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带给我们的感觉,更多的是追求意境之美,而且还带有情感的抒发,多有几分清丽豁达。宋朝的诗歌带给我们更多的感觉是一种醇厚,而且或许是因为程朱理学的影响,宋朝的诗歌很喜欢跟你讲道理。

北宋的诗歌时常给你讲道理,而说的道理还挺有意思。就拿今天谈到的这首唐诗来讲,就值得你细细的品味。

宋代诗歌最短(宋朝的诗歌喜欢跟你讲道理)(1)

​这个北宋诗人,来到一家寺院,看到这周围花草生长,就很有感触。随手就写下一首诗还挺有意思,值得今天的我们细细地去品味。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这首古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题花山寺壁》,题目当中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题写在寺院墙壁上的诗歌。而这个寺院的名字叫做花山寺,大概在今天的江苏镇江。但由于历史久远,其中细节已经不可考。

宋代诗歌最短(宋朝的诗歌喜欢跟你讲道理)(2)

​诗歌一开始很有意思。“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诗人来到了这个寺院叫做花山寺,一看名字就以为这里肯定漫山遍野都是鲜花,但是来到这里以后才发现,根本就看不到鲜花,只能看得到遍地的杂草丛生。

这就是诗人自己从想象到实地观察所形成的一种反差,也给诗歌后面情感的抒发埋下了伏笔。在这种反差之后,诗人就开始感慨。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要知道,对于鲜花的栽种来讲,是需要不断地付出时间和精力来打理的。需要专门的培养,甚至还要修剪花枝。这样才能够保证花朵开得漂亮,这样才能对得起花山寺这个名字。

宋代诗歌最短(宋朝的诗歌喜欢跟你讲道理)(3)

​其实,在自然界当中,花朵是非常容易凋零的,看上去非常娇美,但实际上生命力非常的弱小,需要有人打理才能绽放出它的光彩。但是小草就不一样了,没有太多人欣赏它的美,它却可以漫山遍野地生长,拥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

所以诗人在这里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大自然的一切都有其自己的规律。我们如果欣赏花的美丽,那么就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展现出它的美。至于那漫山遍野的草,生长得如此的之多,并不是它的错。之所以造成现在的状况,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做到“勤力”地“栽培剪伐”。

如此的道理在今天来看,依然可以启迪人心。很多事都可以往上套,你品,你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