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警方压住脖子逝世,导致美国很多州、甚至全球其他国家相继展开了关于种族歧视的讨论和游行活动。

那为什么民众会反应如此之强烈?因为这不是一个人黑人被杀的事实,而是无数黑人被杀的事实,以及无数黑人感到无法呼吸的事实。警察暴力执法,以及政策性的歧视,都在悄然的扼杀他们。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部关于种族歧视的电影——《分裂: 黑色子弹》

黑暗中经历恐惧与绝望(分裂黑色子弹)(1)

这部今年4月份上映的加拿大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黑人少年被白人警察射杀的故事(真是神一样的队友,呵呵)。

男主皮尔斯是位经验丰富的老警察,某天在单独追捕嫌犯的时候,误将一名无辜黑人少年击毙,法院在调查之后判其无罪。

黑暗中经历恐惧与绝望(分裂黑色子弹)(2)

而警队纪律委员会认为此事造成的公众影响很大,有损警队声誉。再加上媒体的大肆渲染,所以不得不对其做出带薪病假半年,回来后转文职一年的处罚。

黑暗中经历恐惧与绝望(分裂黑色子弹)(3)

警队的处罚让他很纠结,工作暂停,收入减少,房贷的压力,家庭的日常支出,再加上受害者家人的民事诉讼,弄得他焦头烂额。就因为这次执法,让自己备受道德批判,甚至还给他戴上了种族歧视的帽子,连自己的老婆也不愿搭理他了。

黑暗中经历恐惧与绝望(分裂黑色子弹)(4)

为了解决问题,挽救自己的家庭,他冒着风险(法院明文要求禁止其靠近被害人家属)想与被害人家属达成沟通和谅解,但却发现结果正沿着另一个方向开始一步步失控。

黑暗中经历恐惧与绝望(分裂黑色子弹)(5)

那么,我们的男主皮尔斯到底是不是一个滥用执法权力的种族歧视者呢?

影片开始,皮尔斯和搭档追捕持枪抢劫犯,搭档告诉他,其实他有开枪打死抢劫犯的权力的时候,我们的男主说的是没必要,从这点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喜欢滥用职权,喜欢暴力的人。

黑暗中经历恐惧与绝望(分裂黑色子弹)(6)

其次,被射杀的黑人少年,基本符合报警中心提供的嫌犯的所有特征,最关键的是黑人少年做了一个有争议的动作,不要忘了,在美国,如果警察判断嫌犯存在对自己构成生命威胁,是可以直接开枪击毙的。

黑暗中经历恐惧与绝望(分裂黑色子弹)(7)

另外,在得知受害人家属对自己提起民事诉讼,并打算往种族问题上靠的时候,皮尔斯给出的反馈是,自己不是个种族歧视者。

黑暗中经历恐惧与绝望(分裂黑色子弹)(8)

但随着故事的一步步发展,男主变成了一个种族主义者。他开始憎恨他们。憎恨黑人离开了自己被战争和疾病摧毁的祖国,憎恨他们来到了自己的国家,生活在他的周围;憎恨自己辛苦努力工作,兢兢业业保护他们的安全,结果还要被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进行指责,审判。

黑暗中经历恐惧与绝望(分裂黑色子弹)(9)

男主前后态度如此之分裂,也算是点题了。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种族之间如此深的芥蒂呢?首先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前是有奴隶制的,南北战争之后才彻底废除;其次枪支的合法化,导致警察的风险系数增加,再加上黑人居高不下的犯罪率,让白人对黑人不得不提高警惕,更别说雇佣他们工作。而黑人作为移民,一般都是居住在贫民窟,很难接受到好的教育,为了生存,偷窃、抢劫、贩毒也就成为了家常便饭,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不是某一个环节就可以彻底改变的。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到底是选择冰释前嫌共创未来,还是牢记历史不忘屈辱?这是一个历史难题!

看完这部影片不禁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网上一个黑人少年上传的视频。视频中分享了母亲给他的“保命守则”。首当其冲的就是不要把手放在口袋里和不要穿连帽衫,而电影里面被杀的黑人少年,刚好符合这两点,不得不让人唏嘘。

黑暗中经历恐惧与绝望(分裂黑色子弹)(10)

看完这些守则,你就能知道黑人当下要活的多么小心翼翼,而父母这么要求仅仅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孩子能够活着回家。

因为,评判我的人仍然是根据我们的肤色,而不是像马丁·路德·金所说的那样,根据我们的性格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