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流过巩县(今巩义市)老城西边的龙尾山,如曹植笔下的洛神宓妃,袅袅婷婷,一晃就飘过仓西嘴,扑向巩县纳洛门,然后回身向北,忘情地投入黄河的怀抱。这一段水面宽阔,碧波如镜,山影婉约婆娑,柳丝摇曳长堤,仓西人称她为大清河。史书称之为洛汭。

武则天与唐高宗的故事介绍(武则天和巩县洛汭)(1)

历史回归大唐,来到巩县老城,武则天在这里演绎了波澜壮阔的祭天大典。让思绪从洛汭出发,越东都洛阳,西去长安,武则天一直为做皇帝,改国号为周发愁。女皇登基,开天辟地,总得有个理由找个说法。否则,老李家的江山社稷就白白给了周家?武则天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看不过去自己也说不过去,更别说朝野内外的各路诸侯了。而这个理由就偏偏发生在洛阳东边的洛水,藏在洛水里的石头。

武则天与唐高宗的故事介绍(武则天和巩县洛汭)(2)

洛水里的石头多了去了。在龙尾山西侧,有一条石头河日夜流淌。它,很少流水,满目是或大或小青颜色的鹅卵石。小时,巩县县城已从站街鳌岭迁址孝义。进出新县城必须经这条石河。河的跨度很宽,所有的路都在这里止步。我曾在高大的石头下纳凉,歇歇脚再走;也曾为刺眼光滑的鹅卵石绊倒,磕得鼻青脸肿;架子车的轮胎,多次在这里被石渣割破,一脸沮丧一脸无奈,不知流露出多少唉声叹气。

武则天为得到洛水的石头欢天喜地。这天,有个叫唐同泰的平民,向太后武则天敬献一块洛石。这,又使我想起石河道里的鹅卵,仓西老家盖房要用白石灰,就去石河道随便拉上一车,柴草烧上几天,用水浇灌透彻,伴随一阵阵的爆裂,白石灰就有了。石河道石头常年流,不曾停歇,年年拉不完,不用掏钱付费,只要有力气就行。武则天手握的洛石,如获至宝,敬若神明,因为石头上还有数行字迹。武则天就问及来历,唐同泰连忙回禀:下人傍晚从洛水而得。我的眼前仿佛闪现出洛汭的傍晚,“什谷异流”,那是史书记载的巩县八景之一。

武则天与唐高宗的故事介绍(武则天和巩县洛汭)(3)

漫步大唐,置身洛汭,唐同泰看落日长河,玉兔东升;听鸟雀叽喳啁啾,佛寺的钟声伴着水声弥漫四野;河堤默默伴随沙滩走着,水鸟缓慢降落于芦苇草地;不知疲倦的青蛙搭乘习习河风,把此起彼伏的蛙鼓传出很远。天幕银河璀璨,繁星如织,西方有大如火球的物体照亮四野,忽的一声坠入洛水。唐同泰急忙上前观看,水中明月旁边,多了一个红彤彤的圆月。这让他目瞪口呆惊恐万分,想必是上天送来的什么宝贝,急忙找人打捞。发现石头上竟有虫子一样弯弯曲曲的字,爬来爬去。

天降宝物于大唐,这让唐同泰受宠若惊。为表忠心,使圣上早日看到得到,唐同泰即刻动身,扬鞭催马,跋涉千里,赶入皇宫。将洛石举过头顶,呈献给太后武则天。大喜过望的武则天急忙传谕旨上殿,召集文官大臣品赏天外来石。经大家仔细辨认,一齐跪拜在武则天面前说:这是篆书,内容是“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皇上啊,上天封赠您为圣母,您的帝业将千秋万世,永远昌盛。有的说,这是吉祥之物,是瑞祥,只有陛下您有这样的福分享受啊。更有的言之凿凿,这是上天的旨意,是昭告天下,太后您就是西天圣母,可建永昌伟业。还有的说,这是天命,天命不可违,望陛下尽早登基,昭告天下,统驭四海。听得武媚娘暗自窃喜心花怒放。

武则天与唐高宗的故事介绍(武则天和巩县洛汭)(4)

