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改编自历史学者刘统著作《战上海》,以上海解放第一年为切入点的重大革命题材剧《破晓东方》已于日前开播,该剧呈现急需恢复和发展的上海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民不聊生、战火纷飞的局面一步步转好的历史诗篇,播出前两集后,观众反响颇佳,不少人在弹幕上表示“好剧”“向革命前辈致敬”。这部填补党史影视剧内容空白的作品,犹如生动的党史课堂,向观众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少观众表示,看了这部剧,才明白当年为何要“战上海”。

剧情融合谍战元素扣人心弦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党的二十大——我们的新时代”展播重点项目,《破晓东方》可谓阵容强大。该剧由导演高希希携手编剧龙平平、秦溱打造,张嘉益、刘涛、李泽锋、乔振宇领衔主演,其中作为总编剧的龙平平无疑是该剧播出前最吸引观众追剧的元素之一。龙平平曾凭借《觉醒年代》获得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原创编剧奖以及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编剧奖。此前《觉醒年代》作为现象级作品,曾引发年轻人追剧狂潮,不少人追问“还有续集”吗,这也让龙平平对红色题材创作产生思考,“不是年轻人不喜欢红色题材,要怪我们没写好。”

34年后才知道这部国产剧有多绝(才明白当年为何要)(1)

34年后才知道这部国产剧有多绝(才明白当年为何要)(2)

对于《破晓东方》的创作,他抓住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领域里的空白环节做文章,表现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接管政权、巩固政权,管理好一座中心城市。在播出的前两集中,融合谍战元素的剧情扣人心弦,《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白、裘兰英这对上海观众已经无比熟悉的革命伉俪,在剧集开篇的时间线便已上演为传递重要消息不惜暴露和牺牲自我的悲壮结局,也为该剧加上了跌宕起伏的历史注脚。

敌后隐秘战争罗网缓缓铺开

《破晓东方》采取多线并行叙事,在剧中有着明显的明暗色调区分。在正面战场上,我军身着土黄色军服,光线也较为明亮,而在隐秘战线中,人物多着深色服饰,色调也较为晦暗,似乎暗示着他们背负着更大的斗争压力。

34年后才知道这部国产剧有多绝(才明白当年为何要)(3)

34年后才知道这部国产剧有多绝(才明白当年为何要)(4)

中国共产党进驻上海前,由乔振宇饰演的中共上海地下党情报组组长田国立,同时也有着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行动队队长的卧底身份,串联起上海暗流涌动的紧张时局。田国立一上来便乔装改扮,和李白夫妇打了照面,“这些年我一直和你们一起,在黑暗中点燃亮光,现在总算要盼到天亮了”,隐喻这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之后田国立与潘汉年、刘晓的“麻将局”秘密接头会议,引出了张澜、黄炎培等爱国民主人士的现状,一张敌后错综复杂的隐秘战争罗网缓缓铺开。

34年后才知道这部国产剧有多绝(才明白当年为何要)(5)

“细节是历史的表情”

据数据显示,该剧剧本总计575.3页、49万余字;全剧共141个场景,主要演员161人,前景演员1480人次,群众演员14213人次;制作和租赁服装5000套,制作和改造、租赁道具75950件……这还不算巨大的特效制作量以及4K/50帧高清技术拍摄带来的数倍于平常的渲染时间。一系列宏大战争场面足可见导演高希希对历史正剧的把控能力,他曾表示,“细节是历史的表情。我们希望通过细节的把握,将观众自然带入历史氛围中;用生动的细节,展现我们对革命前辈的怀念和敬仰。”

34年后才知道这部国产剧有多绝(才明白当年为何要)(6)

在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人部署渡江作战之际,《破晓东方》突然把话锋一转,展现美国大使司徒雷登与蒋介石之间的交涉。引入国际视角,也为了更进一步说明上海的重要战略意义和“战上海”的历史意义。剧中,蒋介石训斥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要死守上海三个月,因为他推断当时的国际形势,“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如果到时上海还在我们手上,我们就可以以上海为反攻指挥中心,向全国辐射”。这种多视角叙事也促使观众跳出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全知视角,带着紧张的观感随剧情展开进入当时上海危机四伏、前途未卜的严峻局势,追随先辈的足迹一起感受破坏一个旧世界、建造全新上海的伟大历史壮举。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片方

来源:作者:钟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