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说古诗

今天是腊月三十,是农历一年中最后的一天,今晚是除夕,是热闹的大年夜。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夕是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在春节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辞旧迎新,消灾祈福等主题进行。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有关除夕这一天的风俗很多。

放鞭炮

最初,放鞭炮的习俗源于驱除鬼怪的行为,今天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喜庆,红红火火过大年。

贴门神

通常要画一文一武两个门神, 寄托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年画

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城乡都很普遍,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迎接新的一年,称为“守岁”。

在古人的诗歌中,我们也能找到有关除夕的一些风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暖入屠苏(爆竹声中腊已残)(1)

诗歌大意

在一阵阵的爆竹声中,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月就要过去了。在除夕之夜清寒的烛光下,桌子上放着热气腾腾的酒和菜。这一天人们彻夜无眠,朦胧的晨光中依稀流露出春天的气息,让人觉得新年的风景确实与往日不同。

除日:农历一年中最后一天。

腊:农历十二月。

酴酥, tú sū ,也作酴苏、屠苏,古代一种酒名,常在农历正月初一饮用。

爆竹声中一岁除暖入屠苏(爆竹声中腊已残)(2)

作者简介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生于仕宦之家,早年生活优裕,受过良好教育。

诗中佳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暖入屠苏(爆竹声中腊已残)(3)

乐观

那时女诗人正值青春年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诗中通过在除夕的夜晚和家人燃放烟花爆竹、欢饮美酒、守岁迎新等习俗的描写,营造了节日里红火热闹的欢乐气氛,表达了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向往。

爆竹声中一岁除暖入屠苏(爆竹声中腊已残)(4)

乐说

“爆竹声中腊已残,新春风物不一般。”祝大家新春快乐,狗年大吉。

乐说古诗原创文字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爆竹声中一岁除暖入屠苏(爆竹声中腊已残)(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