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说:“诗是神的词句,诗到处洋溢着。”

一剪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深害相思的女子,在深闺中独自听着窗外的雨打梨花声,在默默黯然神伤,怀念自己失去的青春,浪费的年华。继而不禁留下千万泪痕,不住地思念着远方的人。

早发白帝城优美诗句(用词优美绮丽的诗词)(1)

这是一首简单明了的闺怨词,却写得优美清婉。唐寅以女子的口吻,写出离别相思之情,塑造了一个哀怨的、自我封闭中的思妇形象。

古时的闺怨题材其实很多都是男性写的,他们遇到挫折以后,总喜欢以女子的口吻,以女子思君为内容,来抒写自己的哀怨,全力刻画出孤寂凄凉的意境。虽然不是真的女性,但由于其中也包含着他们的遭遇和情感,因而也显得缠绵婉转、情感真挚。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早发白帝城优美诗句(用词优美绮丽的诗词)(2)

白居易的花非花,美得未免抽象。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意思却朦胧含蓄,让人捉摸不定。

一花一世界,花似花,却非花,花与雾虽美却易幻灭,正如古人观之人生如梦幻泡影。

此诗小巧精炼,朦胧又飘渺,别有一股奇特的绮丽美。

菩萨蛮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

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

这首词,是真正的女性所作,词人为南唐耿玉真,她仅存词此一首。

词意在倾诉闺情,词中人也在思念远方的人儿。在萧索的秋天,院中梧桐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词人心不在焉地赏景,以至发呆瞌睡。

早发白帝城优美诗句(用词优美绮丽的诗词)(3)

由黄昏而入夜,忽然有远方的阵阵捣衣声传来,惊醒词人。再看眼前之景,仍是那样的萧条,冷月、残灯,都更加重了这夜的枯萎与孤寂,让词人的心愈加冷寂,如远山的眉头也更加紧锁。

这首词写得工巧深婉,在营造景象和梦境时带着一层迷离恍惚的色彩,清幽怡人,尤其是最后一句,黛色如远山的眉间仿佛已染上了无限愁绪,此笔意幽婉而情切,可谓妙笔。

忆王孙

暗怜双郁金香,欲梦天涯思转长。

几夜东风昨夜霜,减容光,莫为繁花又断肠。

纳兰性德写闺怨词,手到擒来。

词以郁金香开头,展开写女子思念远方的情人。连郁金香都是成双成对的了,唯独自己孤零零的,让人好不孤寂。

早发白帝城优美诗句(用词优美绮丽的诗词)(4)

几夜的风霜过后,鲜花又减去了几分颜色,可被摧残的不仅郁金香花,还有女子的容颜。由此可见,女子必定有段伤感的过往,以至于如今空对落花,黯然神伤。

不知纳兰作此词时,是否真见到了双绁郁金香,有感而发,想起自己的意中人。

生查子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

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

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纳兰的情,自然是写给妻子卢氏的,爱妻便香消玉殒后,纳兰便陷入了凄清孤苦的鳏居生活当中。

词里刻画出了一个穿着长裙的、背影纤腰的女子形象,她在夜间独自立在纱笼边,背影朦胧。在袅袅升腾的香烟中,久立不寐,显然是有心事的,或许正深陷相思之苦中。

早发白帝城优美诗句(用词优美绮丽的诗词)(5)

愁情深长,不正是纳兰的心境。

这首词写得别有美感,纳兰以花骨比喻女子,描绘樱桃花下的冷美人形象,笔法细腻,静谧而轻灵,清新而脱俗。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的词永远不会让人失望。他最擅长写女子,词风浓艳华丽,可谓是把女子的姿色与风情写到了极致。这首‘菩萨蛮’是最能代表他富丽幽约词风的一首。

最让人喜爱的“小山重叠金明灭”一句,理解或为床前屏风的景色,或为女子的小山眉。

早发白帝城优美诗句(用词优美绮丽的诗词)(6)

总的来说,词描写了一个年轻女子新婚后的一次生活场景。女子的夫家足够富足,因而全词透露着一股富丽的、精美的悠然贵气,女子睡懒觉起来后的情状也描写得从容而慵懒,足够妩媚、轻柔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