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效应”源于苏东坡的一句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明就站在山中,却偏偏不认识这座山头。社会心理学家将人们明明就拥有“自我”,却偏偏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古代,有一位解差押解着一位和尚前去京城。和尚是个聪明的人,一直都在想着逃跑的事。晚上的时候机会来了,在他们入住的店里,他将那位解差灌了个酩酊大醉,又借了店家的一把小刀,将解差的头发全剃光了,之后,他就一溜烟地逃跑了。这位解差半夜的时候醒了,一摸身边没了人,大吃一惊,要知道回去交不了差可是掉脑袋的事。他赶紧在黑夜里又仔细地找了一遍,继而摸到了自己的光头,紧张感一下子被惊喜替代了。解差长舒一口气说:“幸好和尚还在。”随之又非常迷惑地问了句,“那我在哪里?”

和尚只不过是把解差的头发剃光了,解差就误以为自己即是和尚,闹出不知“我在哪里”的笑话。虽然这仅是则笑话,但是生活中有不少人就像这位解差一样,对于“自我”这个就在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正确认识。正因如此,人们才会发出“人贵有自知之明”的感慨。

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很少能真正地去思考“我是谁”的问题。的确,对于这么一个看似无聊又无用的疑问,每个人都那么忙,有这工夫还不如去唱会儿歌、玩圈儿麻将、逛个街、听会儿音乐呢,这类的思考就留给那些“哲人”吧。可是真的如此吗?请在评论区告诉吧[祈祷][祈祷][祈祷]。

如何发现苏东坡人生意义(如何正确认识自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