兽派导演黄志强合作的《重案组》,也让两人闹得很大。黄志强导演的影片风格多是压抑黑暗,暴力场面火爆,与成龙的功夫喜剧相比,自然是相差甚远。而且起初《重案组》拟定男主角本是李连杰,连定妆照都拍好了,最后却因为李连杰经纪人被暗杀以及与嘉禾的合同风暴,《重案组》的剧本便被当时打算寻求突破的成龙相中,顶替了李连杰的位置。然而,成龙和黄志强都是出了名的强权者,轻易不允许他人侵犯自己的拍片风格,《重案组》的拍摄,就让这两个强势的人之间擦出了火花,最后在黄志强的死硬坚持下,主打写实的《重案组》并没有变成《超级警察》那样的动作喜剧。成龙可圈可点的严肃表演,也为他拿下了第二座金马奖影帝。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13)

经历了《重案组》的不愉快,成龙继《龙少爷》后,打算回归多年没有拍过的古装动作片《醉拳2》,这部电影也是为当时刚成立的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工会而拍。这次成龙没有继续做导演,而是思前想后,邀请来了黄飞鸿的正宗传人,一代功夫片巨匠刘家良。但是成龙心里并没有底,皆因刘家良一直以邵氏遗老自居,对于叛逃嘉禾的邹文怀和何冠昌是丝毫不屑,而且成龙的杂耍风格,刘家良更是觉得毫无章法,厌恶至极。但是成龙的诚意,却让刘家良颇为感动,深思熟虑之后,不仅答应上马导演,还出演了片中武举人福民祺一角。

不过大大出乎成龙的意料,成龙原以为他的成家班加上刘家良的刘家班,能够强强联手,拍出一部惊天动地的功夫大片。但是拍摄过程,却比之前《城市猎人》和《重案组》更加难熬。开始,刘家良便要求动作上必须大气,传递出武学的美感,而成龙则希望能设计更多的醉拳招式,延续他的个人风格。固执的刘家良怎么可能听你成龙的话?两人逐渐产生分歧。到拍摄尾声,也就是结尾大战,刘家良气氛地带着刘家班拍屁股走人,只剩成龙和他的成家班独自完成这一仗。最后这场戏花费了成龙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死缠烂打的风格让人想起《师弟出马》,也和电影前面的武打风格相差巨大。

这部强强联手的电影,票房大卖之余也实至名归的拿下了金马,金像的最佳动作设计奖,甚至进入了时代杂志评选的世界百佳电影排行榜。多年后,成龙回忆拍摄过程,感叹道:“刘家良的思想很传统,几乎象古典音乐一样隽永;而我更像是爵士乐,西洋式的节奏很好,但毕竟不再是传统武术了。”

《红番区》 进军北美市场的里程碑

三次合作分歧让成龙无比的心累,1994年7月,成龙找回了之前合作非常有默契的搭档唐季礼,来拍摄真正转向国际化的影片《红番区》。然而不知什么原因,《红番区》的剧组并没有跑去纽约取景,而是在温哥华当地拍摄,但也没什么所谓,毕竟这部动作片主打刺激生猛的动作戏,谁还管你把背景放在那里呢?

《红番区》是成龙进军北美市场的里程碑之作,尽管这是部原汁原味的港片,但其大投资大场面的效果,不仅在香港市场低谷打破票房记录,超过五千万港币,还得到美国新线电影公司的发行,在1996年2月23日于北美1794家影院大规模公映,首周以1212万美金的票房拿下周冠军,最终票房拿下了3239万美金。这部电影在全球掀起的动作热潮,让十几年前连续受挫的成龙终于扬眉吐气,还为成龙夺得了美国MTV终身成就奖,由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颁奖。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14)

