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公众养生意识的增强,膏方这一传统的养生方式因其便捷与有效而逐渐走红往年中老年人才热衷的膏方养生,如今受到了不少注重养生保健的中青年人士的喜爱一些白领男士偏爱抗疲劳方、抗压力方,而女士更青睐抗衰老、祛斑美容养颜方,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夏季适合用什么膏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夏季适合用什么膏方(膏方进补你适合吗)

夏季适合用什么膏方

近年来,随着公众养生意识的增强,膏方这一传统的养生方式因其便捷与有效而逐渐走红。往年中老年人才热衷的膏方养生,如今受到了不少注重养生保健的中青年人士的喜爱。一些白领男士偏爱抗疲劳方、抗压力方,而女士更青睐抗衰老、祛斑美容养颜方。

中医专家提醒,吃膏方一定要经过中医辨证识质,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另外,做膏方的药材尽量选用地道药材,由专业人员严格操作,只有这样经过精心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

1、膏方制作程序严格不建议自制

膏方又称膏滋,是由中草药和少量动物药材通过水与火的煎熬而成。所谓膏,是聚中药材精粹所制成的膏状制剂,除了具有调养滋补作用外,还得脾胃容易吸收,因为一个膏方往往包含三十几味药。

根据膏方加入的胶类和辅料不同,又分为清膏(单纯中草药浓缩膏)、素膏(又称为蜜膏,加有蜂蜜或饴糖等甜味剂)、荤膏(加有动物类胶)。相对汤药来讲,膏方对机体既有滋补又有调养的作用,适宜没有大病的人调补,起到美容养颜抗衰老,补足精气和养足血神的作用,且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的特点。

据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对膏药的制作作了详尽的说明,提出以治病的需求来确定剂型和给药途径的理论。唐宋时期,朝廷也开始重视并组织编写医方药书,使得中医膏方的加工和应用逐渐发展。

明清时代,医家大都注重血肉有情之物调补身体,认为其能“延年益寿,填精补髓,发白变黑,返老还童”。慈禧太后对膏方就情有独钟,经常服用。膏方的制作方法为煎汁、浓缩、加糖蜜或胶类收膏,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这时期膏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从药用延伸到膳食调养。

据中医专家介绍,膏方的制作多达几十道工序,其中不少程序非常严格,如浸泡药材时清水应浸没药材高出10—15厘米,浸泡时间不少于12小时,浓缩期间要随时撇浮沫不断搅拌。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范宇鹏表示,规范的膏方制作流程包括配料浸泡、煎煮、浓缩、收膏、灭菌、盛装与收藏七大步骤。由于工序复杂,过程把握需要专业和精准的制作手艺,普通市民不一定能掌握好,若在过程中出现变质,也不容易被察觉,因此并不建议市民自制膏方。

2、膏方并非人人都适合服用

膏方是用中药配伍熬成的膏状滋补剂,服用方法很简单,只要每天早晨空腹吃一勺(约20毫升),开始溶化或直接含服皆可。如果希望加强疗效,可早晚各服一次。

根据临床调查,在有关服用膏方的目的方面,有19%的人是因为身体虚弱进补;53%的人是想治疗慢性病;20%的人想调理亚健康状态,还有7%的人是出于预防保健的考虑。中医专家表示,一般来说,儿童及青少年,当以食补为主。但某些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或患有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肠胃疾病的儿童,也可以服膏滋药。

中年人工作、家庭的负担较重,机体渐趋疲劳,或已有衰老的迹象,此时通过膏方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可使其保持旺盛精力,防止衰老;老年人,身体处于衰老阶段,通过膏方可以改善气血不足、精力减退、头发花白、目力减退、头晕耳鸣、记忆力差、夜寝时短、腰背酸痛、神疲乏力等一系列症状。

由于膏滋药既有补益之力,同时也辅以祛邪,有利于慢性病的调治,所以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冠心病、贫血、慢性肝炎、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月经病或病后体弱者,均可服用,达到补益和治疗作用。

范宇鹏表示,膏方在调治亚健康状态(如体虚、怕冷、易感冒、疲劳、失眠、健忘等)、更年期前期、多种慢性疾病及病后康复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体质偏颇、体弱的人群,如中老年人。不过,不要把膏方当作治疗急性病的有效药物,因为它毕竟服用量有限,治疗的药效和汤剂也不尽相同。

范宇鹏同时指出,虽然膏方可以用作调理,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以下这些人群就不能使用或者需要经过调养才能使用膏方:新近患有感冒、咳嗽之人,宜暂时停服;肠胃不适者,应停服一两日,若腹胀可冲服陈皮水消滞;已明确怀孕后不建议继续服用膏方;急性病和有感染者,慢性病急性发作者,暂停服用。

■链接

进补膏方前先要辨体质

中医专家强调,膏方虽然已从制作和使用方面偏向于药膳保健作用,但是制作当中含有不同性质的药材,因此一定要对患者辨证使用。一般在开膏方前,医生会对个人的体质进行辨识,分清阴阳、寒热、虚实的偏盛或者偏衰,有针对性地开出调补膏方。膏方是否适合个体,还要在服用后一周结合患者自身感受和门诊辨证来判定。而从理论上来讲,每一个人都应制定不同的膏方来进补。

舒心安神膏:熟附子、炙甘草、牡蛎、龙骨、龟板胶等。适用于阳虚体质、气郁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脾肾亏虚所致失眠、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低落、紧张心悸者。

健脾养胃膏:党参、茯苓、白术、桂枝、白芍等。适用于气虚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而见消化不良、脘腹痛、体瘦之人。

调肝健脾膏:党参、茯苓、炒白术、柴胡、枳壳等。适用于气郁体质、气虚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肝郁脾虚而见情绪不舒、胸闷等症者。

更年滋养膏:仙茅、仙灵脾、女贞子、旱莲草、熟地等。适用于阴虚体质者,尤其适用于更年期男女肝肾亏虚出现腰酸、潮热、多汗等症状者。

固阳葆真膏:熟附子、党参、肉桂、干姜、山萸肉等。适用于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中焦虚寒、肝肾不足而见畏冷、疲倦、食寒则泻或虚寒便秘等症者。

清脂化瘀膏:北芪、苍术、白术、山楂、薏仁、土茯苓、海藻等。适用于痰湿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形体肥胖、头晕头胀、食滞痰多、血脂或尿酸偏高者。

温经养血膏:当归、川芎、熟地、桂枝、细辛等。适用于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人群。

益精固肾膏:熟地、吐丝子、仙灵脾、巴戟、葫芦巴等。适用于阳虚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男性肾精不足而见腰酸、膝软或阳痿早泄等症者。

益气固表膏:北芪、白术、防风、桂枝、浮小麦等。适用于气虚体质、阳虚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表气不固、自汗出者。

玉颜固发膏:熟地、吐丝子、首乌、黑芝麻、桑叶等。适用于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人群,尤其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脱发、头发早白、面色不华者。

■贴士

服用膏方六注意

1.忌生冷、油腻、辛辣、不易消化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妨碍膏剂吸收;

2.早餐前半小时或晚餐后半小时服用为宜;

3.膏方中若有参的成分,则忌与生萝卜同时服用;

4.忌喝浓茶,可以喝淡一点的茶;

5.膏方启用后要及时存放冰箱,若有霉变则不宜再服;

6.进补须遵医嘱适量适时,不可长期服用,以免“过则为害”。

●南方日报记者 赵兵辉 通讯员 宋莉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