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遵循自己的良知(王阳明如何找到良知)(1)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三大理论支柱之一和最后归宿。一说都知道要有良知,可是它是什么样的,如何体会到自己的良知呢?王阳明说在你刚睡醒时,最容易体会到这种状态。它就是孟子说的夜气,也是佛家的追求目标。看一下原文的讲述:

原文

来书云:“佛氏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与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矣。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惟有寐而方醒之时耳。斯正孟子‘夜气’之说。但于斯光景不能久,倏忽之际,思虑已生。不知用功久者,其常寐初醒而思未起之时否乎?今澄欲求宁静,愈不宁静,欲念无生,则念愈生。如之何而能使此心前念易灭,后念不生,良知独显,而与造物者游乎?”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工夫大略相似。但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便有不同耳。今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之患。孟子说“夜气”,亦只是为失其良心之人,指出个良心萌动处,使他从此培养将去。今已知得良知明白,常用致知之功,即已不消说“夜气”。却是得兔后不知守兔,而仍去守株,兔将复失之矣。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辨,更有何善何恶可思?良知之体本自宁静,今却又添一个求宁静,本自生生,今却又添一个欲无生,非独圣门致知之功不如此,虽佛氏之学亦未如此将迎意必也。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今却欲前念易灭,而后念不生,是佛氏所谓“断灭种性”,入于槁木死灰之谓矣。(选自《传习录》中卷答陆原静书)

译文

来信说:“佛家的‘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与我们儒家的‘随物而格’的用功方法不同。我如果在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就已经思善了。要想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只有睡觉刚醒时了。这正是孟子所说的‘夜气’。但是这种状态持续不了多久,很快就有思虑产生了。不知那些功夫深的人是不是经常有这种刚睡醒而思虑未起的状态?如今我想求宁静,却越不宁静,想不生思虑,却越生思虑。如何才能使心前念易灭,后念不生(指活在当下,空的状态),良知独显,而与天合一呢?”

不思善不思恶时体会心的本来面目。这是佛家给那些没有体会到本来面目的人设的方便法门。本来面目就是我们圣门所说的良知。现在既然知道良知是什么了,就不用这么说了。根据所遇到的事而正心,是致知的方法,也就是佛家的“常惺惺”,也就是常存他本来面目。心体方法大致相似。但佛家有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便有不同了。今想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执著刻意的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的担心。孟子说“夜气”,也只是为失其良心之人,指出个良心萌动处,使他从此去培养良知。今已知得良知明白,常用致知之功,即已不用说“夜气”。那就是得兔后不知守兔,而仍去守株,兔就又跑了。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所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辨,更有何善何恶可思?良知之体本自宁静,今却又添一个求宁静,本自变动,今却又添一个想不变动,不仅圣门致知的方法不这样做,佛家也不如此刻意用功啊。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面的念头不生不灭,后面的念头也不生不灭。如今却想前念易灭,而后念不生,这是佛家所说的“断灭种性”,入于槁木死灰了。

赏析

这段对话谈的是不要刻意去求静、求良知。为了让初学者方便体会良知,王阳明用孟子说的“夜气”来说明。因为到了夜里,人已经忙了一天,念头私欲也累了,即使还想干什么,也只能等到次日天亮了,心被私欲松了绑,就会自然归位,良知有所发现。休息了一夜,天明起床时,诸念还没生起,最方便体会心的宁静,此时就是良知裸露的时刻。如果体会到了,记住它,在生活中经常地让这种感觉复现,就用不着再依靠夜晚才能致良知了。否则就是形式主义了,分不清目的与手段,如守株待兔的人竟然只守株不要兔了,就忘了目的。

良知是动静合一的,本自宁静,本自运动不止,那种妄想让它静止下来,人为地制造出一种空的心境的做法是佛儒两家都反对的,是枯木死灰。良知与佛家的如如,性质一样,都是无始无终,前念不生不灭,后念不生不灭。(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是古文的一种互文修辞,就是前念不生不灭,后念不生不灭,这种用法在佛家经典里大量存在)。而陆澄说的前念易灭,后念不生,就把前后两念都人为地消灭了,这是一种静态观,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做到,也是用心刻意维持才做到的,那么心就被束缚住了,无法跳脱出来,进入良知境界。这是王阳明的意思。欲求良知,就不要刻意追求静,什么也不想心自然就是静的,也不要刻意压制念头的生起与变化,因为第一压不住,阳明在其他书信里说过“出入无乡”,念头从哪冒出来并没有固定的地方,想压制它,你只会疲于奔命。最好是过去现在未来三者共存,动静共存。和也。

王阳明这段话对于我们的心理思绪的打理有直接指导意义。无论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什么烦心的事,常想刚睡醒时的良知状态,就能让心神明,头脑清楚,不至于冲动。如果能与过去现在未来和平共处,人就是统合的,人的三个层面的我就能最协调有序地统一,无论是应对内外界,都能更合理、有效、健康。如果刻意非要怎样,就是切断了过去现在未来的一体,切断了良知。就会变成局部战斗,失去大局观,失去良知智慧的整体。[王阳明文集解读NO.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