前作《红番区》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唐季礼 成龙,这对组合哪有理由不继续合作下去?《霹雳火》刚刚上映,成龙和唐季礼就拉着剧组,飞往寒冷的俄罗斯为警察故事的第四集《简单任务》拍摄外景。这一部续集,彻底脱离了前三部在华人地区的正邪较量,转而让陈家驹勇闯西方国家,演员也大换血,除了男主角成龙和黄金配角董骠,其他人都没有继续演出,甚至包括张曼玉,基本上变成了香港的007特工。后来成龙也直言不讳的说许多动作场面灵感都来自于007,比如片中的招牌场面雪山追逐戏,就和《007之黎明生机》中的雪地追逐很相似。

《红番区》的卖座,促使了成龙每年拍一部贺岁片的速度,虽然部部卖座,但却变成了纯粹的好莱坞流水线作业。各种大场面,动作戏的堆砌,忽视了剧情的老套,角色的扁平,这与八十年代成龙的《警察故事》《奇迹》等动辄精心制作一两年的经典之作,实在差了老远了,而《一个好人》,就是成龙这时期流水线动作片的代表。这部影片由洪金宝执导,几乎可以看成是《红番区》的翻版,同样是在异国他乡,同样是成龙和多位女主角的插科打诨,这也就变得毫无创意了。但这部质量有限的动作片,靠着成龙这块招牌,倒仍很卖座。

《一个好人》之后的又一部贺岁片《我是谁》,从观赏性上比前作要好得多,也是成龙与陈木胜的首次合作。这部电影故事更加的西化,甚至动用了荷兰的军队来协助拍摄,大量的南非沙漠土著风情场面和越野赛车戏拍的极其壮观,而且片尾成龙从荷兰鹿特丹的Willemswerf三十层大厦跳下,也是成龙特技史上的一个巅峰。拍摄期间,成龙还跑去了美国,和史泰龙一起客串电影《星光龙门阵》,虽然这是部IMDB仅有3.5分的大烂片。

《尖峰时刻》站在了所有华人影星的巅峰

还没等《我是谁》上映,成龙的干爸爸何冠昌就因病去世,《我是谁》成为了他生前最后一部担任制片人的作品。为何冠昌操办好葬礼后,97年年末,人到中年的成龙收到了来自美国新线的邀请,出演了影响他扬威国际的代表作——《尖峰时刻》。

这部电影并不算是大制作,投资区区3300万美金,给成龙的片酬也不过400万美金。然而在成龙和黑人演员克里斯·塔克的各种种族,文化的摩擦下,成片呈现出来的娱乐效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简直棒呆了!但由于本身成本不高,没有汤姆·克鲁斯,哈里森·福特那样的大明星坐镇,新线公司小心翼翼的把电影放在了九月这个相对竞争小,冷清的档期上映。9月18日,《尖峰时刻》在全美2638家影院公映,并以4283万美金霸气登顶周冠军,远甩第二名由环球公司出品的温情片(真情无价)整整3400万,这使得业界不得不对成龙刮目相看。第二周,《尖峰时刻》依然以2669万蝉联榜首,一举打败了由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冷血悍将》。最终,《尖峰时刻》以1.41亿美金的黑马姿态,杀进了年度票房前十。成龙这一年,站在了世界的巅峰,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所有华人影星,都无法企及他的风光。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15)

与女星吴绮莉的小龙女丑闻

《尖峰时刻》的成功让成龙拥有了足够的资本在好莱坞打拼下去。99年5月25日,由美国试金石电影公司投资5500万美金,类型效仿《尖峰时刻》的影片《上海正午》在加拿大开机。这部电影与《尖峰时刻》一样,都是表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只是把背景挪到了19世纪后期的美国西部。欧文·威尔逊的牛仔角色,也如同克里斯·塔克那样是个欢乐的话唠,而成龙则继续担任一个如同打架机器一般的角色,两人之间擦出的火花丝毫不比《尖峰时刻》里少。

然而,在拍摄《上海正午》结束不久后,在香港爆发了与女星吴绮莉的小龙女丑闻,成龙瞬间陷入了公众关注的焦点,维持二十多年的健康形象从此一落千丈。不得不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随后面向媒体的道歉发布会上,成龙竟然失口讲错话,旋即遭到了千夫所指。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16)

