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森醇悦原创首发于头条号:森醇悦作者:俊茗

温性茶和凉性茶(茶有茶性寒凉平温)(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知道水果有着寒温之分,茶亦如此,不同茶品茶性不同,有着寒凉平温之分;不同人群体质不一,有燥热、虚寒之分。

茶叶本身是好茶,但是要喝对茶,了解体质、了解茶叶的茶性,只有适合自己才是好茶。我们一起来了解茶中“四性”。

温性茶和凉性茶(茶有茶性寒凉平温)(2)

茶叶性本寒,经过采摘在不同工艺下制作加工使茶叶的茶性发生了改变,此外还有部分茶类是在存放时间的推移下逐渐改变茶性。六大茶类分别为:绿茶、黄茶、青茶、红茶、白茶、黑茶,在不同工艺下制作出来,发酵程度所有不同,而发酵程度也决定了他们不同的茶性。

温性茶和凉性茶(茶有茶性寒凉平温)(3)

绿茶:

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干燥;其核心工艺在于“杀青”,发酵度在5%以下,属于不发酵茶,茶性寒。

代表名茶:龙井、碧螺春等,此外安吉白茶其实是绿茶。

绿茶滋味鲜爽,生津解渴,提神醒脑,可清火,对于体质偏热、胃火盛的朋友来说饮用绿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体寒、肠胃较差的朋友来说就不太适合了,它对肠胃刺激较大。

温性茶和凉性茶(茶有茶性寒凉平温)(4)

黄茶:

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其核心工艺在于“闷黄”,发酵度在10%以下,属于轻微发酵茶,茶性寒。黄茶的茶性以及功效和绿茶相似,区别在口感上,较绿茶少了一分鲜爽,多了一分醇和。

代表名茶:平阳黄汤、君山银针等。

温性茶和凉性茶(茶有茶性寒凉平温)(5)

白茶:

制作工艺为:鲜叶萎凋-干燥,保留了茶叶的原汁原味;核心工艺在于“萎凋、干燥”此外茶叶在后期的存放转化也是重中之重;发酵度在10%以下,属于轻微发酵茶。白茶较为特殊经过存放茶性会发生转变,由新茶时期茶性寒转为温和,有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誉。经过存放转化的老白茶,茶性温和,适饮人群较为广泛。

代表名茶:福鼎白茶、云南白茶、政和白茶。

温性茶和凉性茶(茶有茶性寒凉平温)(6)

青茶:

青茶也叫乌龙茶,制作工艺为:鲜叶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核心工艺在于“摇青”;发酵程度在30%-60%,属于半发酵茶,发酵程度变化跨度大;大部分青茶茶性平和,有少部分茶性凉,如:清香型铁观音,茶性凉,而发酵重的例如东方美人它与红茶接近,适应人群较广。

代表名茶有:大红袍、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肉桂等。

温性茶和凉性茶(茶有茶性寒凉平温)(7)

红茶:

制作工艺为: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核心工艺在于“发酵”发酵程度为100%,属于全发酵茶类,茶性温和,香高色艳味浓,红汤红叶,护胃暖胃。红茶还是调饮的最佳选择。

代表名茶:正山小种、金骏眉、祁红、滇红。

温性茶和凉性茶(茶有茶性寒凉平温)(8)

黑茶:

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核心工艺在于渥堆,发酵程度100%,属于后发酵茶类,越陈越香,保存得当的前提下,随着保存年份的增加口感转化会更上一程。

代表名茶:安化黑茶、青砖、六堡、熟普等。

温性茶和凉性茶(茶有茶性寒凉平温)(9)

此外普洱茶按照制作工艺的不同,分为生茶、熟茶两种。

普洱生茶:制作工艺鲜叶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干燥

普洱熟茶:制作工艺鲜叶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干燥—渥堆发酵—出堆

温性茶和凉性茶(茶有茶性寒凉平温)(10)

普洱生茶在新茶时期属性寒凉,经过存放转化后的老生茶茶性趋于平和,且茶气强烈,滋味醇厚,饮一壶可缓解困乏,舒爽身心;普洱熟茶经过渥堆发酵茶性温和,冬季、春季饮用可抵御寒冷,温暖身心。相较而言,普洱生茶适宜夏季、秋季饮用,普洱熟茶适宜冬季、春季饮用

温性茶和凉性茶(茶有茶性寒凉平温)(11)

喜欢我分享的原创内容,记得在文末点赞支持哦。

点击上方关注,了解更多有深度的普洱茶专业知识。

#茶知识##茶##寒温茶性,你了解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