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字体「居才原创」关注本头条号

【提要】长篇小说《山高路远》以秦志宁为代表的一班职教人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奋斗历程为主脉,描绘了关联人物的职业情操、价值取向和相互关系,颂扬了平凡从业者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追求,阐释了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172章 对课程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居才」

秦志宁知道,如果学校不能把学生学习技术技能的问题解决好,学校就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原则。

秦志宁知道,自己作为从事职业教育多少年的一位资深教师,如果把学生学习技术技能的问题解决不好,这就等于违背了自己在职业教育战线奋战多少年的职业精神,就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欺骗了学生、欺骗了家长、欺骗了企业、欺骗了社会,长此以往,学生就无法实现长期稳定高质量就业,即便学生进入了大专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或者直接就业,其后续发展都难以顺畅。

这些问题的思考使秦志宁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们办的是职业教育,我们得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做好职业教育工作,否则我们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就对不起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

在职业教育的教学领域,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样重要。

目前,东塬县职业中学各专业所采用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有的是套用其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有的是降低使用一些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

由于东塬县职业中学多年都没有认真研究过该项工作,学校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至今都没有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过较大的调整,有的专业甚至仍然沿用好多年前采用的两年制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就目前情况看,学校所开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已经根本无法适应现时的教学需要了。

有一次,秦志宁就建设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关联问题对王景学说道:“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浩大工程,这个系统工程解决不好,教师的教学过程就难以成体系开展,学生的学习过程就难以成体系进行,学生在技术技能方面的学习就会杂乱无章,教师就无法在一个大的框架体系下明确本专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就难以处理好各项目课程间的关联效应,学生就难以在一个大的框架体系下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也就难以衔接好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架构和技术技能就会支离破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就没有连续性和一惯性,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对于教师来说就难以知道哪些内容应该教给学生?哪些内容学生应该学习?教师在教学的量和质上就难以把握,就难以系统开展教学,王校长,学校是不是组织各专业的教师好好把这项工作系统的做一下?”

秦志宁也向张宇鹏副校长表达过类似的话题,但一直没有得到张宇鹏的正面回应,

王景学知道,张宇鹏也许觉得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建设实在是太难了吧?因此一直也没有安排开展该项工作。

秦志宁觉得自己给学校两位领导关于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表达已经过去这么久了,还没有得到二位领导的很好回应,自问可能是自己不在其位难以谋其政吧!

秦志宁始终认为,不在其位,就一定很难了解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建设的难度、深度、广度和厚度吧!不在其位,自己就对其中的困难和阻力可能难以知晓或者是知之甚少吧!

对于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现状,秦志宁也能理解,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学校目前在这方面存在太多短板的状况下,没有头绪就无从下手去抓。

秦志宁对自己关于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建设的一些观点是有过深入反思的。

是的,对一些事情的解决,出主意和出点子并不是一件难事,要把这些点子连成面,把这些面系统的构成图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有的人善于出点子,当你请他全面具体地阐释解决问题的措施时,这类人往往表现为或者是捉襟见肘、或者是驴头不对马嘴的窘相或无知相。【待续】

第173章 关于课程体系建设的飞绪

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问题(长篇连载小说山高路远第172章)(1)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遇巧合,请勿对号入座、请君入座和请君上座!

居才乃笔名也!

居才,男,汉族,丁未羊年出生,三秦北疆三边苟池人氏,安贫乐道、义理一脉之民,现居住于宁夏。

居才,从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卅余载,曾经担任过学校领导职务,现为正高级教师。

居才,现已出版教育专著一部,已经完成尚未出版的专著三部,还有一些随笔卧在“箱底”,其中长篇小说《山高路远》(约400千字)即将在头条号「居才原创」上推送至第172章,微信公众号「居才原创」上《曾经的岁月》已推送至第195章。

泰戈尔:“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得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问题(长篇连载小说山高路远第172章)(2)

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问题(长篇连载小说山高路远第172章)(3)

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问题(长篇连载小说山高路远第172章)(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