不过小龙女丑闻并没有阻挡成龙日益高升的电影事业,停歇了一段时间后,成龙就飞回香港,开始筹备他在嘉禾的最后一部电影《特务迷城》。

成龙嘉禾时期的终结之作

《特务迷城》是成龙贺岁片时期的终结之作,在韩国,土耳其等地都有取景。上亿的投资让连场的爆破戏和特技场面都拍的非常有水准,结尾的追车戏,甚至有效仿《生死时速》的感觉。可故弄玄虚的剧情,让这部电影谈不上成功,最后,也只是沦为了又一部成龙的个人秀罢了。在香港贺岁档上映的《特务迷城》,以突破三千万港币的票房,为成龙22年的嘉禾生涯,画上了一个还不错的句号,倘若没有一年前的丑闻,说不定票房还能更高呢。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17)

前脚拍完《特务迷城》,成龙后脚就扎进了《尖峰时刻2》的剧组。比起第一部的3300万投资,第二部立马就提到了9000万,大场面更多,还飞到了香港取景,并请来了刚以《卧虎藏龙》驰名国际的章子怡来演女打手一角。结果不言而喻,前作的成功让新线公司有足够的信心把本片放到竞争激烈的暑期档。《尖峰时刻2》在7月26日于美国盛大首映,场面壮观。之后8月3日在北美大规模开画,开画首周以3118影院,豪夺6741万美金票房。最终,《尖峰时刻2》以2.26亿美金的票房成为2001年北美票房第五名,是至今华人在好莱坞取得的最高成绩!想想那一年排在后面的,可都是像《珍珠港》,《木乃伊归来》这样的大制作。

《尖峰时刻2》票房爆成这个样子,让成龙顺利跻身好莱坞一线影星行列,也拿到了1500万美金的高片酬。在该年的Quigley Poll年度十大卖座影星,也就是由好莱坞发行方每年选出的为其电影院赚钱最多的十位影星,成龙位列01年第十位,是该项调查1932年成立至今八十多年来唯一一位入榜的华人。

成龙风头一时无两,大量的片约汹涌而来。02年10月4日的上午11点,成龙留名星光大道,成为了星光大道上第2205颗星,地位可见一斑。

连续三部惨败,好莱坞星路没落

03年的2月7日,《皇家威龙》在2755家电影院上映,虽说口碑还不错,但区区六千万的总票房,并未较上一部有什么长进。而之后在暑期档公映的《飞龙再生》,2200万美金的票房,更让哥伦比亚公司赔了个底朝天,随之而来的,是对质量堪忧的《飞龙再生》一大片的骂声。

成龙在好莱坞来得快去得也快的一线地位,证明了华人影星在好莱坞始终是弱势群体,这么多年来,除了成龙和李小龙,也就只有李连杰,周润发,巩俐和章子怡寥寥几人能够有一点地位。03年3月,就在《神奇燕尾服》和《皇家威龙》经历了票房惨败之时,迪士尼以两千万美金的一线片酬邀请成龙,豪抛1.1亿美金开拍了大制作《环游地球80天》。电影剧组辗转亚非欧三洲拍摄,踏遍了多国取景,连施瓦辛格,洪金宝,欧文·威尔逊等成龙好友都跑来友情客串。可惜,这部电影的诞生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04年的6月16日暑期档,《环游地球80天》伴随着恶评如潮的口碑,在美国2801家电影院公映,首周757万美金的票房彻底终结了成龙的一线地位,最终2400万的北美票房,7213万的全球票房,都让人不忍心看了。多次的失败,捣毁了成龙好莱坞梦,回归华语影坛,也只是时间问题。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18)

合资成立成龙英皇影业

2003年8月,成龙与杨受成合资成立成龙英皇影业有限公司,9月,《新警察故事》在香港开拍。这次陈木胜回归与成龙合作,并对电影加入一大波新时代偶像,包括吴彦祖,谢霆锋,尹子维,安志杰在内,都是香港电影新力量。影片中,成龙一改往日打不死的欢乐英雄形象,转变为因剿匪领导失误导致队友被害的内疚督察,大展演技。

