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飞得更高女声(我要飞得更高)(1)

风筝,传说有2OOO年历史,据考证是木匠祖师爷鲁班发明的。"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北方叫"鸢",南方叫"鹞"。想当年乌市大十字一带有卖风筝的,是赶大营的后代津帮商铺,质地很好,大部分京津地区制作的风筝,乌市山西巷子,大兴巷子一带有专门制作风筝的做坊,尤其是三月底四月初,春风荡漾,当时孩子们拿着风筝,大人们替孩子们看风向,远处工厂的大烟囱,如果冒烟出来,慢悠悠,飘,那就放不成风筝,如果冒烟出来,直接被风吹向一边,那风筝就可以放飞了。

我要飞得更高女声(我要飞得更高)(2)

我们成规模放风筝时候,街上很少卖风筝,全是自己做的。大点的孩子帮小点孩子做,小点孩子负责从家里打好糨糊或者买胶水,到父母亲单位要些废报纸,乘大人不在家,把夏天挂门上的竹帘子拆解或者拔大扫的鸡鸡棍,做风筝的主支撑物,还有就是母亲缝被褥的粗白棉线,还要做个手动搅盘,也叫搅把子,白线绕在上面用来收放风筝。群众是真正英雄,风筝做简单粗糙,蜻蜓,豆腐块形状风筝居多,但飞起来状平稳安全。我们一般站在各家的屋顶上去放,先让一个小伙伴拉上带线的风筝,跑出四,五十米开外,乘风起,高喊放手,风筝随风升高,有时一阵气流可以把风筝送上百米高空,放着放着,风筝变成了黑点,线还不能死劲拽,拽断咋办,不像如今都是纶绳子。也有互相绕风筝的,还有半截腰,用根带石头的绳子,甩到半空中压上风筝的引线,把线拽下来,扯断线把风筝拿走。这种事互相都干过,为此招来一个院子孩子和另一个院子孩子的打斗,文革文攻武卫的流毒,在民间也影响深远。隔壁院住着,几乎孩子们之间全是天生的敌人,见面就打架。有时挺讲武德,单打还是双打,大点在单打,小点手里拿着砖头瓦片围着看,忽然有人喊,大佐来了,大家一哄而散。派出所民警,长得五大三粗,留撇一字胡,有人叫大佐,大家都跟叫,最喜欢屁股蛋子后面挂支五四手枪,走路都下意识摸一下硬牛皮枪套。有次我上公共厕所,尿急跑进去,正好遇见亲自解手的大佐民警,他被跑步声吓了一跳,下意识用手摸枪,摸到却是他,肥肥的大白屁股。

我要飞得更高女声(我要飞得更高)(3)

等燕子飞回来,天黑又飞来几只吃蛾子的蝙蝠,放风筝的季节过了,父母亲要安装门帘子,细竹子散落一地,母亲拿起苕帚疙瘩,我跑出院子,一冬天没见的爆米花来了,人呀记吃不记打。跑回家想问母亲要碗米,母亲余怒未消还站在门口,只好又跑走了。

我要飞得更高女声(我要飞得更高)(4)

三姐夫去山东出差,给我买了一个老鹰形状的风筝,做工精美,价格不菲,后来一搬家也不知塞哪里去了。过去放风筝为了好玩,如果呢,在一边看人家放风筝也挺好,起码不无聊,哄自己玩呗。#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春日生话打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