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延年益寿是每个人最大的愿望。

健康、长寿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生活习惯、方式息息相关。

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长寿的危害最大。尤其以下五宗“醉”,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

哪些人容易茶醉(远离生活中的五宗)(1)

酒醉

醉酒最先伤害的是胃,酒精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日久可导致胃溃疡,引发胃出血而危及生命。

过量饮酒可加重肝脏负担,使肝细胞受损变性,最终导致肝硬变,医学上称之为“酒精肝”

酗酒可引起营养不良和吸收障碍,减少骨质形成和骨矿化,日久导致骨质疏松症

长期饮烈性酒可引起血压升高,使原有高血压的病人发生出血性卒中,且急性期死亡率极高。

此外,还可影响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因此,不要长期、过量饮酒

烟醉

“烟醉”实质上是尼古丁慢性中毒,常在连续吸、过量吸,休息不好、体质虚弱或感冒期而偏要“吞云吐雾”者中发生。

此外,在空气流通不良的居室中吸烟,也极易发生“烟醉”。

烟醉者初起只感不适,继而脸色突变,由苍白转蜡黄,并顿感胸闷、心慌、恶心、欲吐,坐卧不安,心绪烦躁,喉干舌燥。

特别是爱边吸烟边喝酒的人,因尼古丁能溶解在酒精中,更易被人体吸收,刺激心脏的传导系统而发生烟醉。

经常发生“烟醉”的人,对气管、肺、心脏、胃会造成损伤,甚至发生器质性病变。

茶醉

茶也会醉人,这是因为人的体质、敏感程度不一而发生的怪现象。

老茶客耐受性较强,不易发生茶醉;而不经常饮茶的人,若在清晨空腹多喝了浓茶,或素食充饥后大量喝浓茶,都会发生茶醉,出现心慌、心率加快、头晕、四肢无力、胃部不适、站立不稳和饥饿感等症状。

茶醉也会影响人体健康,特别是肾虚体弱的中老年人,多喝浓茶、空腹饮茶容易发生茶醉。

“茶性味甘苦,微寒”,很易使寒凉侵袭胃肠和增强胃肠道蠕动,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影响健康。

古人云:茶“空腹伤胃、伤人”;“清淡温饮宜养人”,是对饮茶方法的实践总结,值得借鉴。

茶醉后吃点荤性菜肴、糖果或水果,就会消除症状,安然无恙。

油醉

所谓油醉,是高温下油烟中所挥发的丙烯醛在作怪。

一般炒菜都需在油沸时下料,猛火急炒,才能达到脆、嫩、香的要求。特别是爆、炸食物时,需要油温更高,散发的油烟雾更多。

据测定,当油脂热至150摄氏度以上时水解成甘油,进而转化成丙烯醛向四周散发。油温越高,烹调时间越长,丙烯醛浓度越高。

烹调者吸入丙烯醛含量较高的油烟气,会引起丙烯醛中毒反应,使人心律显著减慢,呼吸不畅,血压骤然增高。患者自感胸闷头晕、喉头不畅、欲吐不能,并有腰痛背疼、四肢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俗谓油烟气熏昏,其实就是油醉。

避免“油醉”的发生,应尽量缩短在高温油烟中操作的时间,厨房内配置良好的排气设施,改善烹调环境,以杜绝或减少丙烯醛中毒。

饭醉

明代中医学家沈金鳌所著的《杂病源流犀烛》中就有详细记载:“食方已,即困倦欲卧,脾气弱,不胜食气也,俗名饭醉。”

医书中指出的食后昏困,多因暴饮暴食而损伤脾胃,引起饭后昏倦欲睡的醉人之态。

因为过量摄入的食物需要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和加快胃肠道的血液循环来帮助消化,从而使其他脏器的供血量相应减少,导致大脑产生暂时性缺血现象,于是人就昏昏欲睡。

尤其是患有胃肠或肝、胆、胰腺疾病的人,更易罹患“饭醉”。

因此,少食多餐方为养生之道。饭后散步片刻,腹肌的节律性收缩,有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正常分泌。

文/孟昭群

图片来源:“头条号”免费正版图片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家庭医学》公众号,了解更多健康科普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