《新警察故事》在04年9月24日公映,经历了好莱坞的挫折,成龙再次获得了久违的好评和不俗的票房。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成龙凭《新警察故事》里出彩的表演还获得了香港金像奖的影帝提名与大陆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头衔。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19)

《新警察故事》获得成功,成龙与唐季礼构思十年的影片《神话》,也在9月于甘肃开机。这部影片主打穿越奇幻风格,不仅让成龙化身秦国大将厮杀战场,还与金喜善谱写了一段跨越两千年的爱情。回归华语影坛的成龙,一直在力求类型上的突破,上一次演抑郁警察,这次就一人分饰考古学家杰克,秦国大将蒙毅两角。

《神话》票房大卖,内地以近亿的成绩成为年度票房第二,仅次于陈凯歌导演的话题之作《无极》。2006年年初,成龙再次大变形象,与陈木胜合作主打温情的动作片《宝贝计划》。影片里成龙大打出手的场面减少,转而当起职业奶爸兼黑衣神偷。在《宝贝计划》中,成龙与中生代男星古天乐及二十多年未有合作的许冠文难得同台合作,老中青三代不经让人回忆起香港电影的黄金岁月。

《宝贝计划》以出色的口碑获得了不俗的票房,在香港突破两千万大关,内地也超过了去年《神话》的成绩,为成龙的“英皇三部曲”点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再闯好莱坞,中规中矩的回归

三年前经历了连续的失败,时年已过52岁的成龙再次接到了新线电影公司的邀请,出演他的代表作《尖峰时刻》的第三集。筹备已久的《尖峰时刻3》在2006年10月终于开拍,这部时隔五年才姗姗来迟的续集筹备阶段一直新闻不断,从大反派由史蒂文西格换到尚格云顿再最终确定为真田广之,又曾曝光导演布莱特·拉特纳欲邀请巩俐,托尼贾等影星,甚至还有说男主角克里斯·塔克漫天要价的消息。而《尖峰时刻3》本身也不好伺候,这部在美法两国历时数月拍摄的警匪片总投资再度刷新系列记录,达到惊人的1.4亿美金,不知这部没多少大场面的动作喜剧片是怎么花上这么多钱的,尽管结尾CG特效做出来的巴黎铁塔大战很是烧钱。同时这部电影也带来了一个大惊喜,世界级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居然欣然前往客串这部电影里法国警官一角,而客串的理由就是——他是成龙的超级粉丝!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20)

《尖峰时刻3》在07年的8月10日于北美3778家电影院上映,并以6632万的票房问鼎周冠。可惜,糟糕的口碑导致跌幅巨大,次周被《谍影重重3》和喜剧片《太坏了》双双超过,最终北美票房仅有1.4亿美金,勉强超过成本线,而且还没有十年前的第一部票房高。加之海外票房也未有大收获,这次成龙重返好莱坞,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而九年来每年都有传出要拍第四部的新闻,现在来看也有可能胎死腹中。

歇不住的成龙,八年十三部电影

在《尖峰时刻3》杀青后不久,07年5月,全世界影迷收到了一个让人翘首以盼的新闻:美国狮门娱乐成功邀请到成龙和李连杰,两人将一同在功夫奇幻题材电影《双J计划》中合作!新闻发布之后,影迷圈顿时炸开了锅,让人不得不期待两位功夫巨星的首度对打,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2008年4月18日,《双J计划》改名为《功夫之王》,在北美3151家影院大规模公映,并且内地也同步献映。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下,《功夫之王》首周以2140万美金登顶周冠。只是电影质量实在堪忧,后劲孱弱,最终累计票房仅有5207万,全球票房止步在1.27亿,虽然内地票房将近两亿,但放眼全球,对于两大巨星的首度合作来说,这个成绩实在让人有些看不过去。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21)