巩县是洛水入黄河的最后一座城市。让巩县老城拂去历史的尘埃,回归远古。巩县洛汭,犹如中华民族的根脉,在中国的历史上彰显着无比显赫的地位。河出图洛出书,分阴阳画八卦,谋取天下,禅封受命,等等。都发生在这里,发生在北城后仓西滩上的《皇帝河洛坛》。据史书记载:黄帝,东巡河,过洛,修坛沉璧,受龙图于河,龟书于洛,赤文篆字。至此,尧舜禹夏商周等诸多先皇,在获取合法权力和民众信服的统治地位时,都是在这里,举行国家级声势浩大的祭拜仪式。

武则天与唐高宗的故事介绍(武则天和巩县洛汭)(5)

《竹书统笺》这样记载:“洪水既平,(尧)归功于舜,将以天下禅之,乃洁斋修坛场于河洛。择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乃有龙马衔甲赤文绿色,缘坛而上,吐甲图而去。”《汉书·五行志》刘歆讲得更为详细:“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而陈之,洪范是也。圣人行其道而宝其真,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竹书纪年》对周成王巩县洛汭祭天拜地这样描述,“与成王观于河洛,沉璧,礼毕王退。”秦始皇祭拜河洛,更让我忍俊不止。秦嬴政巡幸洛阳,专门在河洛修建了侍奉洛神的祠堂。祭祀开始,忽有“黑头公”从水中窜出,大声向秦嬴政呼叫:嬴政,速来,以受天宝!上天传你执政秦国。秦嬴政闻听激动万分,一时诗兴大发,边舞边唱:洛阳之水,其色苍苍。祭祀大泽,倏忽南临。洛滨缀祷,色连三光。随行的众大臣齐声伴和,场面辉煌壮观。这就是著名的秦嬴政《祀洛水歌》。中华民族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竟然还是一位大诗人。

武则天与唐高宗的故事介绍(武则天和巩县洛汭)(6)

巩县洛汭,一个历史的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山水相间钟灵毓秀,天地之神汇聚圣地,吸引着历代帝王将相,演绎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当梦回大唐芙蓉园,遥想武则天听到众大臣对洛石的赞美,该是何等的荣光兴奋,用心花怒放,甜蜜至极形容不足为过。她立即赐洛石为“宝图”,封唐同泰为游击将军。下圣旨,命宫廷内外诸州都督、刺史十日内汇集洛阳,前往黄河洛水交汇之地的洛汭,祭天拜地,答谢上天授命的皇帝之恩。

武则天与唐高宗的故事介绍(武则天和巩县洛汭)(7)

武则天喜得洛石,为自己加尊号圣母神皇,改“宝图”为“天授圣图”;封洛水为永昌洛水;封洛神为显圣侯,加特进;加封洛水北岸的山,为神都山。禁止在洛水打鱼垂钓。无独有偶,在大祭天下的前几日,在临近洛汭东边的汜水,也发现了刻有《广武铭》的瑞石:上边写的字更多,已成了洋洋美文:发我铭者小人,读我铭者圣君……三六年少唱唐唐,次第还唱武媚娘……化佛从空来,摩顶为授记。光宅四天下,八表一时至。民庶尽安乐,方知文武炽。千秋不移宗,十八成君子。歌曰:非旧非新,交七为身,傍山之下,到出圣人……等等。公开向世人宣告武则天当皇上为佛祖的意愿,凡间之人不可违抗。这更让武则天欣喜不已,颁圣旨,改汜水为广武。加封嵩山为神岳,封其神为中天王、授太师、使持节,神岳大都督,禁止在嵩山打猎放牧。

武则天与唐高宗的故事介绍(武则天和巩县洛汭)(8)

能想象出武则天出长安临巩县洛汭的恢弘场面。登龙舟,出京城,下神都。大船四重,高四丈,长二十丈。上有大殿朝堂,中有房百数十间。船上皆饰金玉沉檀。船工约八万,美男美女逾九千,皆衣以锦锈之采,艳丽夺目。满朝文武舟船绵延200余里。河洛彩霞共舞,洛汭鞭炮齐鸣,游人山呼海啸。大河上下波浪滔天汹涌澎湃,裹挟着无数的盅惑浮躁,无数的虚幻和缥缈,滚滚东去永不回头。

