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当时的韩愈齐名,两人是“韩孟诗派”的领军人物,所以并称为“韩孟”。可能大家对于孟郊最熟悉的作品,莫过于那首脍炙人口的《游子吟》,诗人用深情的笔触写下了最伟大的母爱,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夜里为即将远行的游子缝补衣服,一针一线代表着母亲对于儿子最深沉的牵挂。孟郊写得也很感人,从开篇到结尾无不流露出一种细腻的情感,从而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孟郊最悲情的诗(孟郊的爱情诗哀怨缠绵)(1)

其实除了游子吟之外,还有孟郊在四岁进士及第,写下的名篇《登科后》,那也是不朽的经典,这首诗同样朗朗上口,不仅写出了当时快乐的心情,还诞生了两个经典的成语“春风得意”和“走马观花”。可见孟郊的诗别具一格,不仅写出了新意,同时那份细腻的情感,也是最让人感动,无论是《游子吟》,还是后来《登科后》,最能够体现孟郊独特的才情。

孟郊最悲情的诗(孟郊的爱情诗哀怨缠绵)(2)

孟郊与韩愈所属的“韩孟诗派”,对于诗歌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两人大力改革,把散文创作的手法,引用到诗歌中,从而让作品显得与众不同,以这首《古别离》来说,便是一首很有趣,同时也很感人的作品。诗人描写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一位女子在与爱人分别时,彼此都依依不舍,而诗人在这首诗中,正是紧扣主题重点突出了离别之苦。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孟郊最悲情的诗(孟郊的爱情诗哀怨缠绵)(3)

这是一首很典型的新乐府,从诗名中就可以看得出来,所要描写的是离别,男人将要了门远行,去到偏远的地方;而女主人则是留在家中,两个人在分别之时依依不舍,女主人牵住男主人的衣服,不停地叮嘱对方,希望对方可以早点回家,不要忘记了自己。孟郊没有像以往的诗人那样去写,而是写出了新意,在第三句中出现得“不恨”,很显然是引用了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典故,只是写得很巧妙不露痕迹。

孟郊最悲情的诗(孟郊的爱情诗哀怨缠绵)(4)

离别之时彼此都悲痛万分,尤其是对于女主人,看到心爱的丈夫将要远行,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归来。古代交通不发达,出门大多都是依靠马匹,或者是步行和船只,路途遥远也就意味着很多的不确定的因素,而女主人一方面是担心丈夫,另一方面是悲痛万分,孟郊也正是抓住了女主人心理的变化,从而写得无比深情,一字一句感人至深。

孟郊最悲情的诗(孟郊的爱情诗哀怨缠绵)(5)

那整首诗也是比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临近分别的时候牵着丈夫的衣服,问他这一次要到哪里里?这一问立马营造出了一种悲痛之感,也让这整首诗有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两句写得就更感人,同时也写得很巧妙,“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我不会责怪你回来迟了,你千万不要到临邛那里去。这里的临邛是唐代时期的郡县名,位于四川的邛崃,出自于《史记》中的《司马相如列传》,临邛的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诗人用在这里可谓是推陈出新,让这整首诗更具有感染力。

孟郊最悲情的诗(孟郊的爱情诗哀怨缠绵)(6)

孟郊很多的诗都别具一格,而这首《古别离》看似写得很简练,通篇明如白话,可是那份细腻的情感,还有离别之苦,被诗人描写得感人至深,从开篇到结尾无一流露出了一种悲痛之苦。面对即将离别的丈夫,女主人其实是很伤感,可是她并没有说出来,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可见女主人极其聪明,另外诗人写得也很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