瘈(Chì)脉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具有通窍活络、熄风解痉、清热止痛之功效。根据其穴性,现临床常用于治疗西医学中的血管性头痛、耳大神经痛、神经性耳鸣、急性结膜炎、小儿惊厥、失眠、神经性呕吐、腹泻、痢疾等。

本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瘈脉,一名资脉,在耳本后鸡足青络脉。刺出血如豆许”。

瘈即瘈疭,脉指络脉,此穴在耳后,布有络脉,善治瘈疭,故名瘈脉。别名资脉、索脉、体脉。

【定位】

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见下图

瘈脉穴的进针方法(每日一穴瘈脉穴)(1)

图来自梁繁荣王华主编的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新世纪第四版

【解剖】

在耳后肌上;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耳后支。

【针刺时针尖经过组织】

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

【取穴方法】

正坐或侧伏,于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取穴。

【主治病证】

1、头痛;

2、耳鸣、耳聋;

3、小儿惊风。

【操作方法】

平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常用配伍】

1、配完谷、率谷、外关,治偏头痛、耳后痛。

2、配长强或神道、颅息,治小儿惊痫。

3、配听会、耳门、翳风,治耳鸣、耳聋。

4、配头维、风池、率谷,治偏头痛。

【日常保健】

瘈脉穴在头侧耳后部,属三焦经,根据中医“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理论,刺激该穴可治头痛、耳鸣、耳聋等症。具体方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耳后瘈脉穴上,沿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早晚各1次,长期坚持,对听力可有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