武则天与唐高宗的故事介绍(武则天和巩县洛汭)(9)

漫无边际的巩县洛汭,北有神都,南有中嵩,西抵洛阳,东至泗水。和史书描述的武则天洛水祭拜之地如此相似,既相互印证,又相互吻合。相关则天皇帝的这段往事,大唐文豪,曾陪太子李显读书,一直给武则天皇帝写国书起草表疏的崔融,也有相同的表述。崔融(公元653-706年间),字安成,唐代齐州全节(今济南市章丘市)人。大诗人,杜甫的外公。有《则天实录》专著,中岳嵩山留有《启母庙碑》石刻。史书载:崔融美文无出其上。也就是说,崔融的文章没有人能够超越。可见笔功非同凡响,用大唐一支笔比喻不足为过。凡朝廷大手笔,多由皇帝手敕,均交付崔融完成。其《洛出宝图颂》、《则天哀册文》尤见功力。《洛出宝图颂》已遗失,而代表大唐帝国,给则天皇帝起草的悼词《则天哀册文》却流芳千年名垂史册。崔融作哀册文时,因苦思过甚,遂发病而卒,死在写悼词的案前,可见当时痛不欲生悲痛欲绝的伤感之情。崔融悼词中这样说:皇帝,沉璧大河,泥金中岳。巍乎成功,翕然向风。这里的大河沉壁,无论发生的事件,神石产生的区域,修坛沉壁的地点,也只能在巩县洛汭。而仓西滩上的《黄帝河洛坛》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武则天与唐高宗的故事介绍(武则天和巩县洛汭)(10)

往事如烟,今日之巩县洛汭,可泛指洛河两岸的仓西村南河渡到神堤一代。这一区域的南河渡神堤,从古至今隶属县城直接管辖。民国年间称城厢,60年代初期,仍属巩县城关人民公社。当年在石窟寺小学任教现仍健在诸位老师,时常谈起他们去县城办事,在公社开会的往事。当时的城关人民公社,还将西泗河大堤外贴近河洛的滩涂,原巩县农场北堤之外的河沿,划给南河渡神堤村民耕种,以补偿因洛水改道带来土地的流失。他们出工收工,车拉驴驮着农具家什,时常叮叮咣咣走过仓西滩,翻越仓西大堤,乘船摆渡回家。

武则天与唐高宗的故事介绍(武则天和巩县洛汭)(11)

老家洛汭仓西,大河东流,洛水蜿蜒,仓西滩长堤环抱,北城后稻蜀飘香,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温巩大道天堑飞渡。炎黄大道,景观大道,中原路快速通道,310国道三纵四横勾画出腾飞的翅膀,巩县八景中的什谷异流、洛口春游、邙岭秋色、石窟晚钟四大景观,正焕发出昔日的神采。四邻八舍的伏羲八卦台、兴洛仓、北魏石窟寺、杜甫故里、刘氏庄园、香玉故居等灿若星汉的文化名胜,辉映着仓西村仰韶文化遗址,春秋战国墓群,李密挂马柏,郑氏孝节坊,牛王庙,流粮坡,蚂蚁坡等比比皆是的汉唐风韵,用慈禧御封的仓西青头萝卜大白菜,迎接着回归河洛的所有亲人。

大唐已远,武媚娘已远,则天皇帝已远。巍然屹立的龙尾山神都山鳌岭尚在,永不停歇的洛水盘谷水洛汭尚在。石河围堤打堰筑坝,鹅卵石已深陷地底,风景如画的石河道公园扑面而至,曾出演起伏跌宕历史剧的洛石已远,而巩县城北的洛汭,在历史老人的麾下,却变得更加厚重,更加神秘。

武则天与唐高宗的故事介绍(武则天和巩县洛汭)(12)

此时此刻,心在河畔的芦苇丛中漂浮,思维如碎片般散落,法国帕斯卡尔的话犹在耳边:平凡的芦苇,多么脆弱,缺少智慧与灵性,随风摇摆。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有主见,有思想,是智慧的生灵。

洛石呢?

作者:李正品 配图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