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的高湛—高公公,是活到最后一集的人物。
《琅琊榜》剧末,庭生、小太子在一起玩耍,高公公的一句“这风从未停止过”一语双关结束了琅琊榜第一部。
高公公是皇帝的贴身太监,相伴梁帝身边几十年,对梁帝的喜好了如指掌,随口而出的一句话就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直接推动太子被废
太子为什么会被废?因为他在太皇太后的丧期饮酒作乐。皇帝为什么会发现太子的行为?一切源于他和高公公的一段对话。
那天高公公主动对皇帝说:“陛下芙蕖虽谢,可郁桂园的金桂已经盛开了,您不过去赏赏?
皇帝回答“要说桂花,还是东宫那里开得最好”
高公公的随口一句去看桂花,梁帝便起意去了太子那里。高公公久居深宫的人,自然知道桂花是太子那里最好,但他不会明说,而是让皇帝主动说起,这里可见高公公说话的智慧。
高公公占据深宫内的太监C位,在皇宫生活几十年,皇宫内发生的一切大小事务高公公都一清二楚。东宫的太子每天在干什么,高公公非常明白,这一次高公公是故意引梁帝去太子东宫的。
静妃恩宠的开端
皇帝在御花园闻到药香,高公公马上说起旁边是静嫔妃芷萝宫。
高公公这么一说,让皇帝回忆起了往事,随后去了静妃的芷萝宫。从这里开始,静妃后面的恩宠不断,静妃获宠离不开静妃的个人魅力,但高公公当初的几句话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剧中还有不少处暗中相助靖王。比如让宫女给静妃带话,让梅长苏不要进宫。梁帝赐酒给梅长苏,高公公急忙暗示那一杯是毒酒。
种种迹象表明,高公公是站在了靖王这边,听从于静妃和靖王的。那么,高公公是从何时开始成为靖王的人,剧中没有交待。
在靖王还无权无势的时候,一次在大殿外候旨,高公公忙和皇帝说,靖王殿下还在外面候着。
当初太子和誉王权势熏天的时,高公公也从未偏向他们的任何一方,而靖王无权无势时,高公公却愿意为他说话。难道高公公能那么早遇见靖王会坐上皇位吗?
当然不是,高公公属于大智若愚类型的,有一种聪明叫做看破不说破,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聪明叫揣着明白装糊涂,高公公就属于后者。平日在皇帝面前说话做事都像在和稀泥,但这正是高公公生存之道。表面看上去不太聪明的样子,内心却是有一杆秤,跟明镜似的。
如果要准确形容高公公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么他和靖王一样,是个不忘初心的人。
高公公相伴梁帝身边几十年,和梁帝一起长大。和他们一起长大的人还有林燮、言阙、宸妃,除此之外,高公公也是看着林殊、祁王、靖王长大的。
高公公对他们这些人的是了解的,也是敬佩的。他们的家国情怀,他们的赤血衷心,高公公也是耳濡目染。
他常年相伴梁帝旁边,宫墙内外的事物他一清二楚,赤焰案他和靖王一样,不相信林燮和祁王会叛变。
因为从一开始,高公公内心是不喜太子和誉王的做派的,却欣赏靖王的风骨的。
这也恰好解释了为什么高公公对太子和誉王的党争置身事外,而从一开始会相助无权无势的靖王,且助力太子被废。
高公公并不是知晓后面的事态会如何发展,只是从一开始,他就秉持初心,与人为善,忠诚正直。
要问皇宫中谁是最明白最清醒的人,一定非高公公莫属,其他人都深陷泥潭,唯有高公公一人置身事外,看得比谁都明白。
最后事实证明,他没有看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