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子鱼

01.

终于等到A.S.拜厄特的《吹口哨的女人》中文版上市了,这本书是作者女性成长四部曲的收官之作,也是作者为耗时近30年的代表作划上圆满的句号。

从第一部《花园里的处子》开始,到《静物》、《巴别塔》,再到这部《吹口哨的女人》,那个17岁的懵懂少女弗雷德丽卡也经历了生活和情感上巨大改变,最后从婚姻里逃离出来了。

前夫抛过来的那把斧头,斩断了弗雷德丽卡对婚姻最后的一丝留恋,她带着儿子利奥逃离了那座豪华的乡间别墅,开始了单身妈妈的生活。

这部小说里,弗雷德丽卡已经33岁了,她带着儿子利奥住在朋友阿加莎的家里,阿加莎还有一个8岁的女儿,两个单亲妈妈和两个孩子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

爱丽丝经历了什么样的蜕变(从17岁的懵懂到33岁的单亲妈妈)(1)

弗雷德丽卡有一个情人,这件事她没有回避阿加莎,但是阿加莎却对自己的情感生活守口如瓶,但这些都不妨碍她们之间的感情问题,因为她们都是追求精神独立的职业女性。

阿加莎在事业上顺风顺水,她创作的故事也得到大家的认可,成为自由女性的代表,最终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弗雷德丽卡虽然放弃了数学教师的职业,但她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她渴望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更多的知识,去见识更加广阔的世界,虽然她也犹豫过,要不要为了情人而放弃自己的事业。

爱丽丝经历了什么样的蜕变(从17岁的懵懂到33岁的单亲妈妈)(2)

一次意外的机会让她走进电视新媒体行业,也让她开启了一段成年爱丽丝奇遇记,虽然一路烦恼不断,但结局是个美好的故事。

弗雷德丽卡在工作中也曾消极迷茫过,但她始终相信自己:如果自己的口哨吹得响,就一定可以和男人一样优秀,一样被人认可,一样获得生存的机会。

弗雷德丽卡在最求自我的同时,她也渴望遇到一个真正懂她、爱她的男人,她和情人约翰的分手后,和卢克走到了一起,虽然这段感情也彷徨过,但是最后的结局很美好、很幸福。

爱丽丝经历了什么样的蜕变(从17岁的懵懂到33岁的单亲妈妈)(3)

02.

拜厄特从1978 年开始创作第一步作品,到2002年结束《吹口哨的女人》,近30年的创作时间里,让弗雷德丽卡从少女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成年女性,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而生动。

《吹口哨的女热》这部小说的标题取自古老的英国谚语:“女人吹哨,母鸡打鸣,亵渎上帝,祸害男人。”言外之意,吹口哨是男人的爱好,而一个女人吹口哨就是参与到男性主导的领域中,这是不合时宜的。

其实,女人吹口哨在我们中国也是有一些说法的,特别是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听到女孩子吹口哨,都会说一句:女孩子家家的,吹什么口哨。也是点到为止,至少没有上升到祸害男人之说。

爱丽丝经历了什么样的蜕变(从17岁的懵懂到33岁的单亲妈妈)(4)

弗雷德丽卡的成长史诗恰好串连起二战后几十年英国的历史变迁,而女主人公弗雷德丽卡身上敢于追求自我的独立精神无疑有着作者本人的印记,同时折射出作家在自我成长过程中的思想蜕变。

弗雷德丽卡在追求独立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追问:谁能告诉我,我是谁?少女时期她曾经渴望做一名演员,去体验那些高贵的举止,出入陌生的环境,也幻想像一个容器生活在莎士比亚关于生活以及爱的言辞中。

弗雷德丽卡清楚知道自己是父母的孩子,是女人,是孩子的母亲,是别人的情人,她也是一个孤独的人 ,就是在这种不断探寻的过程中,她一步步成长起来,直到遇见最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最终想要的幸福是什么,而她的口哨吹得越来越响。

爱丽丝经历了什么样的蜕变(从17岁的懵懂到33岁的单亲妈妈)(5)

03.

拜厄特说过:我不想写小女人的东西,而是想写对人的思想有解放意义的小说。

在当代英国文学史中,A.S.拜厄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1990年,拜厄特凭借小说《占有》获得布克奖和爱尔兰国际小说奖。

2008年,她被《泰晤士报》评为“1945年以来英国50位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荣获大英帝国司令勋章、英国皇家文学协会会员等多项终身荣誉,约克大学等十几家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7项各国文学奖,布克奖只是其中之一。

然而,相比成名作《占有》,拜厄特更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女性成长四部曲,而拜厄特也借助这四部曲,重新定义了英国小说的新高度。

爱丽丝经历了什么样的蜕变(从17岁的懵懂到33岁的单亲妈妈)(6)

拜厄特的作品在中国发行后就引起关注,中国多所重点高校掀起“拜厄特研究热潮”,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相关可查学术论文300多篇。

社会学家李银河强烈推荐拜厄特的作品,给予高度赞誉,称其“特别好看”。

中国作协副主席王安忆曾与拜厄特对谈:“我看了拜厄特两部新小说,顿时妒忌她。”

拜厄特的小说从来不只是一部作品,她以文化艺术为背景,为读者建造了一座知识的圣殿:设计文学、哲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遗传学、生物学等诸多领域,不仅情节生动,而且饱含丰富的思想内涵。

拜厄特用手中的那支笔打造了一个智性闪耀的世界,照出现实中那些被放弃的梦想、被诱惑的妥协、被打压的自我,写尽自由女性的隐衷和独立的真正意义,她的女性成长四部曲值得一读。

THE END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作者简介:顾子鱼,自由撰稿人,和你一起分享好书好故事。

关注中年夫妻回老家过年的真实心理:男人累并幸福着,女人累且无奈着

回东北老家过年,媳妇穿上婆婆给买的棉睡衣发朋友圈,被大家点赞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叫孙海洋和李芳,网友:给刘学州一杯甜的孟婆汤

你绝对是我的儿子!李芳一眼就确认张洋洋是自己被拐24年的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