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农村,好多人的第一印象那肯定是泥泞的土路和泥土垒起来的房子。

农民流水席有讲究(陕北农村流水席)(1)

但是如今的农村却是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再是曾经的土路,崭新的柏油马路足够的宽敞,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二楼,屋子也收拾的干净利索,那一栋栋小楼宛如是小别墅一样拔地而起。

农民流水席有讲究(陕北农村流水席)(2)

人们的生活质量变高了,更是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用等到过节才能吃猪肉,随时想吃都可以在镇上买到,人们的穿衣也变得美观,平时要是参加重要的宴席,都会打扮一番才会前去。

农民流水席有讲究(陕北农村流水席)(3)

说到这村里重要的场合,那首当其冲的就是流水席了,谁家要是办喜事,大家都愿意去凑个热闹,图个红火。

有时候到了一个好日子,村子里的流水席是不停办,有时候今晚吃完这家的,明天就能赶上那家的,虽然说村民喜欢人多热闹,但是随礼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农民流水席有讲究(陕北农村流水席)(4)

在陕北的村子里,流水席上有着这样的一个“怪象”,那就是满桌都是大鱼大肉,但是村民们都带着50元钱前去。

农民流水席有讲究(陕北农村流水席)(5)

为啥参加宴席都只随五十块钱呢?要知道,现在最少的随礼也都是一百或者是更多,经过走访当地的村民才得知,事情的真相原来是这样。

再这个村子里,人们办宴席的理由多种多样,有的人盖了新房子要“暖房”,就会在院子里办流水席,有人家里要结婚,要过寿等等,都会来上一次流水席。

农民流水席有讲究(陕北农村流水席)(6)

宴席多了,随礼的次数也就说了,有些时候人们不去又说不过来,毕竟是一个村子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要是去的话,随礼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农民流水席有讲究(陕北农村流水席)(7)

有些时候也不得不去恭贺别人家的喜事,因为之前自己家办喜事的时候也邀请了别人,别人也给自己随了礼,与其说是去吃席,不如说是去“还人情”。

农民流水席有讲究(陕北农村流水席)(8)

这样也就导致了流水席上参与的人少了,座位都是空的,拍出的照片不好看,主家人的脸上也没有面子,自己花费心思筹办的宴席没有人来,也是不高兴的。

农民流水席有讲究(陕北农村流水席)(9)

后面村子里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不论谁家要办流水席,最多随礼50元。

这样不仅减轻了村民们随礼多的负担,同时也能增进村民们之间的感情,毕竟参加流水席是村里的村民为数不多聚在一起的方式了。

农民流水席有讲究(陕北农村流水席)(10)

虽说是随礼少了,但是在菜品上,主家也是毫不含糊,该有的大鱼大肉都有,甚至比以前办的更好了,在选酒上也格外的花心思。

农民流水席有讲究(陕北农村流水席)(11)

在乡村,最受欢迎的就是国康1935,值得一提的是,它是原茅台酒厂的总工程师陈兴希老师亲自参与酿造的一款纯粮酱酒,在数年的研究中,最终选用了本地特有的红缨诺高粱为原料。

农民流水席有讲究(陕北农村流水席)(12)

打开瓶盖,酱香味宛如草原上奔驰的骏马,奔放而又不张扬,与淡淡的粮食香相互交融,二者的结合竟是如此的和谐。

含在嘴中,细细品味着其中的美妙,那不再是单一的香,而是悠扬的复合香,一口就足以让人欲罢不能。

农民流水席有讲究(陕北农村流水席)(13)

农村的流水席上选用这款酒也是看重了它的这些优良品格,更何况它的价格刚过百元,更是在性价比上占据了优势。

大家在生活中遇到过吃席随礼50元的人吗?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