紧接着《功夫之王》的,是与尔冬升合作的转型大作《新宿事件》。这部由英皇公司投资两亿港币,成龙破天荒不再打的剧情片在07年的10月28日于日本开机,历史数月在08年3月6日杀青。对于这部电影,尔冬升筹备十年来抱有极大野心,立志要拍成一部黑帮史诗,片中展露的血腥场面,黑暗街头风貌,底层黑工生活实录与残酷无人性的内斗,都是成龙电影前所未有的。演员阵容更囊括了吴彦祖,徐静蕾,范冰冰,钱嘉乐,林雪,连晋以及日本著名演员加藤雅也,竹中直人和大家都很熟悉的仓田保昭,可谓实力派和偶像派兼具。

但在08年,成龙,尔冬升与范冰冰早早给影片做宣传攻势时,却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因为有损海外华人形象,原定国庆档上映的《新宿事件》被毙,电影被毙这在成龙身上还是第一次!当然,有足够职业精神的成龙和尔冬升,都不愿意为做退让而对电影大加删减,最后,《新宿事件》自然是无缘内地大银幕。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22)

08年的冬天,在《新宿事件》即将进入宣传期之时,成龙接演了由狮门影业投资的温情特工片《邻家特工》,继《宝贝计划》后再次上演奶爸凑仔的好戏。

2009年3月22日,《新宿事件》率先亮相第33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众嘉宾看片后,均给予了热烈的掌声,纷纷称赞这次成龙转型转的够彻底够漂亮。稍后4月2日,《新宿事件》在香港一众电检员的激烈争论下,最终评定为ⅡB级,即需要家长陪同指导下才能观看。电影首映预售之时,影票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在香港57家影院上映四日,就以六百万票房夺得周冠,在第二周就怒破千万大关,口碑和票房都一路飘红。

可是作死的来了,成龙在四月《新宿事件》正热映时,于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大撒“自由”论,惹得(新宿事件)在港台票房急速下跌,最终香港因上映的早,还算过得去,收过1400万票房,但正热映的台湾却受到严重影响,从前一天231万跌到下一天24万,最终台北仅收五百多万票房。对于投资两亿,失去内地市场又有受影响的台湾市场,各地票房也不拔尖,《新宿事件》最后当然是赔的底裤都没有了。《新宿事件》的悲剧结束后没多久,内地暑期档又公映了一部叫《寻找成龙》的儿童片,当然啦,这部大烂片很快就消失在了观众视野中,也没什么可谈的。

九个月后在北美2924家影院公映的《邻家特工》也好不到那里去,首周972万的票房对于这部总投资2800万的电影来说只能用惨淡无比来形容,最终北美仅有2431万入账,全球连五千万都没能冲过。影片也被观众大加抨击低幼兼无聊,落得个票房口碑双扑街的下场。

当所有人都觉得成龙将一蹶不振的时候,成龙在2010年久违的春节档端出了他又一部转型之作《大兵小将》。这部只拍了不到两个月,投资只有三千万人民币,没有大场面,的公路片,以黑马姿态意外杀出了1.54亿的票房,领衔春节档全片。导演丁晟,如此坦言道这部电影诞生的经历:“我是先编了一个剧本,这个时候没有签合同,大哥也没有委托我编,但是我编完了,然后我就要求说要跟我签合同,但是要写上我做导演,我是这么争取来的。”《大兵小将》的口碑相当不错,对于《简单任务》之后就没在内地有过亿作品的成龙来说,无疑意义重大。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23)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新宿事件》和《邻家特工》的惨败,没让成龙陷入低谷,反而带来了颇为惊喜的《大兵小将》以及接下来全球大卖的《功夫梦》。主打励志牌的《功夫梦》是翻拍自八十年代美国爆红一时的励志武打片《龙威小子》系列,是威尔·史密斯作为监制和出品人力捧儿子贾登·史密斯的力作,为了这颗掌上明珠,威尔特意找来了好友成龙保驾护航。影片里成龙化身造型邋遢的师傅,从做人到功夫,一一细心教导贾登这个外国小子,不经让人想起三十多年前的《醉拳》,只是物换星移,早已物是人非。

