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留学的时候,必须给自己起一个英文名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对peter提问用什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对peter提问用什么(求求你们别再叫Steven)

对peter提问用什么

记得以前留学的时候,必须给自己起一个英文名字。

1.中国人为啥要取英文名?

比较悲催的是,虽然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都取了英文名,但难念的姓氏,像何(He?)叶(Yeah!)胡(Who?)温(When?),还是让歪果仁们一个头变两个大。姓尤或者名尤、由、优的童鞋表示,每次自我介绍“My name is You”的时候内心也是崩溃的……有人说中国人起英文名其实是崇洋媚外。在美国的日本人还是YUKI、KISHI啊,越南人还是叫MING啊,印度阿拉伯法国德国人也还是用他们的印度阿拉伯法国德国名字啊,为什么就中国人都是Frank Wang,Jenny Li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看到一名叫戴莹的网友在微博吐槽说:因为她不想每次自我介绍都说:Hi, I’m Dai Ying(Dying)…

言归正传,其实我看来,起个英文名并没有必要上升到文化认同高度,只要不是英文版的翠花狗蛋这种奇葩名字,优点还是不少的:方便别人念和记忆,省去解释读音、拼写的麻烦,更快地融入群体……一定要说文化的话,在中国礼仪中,对长辈、上司直呼其名都是很不礼貌的,但美国文化中就不存在,所以用英文名来称呼这些人就毫无违和感,大家交流起来也较为方便。譬如在办公室里,William,Dabid这样的称呼,就比张总、李经理更为亲近。

也有一部分童鞋沿用拼音作为英文名。例如我自己,一是因为我的名字发音相对比较简单,二是很少有重名。

但相对于带有温度和内涵的汉字,这几个冰冷的字母只能是我中文名的一个注解:作为读音来说它还缺失了声调,音义方面更是南辕北辙。我想这可能就是我无法对这个拼音名字产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原因。伟大的莎士比亚曾经说过:“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说到底英文名只是一个代号和交流沟通的工具,好用就行。

2.起英文名,你们可走点心啊

说到好用,就不得不提那些奇葩的英文名。我只想对他们的用户说一句话:你可长点心啊……

一个雷人的英文名不但影响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说严重点,还可能会影响你的职业发展。如果面试就因为名字被刷了,还能不能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啦?o(>﹏

所以,还是放过以下英文名吧:

A-水果食品类

Apple啊,banana啊,就算了吧,且不说banana本身就有神经病的意思,你想如果一个歪果仁叫玉米·史密斯啊,凤梨·布莱恩,是不是也挺逗的?感觉除了说相声和当网红,没有别的职业容得下他了。

还有女生喜欢用Cherry啊,Candy啊,Juicy啊这些名字,自己以为很可爱,殊不知别人听起来很色情啊。

B-动物宠物类

Tiger,Panda, Bear什么的,听起来就熊熊的,当然你非要叫Doge我也不能拦着你是不是?因为以前我同学里还有叫Bee的……那个年代还不流行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但每次提到她,就觉得提到什么敏感词被自动消音了……

还有我近期遇到的一个妹子,叫Cookie,也是到现在也不好意思跟她提,其实我家狗也叫这名……

C-天气日期类

Rain,Thunder,April,August,Monday……念起来跟天气预报似的,加个井号就能成微博热搜,集齐一套能不能召唤神龙?

D-Old Fashion类

跟中文名一样,英文名也是有时代特色的。取了老气的英文名,就像是一个萌萌哒小孩纸,名字却叫马建国、张胜利、刘奋强、王守英……你们感受一下……

看到这张图片有木有想起张全蛋魔性的发音!

所以呢,像Ruby,Stanley,Gill,Doris,Barbara,Helga这样的名字就不要取了嘛。

E-稀奇古怪类

有一个童鞋叫小萍,她的英文名叫shopping……

有一个女生叫easy,她一定是少不更事,不知道I’m easy是什么意思……

一些神明的名字虽然听起来很霸气,但换位想想也挺渗人的,有美国人中文名叫:妈祖、观音、如来佛吗?还有很多这种稀奇古怪的名字,有人叫自己Brazil,有人叫自己Power,还有自己编造的Coco Paris啊,Oliviade la Wang啊,简直让人无语凝噎。

忽然觉得Old Fashion类虽然老气了点,也算是业界良心了有木有?!

看了上边的英文名还是觉得意犹未尽?来来来,随主页君好好围观下,前方高能预警,请自备避雷针。

中国人起的奇怪的英文名有哪些?

在Quora的天朝高仿版知乎上,很早以前就有人在讨论这个问题。而且,中国人吐槽起中国人来,炮火真是要猛烈多了,果然还是中国人搞中国人最起劲啊。相比之下,Quora上那些老外举的例子根本就是小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