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学期末,我都要带孩子们检查一下眼睛~为了保护视力,为娘我想着给孩子换一款好的护眼灯,经过我的仔细研究,结果却是当头一棒——“没有任何一种光源有保护眼睛的作用”。

“护眼灯”就是个噱头,只能说对光源在某些指标做到稳态控制,减少在灯具下用眼时,对眼睛的伤害。

孩子每天功课、学习又离不开灯具,“护眼灯”市场水这么深,一定要看好这几个指标:

一 频闪

这应该是大家选灯时听得最多的一个词了,也确实是一个重要指标,无频闪的灯对眼睛更好。

用手机/相机/摄像机对着光源(焦点定在光源上,光源占据取景器2/3面积以上),如果能看到成像中有黑白或者明暗条纹,说明光源有频闪,越剧烈越不好,不要选用这样的灯具。

别掉进“高频闪”的坑!

很多宣称无频闪的“护眼灯”,实际上是“高频闪”,将灯的频率提高到上万Hz,人眼根本感觉不到,近似无频闪效果,灯光看起来更柔和,它确实能让人感到舒服,但并没从根本上消除频闪,长此以往,会对眼睛伤害更多,还有较高的电磁辐射,一定要警惕。

电流性质决定了灯光的频闪,无频闪台灯用的是直流电源,交流电会引起频闪。

二 色温

色温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一般会标注在灯具的包装或者灯管上, 例如 “三基色4000K”“5000K”。一般来说色温越低越偏红,低色温光源也称“暖光”,色温越高越偏蓝,也叫“冷光”。

4000K-5000K色温的光源最合适,色温越高越偏白偏蓝的越伤眼,尤其是蓝色光,孩子用灯的色温最好不超过4000K,一定要避免蓝光,选择去蓝光的灯具。

三 显色

显色指数是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的指标,指数越高说明光源对物体颜色的还原度越高,人眼看到物体的颜色越真实,显色指数不能低于80,儿童的眼睛更敏感,建议要大于90。

要判断显色性的好坏,可以把手放在灯下照射,显色性好的灯照出来手掌红润,显色性差的灯照出的手掌发青、发暗。

四 对LED灯多说几句

LED灯具是现在很普及,也是一种先进的光源,由于发光原理的不同,在供电正确的情况下理论上是无频闪的,正确的供电方式是到芯片的时候必须是恒流直流电。

但是(一听但是就觉得没啥好事),国内市场未对LED灯没有严格标准,市场炒鸡混乱,很多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或者技术不足,用劣质芯片或电源驱动器,导致LED芯片供电差异,出现显色低和频闪等问题。因此,不是所有的LED灯都无频闪,选LED灯具时一定要注意。

LED灯还存在蓝光问题,只有通过防蓝光技术隔绝了蓝光的台灯才是防蓝光台灯。

另外,LED灯一定要选有灯罩的,光源经过光学灯罩漫射散射过程,照出来的光会比较均匀。

五 用眼老规矩

像开头就说的“护眼灯”也没有神奇之处,用眼老规矩还是要做到:

用眼每隔30分钟还是要休息下,远眺或闭目。

写作业时,不要只靠一个灯源,背景灯光也要打开。

淡黄色作业纸更舒服。

“一拳一尺一寸”,胸口离书桌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握笔离笔尖一寸。

看电视,最好距离电视机对角线3~5倍的距离,单次看电视时间不能超过20~30分钟。

iPad最好不要贴膜,贴膜会使屏幕的透光率变差,如果是劣质的膜或者有划痕的膜,对眼睛伤害更大。

六 是时候总结一下了

无频闪,低色温,去蓝光,高显色,光照均匀。几个主要的指标,都记住了么。

手机对着光源,特别闪的,憋买!

用灯照手,看着手不红润不好看的,憋买!

色温大于5000K的,憋买!

显色指数小于80的,憋买!

包装上啥都木写的,憋买!(学习台灯必须经过国家强制性3C认证)

光源参数什么都木标的,憋买!

特别特别便宜的,憋买!

LED灯具,一定在正规渠道选顶级品牌。

国内好的“护眼灯”真是少之又少,大家一定要火眼金睛。

对于节能灯、荧光灯、日光灯要坚决抵制,有辐射、汞污染、色温高、显色差、有频闪。

如果本着经济安全,可以考虑白炽灯、卤素灯,接近日光的连续光谱,显色好,无辐射、便宜,缺点是耗电大、寿命短。

如果不差钱,就选高品质的LED护眼灯,但市场上鱼龙混杂,还是那几个标准,自己检测,别听商家忽悠,合格的LED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太贵,能看上眼的都在1000多。低品质的LED灯还是尽早淘汰,不要伤害孩子们的眼睛。

防近视护眼灯真的有用吗(预防近视别再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