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雨散文欣赏经典(散文刘天红夜色中)(1)

血雨散文欣赏经典(散文刘天红夜色中)(2)

夜色中,一片烟雨笼夷江

文/刘天红

桥面上灯火通明,没有一个行人,虽然是初冬了,夜色一如中秋的沁凉,天上半轮弯月月华如水,映照在夷江两岸,旧城中点点灯火一闪一闪,寂静的夷江中已经没有了点点渔火的悠闲。

我站在桥头,上游不远处的白公渡桥边就是我的老家,可执勤的要求,我不得不只能站在这,远眺夜色中的家与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电话中告诉母亲我就在她身边的不远处,母亲千叮咛万嘱托要注意安全,让我哽咽,催人泪下。

夷江边一块巨大彩石上雕刻着“扶夷江湿地公园”,淡淡的灯光中我彳亍漫步,湿地公园中种上了许多桂花、银杏、红枫树木,修建了风雨亭,铺上了彩色塑胶步道,摆上了休闲椅。平时的晚上或夕阳西下,我总会陪着母亲在饭后来到这散步运动,这里已经成了市民悠闲散步运动之地。

此时寂静的夜色中传来山脚下新新高速公路建设机器的轰鸣声,建设者们一边防疫一边还在夜以继日挖山开路,渣土车在灰尘中摇摇晃晃吃力的劳作,时不时汽车一线灯光映射出我孤独的身影。

远望江心,黑呼呼的一片,那是儿时的柳山公园,就在我家门口,说是公园,只不过是一片小沙洲,没有任何人工设施,只是走的人多了,在沙洲上留下了环行小道,当然现在已经修建了水泥步道。小沙洲上全是柳树,有大叶柳、枫杨柳和数百棵槐柳林,矮小的一丛丛、一篷篷,似一个又一个的绿色蒙古包,是小朋友捉迷藏的好去处。高大的树林中有的树干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有的枝桠粗壮,皱纹皮糙,似曲似弯,伸展的枝桠铺开,特别有意思的大树的头顶有寄生枝形成鸟窝状,有许多人以为是真正的鸟窝。

春天这里烟雨朦胧、风槐婆娑、柳丝摇曳,林中枝头上麻雀、黄莺象一只只小精灵,叽叽喳喳;而每年的春秋两季,一群群白鹭南来北往,翩跹于柳林与沙滩上,或觅食或嘻戏。小沙洲的江边有鹅卵石石滩、沙滩,这里的小鱼小虾都成了白鹭的美食佳肴,晚上则休憩于柳林中。在明万历三十四年修纂的《新宁县志》中的“资南十景”中记载,有“崀笏朝天、帽山占雨、溪洞晴岚、烟村古道、石幕扁舟、崖流瀑布、花渡春风、莲谭夜月、桃李宫墙、平沙柳浪”,而其中的“平沙柳浪”便是扶夷江湿地公园的美景。明代诗人何士域被一堤翠绿,鹭翔碧波的美景吸引,写下了“半江春色匿垂杨,摆雾摇烟浪影长。最爱沙头双白鹭,穿梭黄鸟共飞翔”。

从我家到柳山要经过一道防洪堤,防洪堤用鹅卵石子混着糯米、石灰浆一层一层修缮而成,守护着堤下的浮桥头村。沿河公路的修建堤坝基早已不复存在,小时候的堤坝许多地方也被洪水冲毁,堤坝上种有青菜萝卜,长着五棵高大的柳树,其中有一棵树根下的防洪堤的泥土已经被水淘空,树干横卧在江边,时间久了,树尖再一次向上伸展,而树根却似一双青筋爆裂遒劲有力的手紧紧抓住地下深处,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树干则是小孩们的乐园,他们在树干上摇摆、荡秋千,也是热恋中人夜深人静时相拥相吻的座椅。

五棵柳一字排开,十丈余高,伸展着枝桠,似一把撑开的大伞,树下有中国作协会员、县作协主席车晓浩先生题写的《只有柳如故》碑文,如果说柳林中那千丝万缕的新绿是沙洲的诗意,那晓浩先生的赋则一定是柳林蓬勃的活力和灵魂,有了体温和性情,眨眼着柳梢又缀满了翠绿鹅黄,吹来了春风。

沿河堤坝连着老白公渡,渡口有白公庙,供奉着楠木白起金身神像,白起是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是继孙武、吴起之后的又一杰出军事家,位列武庙十哲。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秦国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二十八年秦再伐,只不过这次秦军伐楚,白起带领的队伍从白公渡出发,从南往北攻实施背后偷袭成功灭楚,定巫黔中郡,加封白起为武安君,意为战必克,百姓安。扶夷古国为黔中南境,白起多次来往白公老渡口,他在这体民恤,察民情,整吏治,深得百姓拥护,百姓为感白起之恩,在这渡口为他塑金身、立庙宇,并命名为白公渡。

庙边有白公亭,亭有两层,四方木柱连廊环绕,黝黑发亮,幽香四溢,亭子一层的前檐雕刻有斗大的白底金字“白公渡”横匾,上层沿河的檐间有“水天一色”匾,笔力雄厚,浑然天成。全亭朱漆缕花,古香典雅,在夕阳中亭映水,水映亭,水天一色,在袅袅香雾中静谧拙朴。只不过残缺的窗棂,亭子顶上疯长的野草,码头边草丛中零乱的青石板上深凹的踏痕,不知是马蹄负重的嘶鸣声声,还是车轮滚滚的历史峥嵘,给人以秋风扫落叶的苍凉落寞,在岁月中已黯然失色。

往日如烟,南巡的舜帝在此登岸,流连忘返,并赐名这一方山水为“崀”,这是舜帝唯一的赐名,这里也有唯一的以帝王命名的舜皇山,而阳春三月,长堤柳岸,娥皇女瑛也踏上了古渡春风中,她们在此月亮岩边沐浴更衣,只为舜帝美容颜,她们在这与舜帝一起教化子民,又一起离岸远渡潇湘,南下苍梧之野。1067年,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任永州通判摄邵州事一年,同时摄莳竹事。“莳竹”为当时的新宁县名,慕谏议大夫周仪之名道脉南移,到紫阳书院讲学,夜色中酒酣处与朋友于莲潭高歌写下了千古绝唱《爱莲说》。1938年冬,著名诗人艾青也从白公古渡踏上新宁担任国文教师,因为爱,现代诗人艾青在此吟出了饱含深情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这里也曾经是南下广西商贾云集之地,放排的船夫,洗衣的少妇热闹了码头边老字号商铺,这里依稀还有商贩的吆喝声。湘军鼻祖江忠源、刘坤一、刘长佑率军从这下洞庭,过长江,征战南北,撑起了晚清半壁江山。

夜已深,江面上笼罩了一层茫茫白雾,月色也隐在淡黑的云层里,路上的行人、车辆更是稀少,城市的灯火也若隐若现,只有清凉的晚风吹拂着我的思绪。此时执勤的同事们开始夹碳生火、围炉煮茶,大红袍的茶韵在帐篷中丝丝飘逸,品一品香茗,温暖了全身。回首身后的这千年古城,也曾激起过天地风云,也出现过许多安帮定国的良将,但愿我们微薄的付出能换来天地皆安、国人皆安。

刘天红,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已在各类杂志、报刊发表散文、诗歌400多篇,多篇文学作品在全国征文中获奖,作品散见《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审计观察》《文史博览》《时代邮刊》《湘声报》《新湖南》《邵阳日报》《红网》等,现供职于湖南省新宁县审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