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结节1厘米以上必须要手术吗(肺部结节不需要手术的两种情况)(1)

本文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胸外科 王海江副主任医师原创

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 PN)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

不同密度的肺结节,其恶性概率不同,依据结节密度将肺结节分为三类:实性结节(solid nodule)、部分实性结节(part-solid nodule)和磨玻璃密度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 GGN),小于1cm的肺结节也叫亚厘米结节。

如何判断是否肺结节?

肺结节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个体或临床特征、影像学方法。

肺部结节1厘米以上必须要手术吗(肺部结节不需要手术的两种情况)(2)

(一)临床评估。临床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和体征检查,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史、个人和肿瘤家族史、职业暴露史等,临床的信息可为肺部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二)影像学技术。胸部薄层螺旋CT在评估肺小结节中具有明显优势,对胸部不定性结节常需要进行多次随访。

根据CT显示肺结节的颜值(结节的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含气细支气管征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身高(结节直径大小)、动态观察,评估肺结节的良恶性概率,根据恶性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外科干预提供依据。

肺结节不同情况的处理策略

(1)肺癌高危结节。直径≥15 mm实性结节,或者表现出恶性CT征像(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含气细支气管征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的直径介于5 mm-15 mm之间的肺结节。

处理策略:肺癌高危结节均应由多学科会诊,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包括支气管镜、CT增强扫描、正电子发射(positron emission, PET)-CT扫描,经皮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以及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高度怀疑为恶性者且适合于外科手术治疗者,首选外科治疗。对肺癌可能性较小的病例,3个月后进行CT复查。若结节3个月后没有缩小或增大时,考虑为恶性可能,建议手术切除。

肺部结节1厘米以上必须要手术吗(肺部结节不需要手术的两种情况)(3)

若结节缩小,建议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持续CT监测,无变化者建议长期年度CT复查,随访时间不小于3年。

(2)肺癌中危结节。直径介于5 mm-15 mm且无明显恶性CT征象的肺结节。

处理策略:应在3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其生长特性,发现结节生长纳入高危结节处理,无生长性则继续CT随访3年。

(3)肺癌低危结节。直径<5mm的肺结节。

处理策略:肺癌低危结节建议1年内随访,发现生长则纳入高危结节处理,无生长行年度随访。

这三种肺部结节容易转为恶性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只有大约0.3~3.7%的肺部结节可能为恶性,这种结节又分为癌前病变、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肺癌。

癌前病变。又称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多为直径<5 mm的纯磨玻璃密度结节,建议每年CT复查观察生长随访,但稳定存在的纯磨玻璃结节也有恶性可能。

原位腺癌。AIS属浸润前病变,其术前影像学表现通常也为纯磨玻璃结节,有时也可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推荐AIS可行随访,也可以行局部及单肺段切除,多肺段切除应慎重,不推荐叶切。

纯磨玻璃结节可行亚肺叶切除,无需纵隔淋巴结清扫/采样。

对可疑微浸润腺癌MIA病灶,即存在手术切除的指征。肺叶切除和亚肺叶切除均可适用于MIA,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病灶的位置和患者的身体情况。完全切除后肿瘤学预后良好。

肺部结节1厘米以上必须要手术吗(肺部结节不需要手术的两种情况)(4)

浸润性腺癌。IA影像上表现为部分实性或实性结节,也可为纯磨玻璃结节,治疗推荐胸腔镜肺叶切除纵膈淋巴结清扫术。

不同的病理亚型预后程度不同,一项包含487例IA期腺癌患者经完全切除后,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伏壁型99.0%,腺泡型82.4%,乳头型80.8%,实体型73.6%,微乳头型33.3%。

肺部结节不需要手术的两种情况

肺良性结节和癌前病变不需要手术治疗,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肿瘤细胞在肺局部生长,无远处浸润转移,偶然发现不能确定良恶性,可在3个月至半年内随访CT,即使拖延手术时间一般也不影响预后生存。

如果患者手术意愿强烈,也可以手术,因为这种手术创伤小,时间缩短,术后快速康复,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焦虑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但一定要做好术前医患沟通。

肺部结节1厘米以上必须要手术吗(肺部结节不需要手术的两种情况)(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