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知识点总结(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理论是在不断地发展的,理论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进行管理实践。原本这一轮的复习只是进行重点概念的再分享,但是为了系统、完整,还是按照书籍的顺序增加重要内容的分享,以丰富管理知识。

关于中外早期的管理实践和思想,因为不做研究,从管理实践和相关知识丰富的目的,仅了解大的方向和一些相关知识即可:

1、早期管理实践和思想主要体现的治理国家和军队以及教会管理;

2、我国古籍《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和对战争的控制对现代企业管理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3、如果说到管理架构,你一定不陌生。古埃及人是首先意识到“管理幅度”的实践者;

4、意大利的尼克罗.马基雅为利(1469-1527)在《君主论》中叙述了领导者的素质问题;

5、管理在十八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以后才逐渐称为一门共同的知识体系,正式称为一门学科。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知识点总结(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

分工理论认为,分工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使劳动者提高熟练程度;

2、节约 工作转换的时间;

3、使劳动简化;

以上观点和我们常讲的专业的人做专业是事的道理是相通的。

另外,亚当.斯密还提到了管理中的控制职能。他认为,要对一个人实施真正的控制要,那么就要这个人对某个人进行负责,否则便不能对被控制者进行控制和施加影响。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知识点总结(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3)

具体措施包括:“改善工厂的工作条件,合理布局生产设备,缩短劳动时间,提高雇佣童工的最低年龄限制,提高工资,在厂内免费为工人提供膳食,开设按成本出售工人生活必需品的工厂商店,设立幼儿园和模范学校,创办互助储金会和医院,发放抚恤金,通过建设工人住宅、修建街道来谋求改进工厂区的整个状况。”

罗伯特.欧文不愧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其中的改善工厂的工作条件,我们生产管理者深有体会;合理的布局生产设备,这简直就是生产管理者的重要课题和基本功;其他部分我们应该很熟悉“企业文化”这个关键词。可以说欧文的思想在人事管理上真是太先进了。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知识点总结(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4)

巴贝奇(1792-1871年)的管理思想内容主要有:

1、在科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企业管理的一般原则。

这一点他有个明确的建议是:经过严密调查而获得数据。我们常常讲拿数据说话,你生产了多少,产值是多少,有多少次品;你销售了多少,销售额是多少,利润是多少;这些都是可以严格获取的数据。

2、分析了分工能提高效率的原因

3、提出了一种可以使工人们感觉满意的分配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分工并不只是体力劳动进行分工,脑力劳动也可以进行分工。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都是让工人感觉满意的分工方式。让一个工人去做跟他工作经历不相干的、专业不相干的岗位,工人的满意度降低的可能性很大,还有可能离开组织。

4、工人的收入:

a 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

b按照对生产率所做出的贡献分得的利润

c为提高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应得的奖金

这一条,实在是太熟悉的方式,只不过我们可能看得比较多的是:做得不好,根据制度处罚;做好的,是你应该做的,哪有什么利润分得和建议奖金。真是十分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