《功夫梦》在2010年6月8日于洛杉矶举行了盛大的首映礼,成龙与威尔史密斯一家成为了当天所有媒体相机的焦点。三天后,影片在美国3740家电影院首映,首周以5566万的爆炸开局,两周破亿,瞬间就赚回了4000万的成本。最终北美累计1.76亿,全球达到3.6亿,超乎所有人预期。这部影片在中国内地表现惨淡,却在欧美国家大受欢迎,完美体现了中国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的吸引力。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24)

2011年春节档,以玩票心态特别出演的成龙又带来了《新少林寺》,片中成龙大秀山东话,尽管造人诟病太“港味”,但这部有着刘德华,成龙,谢霆锋,范冰冰等一众大明星的影片,毫不费力地冲过了两亿票房,位列2011年内地票房华语排行榜第六位。

但接下来真是让人猜不透,2010年9月,成龙出演了革命题材电影《辛亥革命》,这次成龙演起了讨伐袁世凯的民主革命家黄兴。可以说从成龙出演起,这部影片的结果便一目了然。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25)

《辛亥革命》之后,成龙回归导演并筹备数年,早在拍《尖峰时刻3》的时候就在创作剧本的超级巨作《十二生肖》终于提上了日程,并在2011年6月在法国巴黎低调开拍。这部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的大制作,在2011年12月12日,发行方效仿好莱坞的宣传模式,提前一年宣布定档2012年12月12日,并曝光先行预告片。预告片中成龙大耍久违的拳脚功夫,让《十二生肖》热度陡增。

耐心的期待是没有错的,《十二生肖》在2012年12月12日在北京如期举行了首映,并在八天后正式上映。内地8.8亿票房成为动作片的票房新高度,香港突破1200万,新加坡,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地均打破票房记录,并且在日本也收获了超过四百万美金的不俗成绩。最终全球票房定格在1.8亿美金,没有辜负58岁成龙的玩命演出。在多次转型以后,成龙电影始终还是动作喜剧这块老招牌更让人信服。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26)

歇不住的成龙,在《十二生肖》即将大规模宣传之际,就进入了丁晟的《警察故事2013》剧组,为此破天荒剃了板寸头,还去了刑警队体验生活。2013年12月24日,《警察故事2013》自《十二生肖》时隔一年后再次出征贺岁档,但受限于题材,没能打赢冯小刚的《私人定制》,原样复制了《十二生肖》“万年老二”的待遇。虽然票房仍然大卖5.34亿,海外票房也很不错。

2013年到2014年年中,成龙难得没有拍戏,但2014年4月一拍戏,不经给影迷们带来了一个很蛋疼的消息“成龙将与导演李仁港合作战争片《天将雄师》”。李仁港 成龙?真是开玩笑,李仁港的古装片向来是被吐槽的对象,这次《天将雄师》,也难免于此。

4月的开机仪式后,《天将雄师》剧组很快就飞往了敦煌沙漠。但恶劣的拍摄环境没能换来好口碑,《天将雄师》在2015年2月19日春节档公映,遭到了大面积的吐槽声,影片乏味到到连龙迷都坐不住了,更别提成龙在片里就像某市书记一样大肆说教,大道理讲得比《十二生肖》还严重。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里跑龙套(从跑龙套的陈元龙到大哥成龙)(27)

年过六旬的成龙到现在还是不肯停下来,从十七岁第一次当男主角到现在,四十多年过去了,他依然奔走在电影的第一线。2016年他就有两部作品《绝地逃亡》和革命题材动作片《铁道飞虎》与观众见面,17年大年初一则还有跨国动作喜剧片《功夫瑜伽》与观众见面。

不敢说日后他还能为观众提供多么激烈的动作场面,但就像他说的那样,关于电影,他把他的光荣,给了我们,累与苦,自己独享。未来会怎么样,没有人清楚,但只要你还记得他曾经给你带来的欢笑,那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