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几部院线片里,犯罪悬疑题材的《误杀》很抢眼。不过它有个令人诟病的地方,结局。突兀的转折,像妥协。

但其实这个处理,足够合理,早有大量的草蛇灰线和不断铺垫。

或许,只是你没看到那些细节呢?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1)

本文有剧透

1

《误杀》是李维杰的女儿抵抗富二代强暴,不慎失手把他打死。这个富二代,又恰是警察局长的儿子。

李维杰决定和家人一起掩盖这件事,他伪造证据,保护家人。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2)

电影最精彩的地方,是他和警方的斗智斗勇,所以结尾突然来一记自首,很难理解。尤其原版结局也没自首。

但原版是原版,翻拍时很多东西变了。从《误杀》建构的主人公分析,自首不是没有合理性。

李维杰有两个重要身份,一是助他完美犯罪的影迷,一是笃信佛教的信徒。信徒这一重身份,给他最后的选择做了铺垫。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3)

电影开头就交代,他会对路过的僧侣布施。但当他双手沾上鲜血后,他的布施却不再被僧侣接受,因为布施有所求。

虽然完成瞒天过海,但他的心灵却永远无法安宁,甚至以后的人生,都会背负痛苦和焦灼。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4)

他选择告诉那对失去孩子的父母真相,这个情节和原版一样,但地点变了。

原版是海边,新片换成寺庙。他所在的寺庙佛塔,正是此前他女儿游学时看到的那个,能让人承认罪孽,接受洗礼。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5)

所以李维杰和那对父母对话的段落,他听到钟声,正是他心灵获得感召,洗清罪孽的时刻。

2

原版《误杀瞒天记》全片163分钟,发现“尸体”后电影只剩20分钟,几乎没什么剧情留下。

但《误杀》不同,高潮后还有不少重要情节,让自首更有合理性。一个很大的变动,是暴乱的严重程度。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6)

除了个人信仰,社会环境同样影响着李维杰的最后选择。案件对社会的冲击,那些失控的暴乱,是他始料未及的。

他为误杀瞒天过海,但他的本真是善良、有恻隐之心的。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7)

电影还交代了他的背景,孤儿、双亲死于暴乱。他对暴乱,心里有过不去的坎儿。

为了保护家人蒙骗司法系统,也通过舆论压力发酵事件,但他从未想过让社会陷入严重暴乱。他不想,也不愿。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8)

他没有终止暴乱的能力,唯一办法,是他站出来说明真相。

所以被捕后,他的鞠躬有着多重含义。歉意是对家人、对他曾利用过的朋友、亦是对被暴乱伤害的人们。

3

不过相比个人和社会原因,他自首最重要的动机,还是家人。

一家人脱罪,风平浪静后,女儿做出小小举动,是他自首最直接的促动因素,是压死他的那根稻草。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9)

这看似不可思议,但其实是他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疑问。这样做是对的吗?真的在保护家人吗?

误杀发生后,他笃定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女儿、保护家人。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10)

但他能够这样做的原因,是坚信这样更好。他希望女儿们不被这件事毁掉,拥有光明前程。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11)

但他没有注意到的是,两个女儿的年龄,正是世界观架构的关键时刻。

这场公然和道德法律的对抗,让她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受到冲击。

小女儿为了口琴的奖励,开始欺骗父母,自己修改考卷分数,把70分改成100分。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12)

当李维杰看到考卷才恍然明白,有些事情和他最初的想象,背离了。

他保护家人,本意想让家人生活更好,不是想让女儿变成不正直的人。所以他必须做出表率,选择自首,让孩子们分清对错。

4

《误杀》相比原作,增加了一个很强的象征意向,羊。

羊在电影中反复出现,女儿上课、野外沉车、棺材还放了那只羊。

羊,是祭品,是受难者。李维杰最终的选择,带有《嫌疑人X的献身》中自我献祭保护家人的意味。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13)

和原作不同的还有《误杀》给富二代设计的真正死法,相当残酷。原作挖出来的只有一个麻袋,但新片是个棺材。

棺材掀开后,盖子上的抓痕和血迹,写着富二代最后的痛苦和绝望。

富二代被女儿击倒后,是昏迷假死。他真正的死因,是活埋。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14)

其实李维杰回家后看到一点血没有,隐约猜到富二代可能没死。他可能有过救人的机会,但他还是选择以富二代的死亡,确保事情彻底终结。

他的心里,也有愧。

5

《误杀》由陈思诚监制,这部电影和《唐人街探案》的确也有相似性。

《唐人街探案》最好看的是结尾反转,小女孩阴暗一笑,她才是案件始作俑者,真正罪犯逍遥法外。

《误杀》和《唐人街探案》一样,故事背景放在泰国,并没那么敏感。如果说《误杀》结局完全为顺利上映更改,那《唐人街探案》又怎么说?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15)

并且《误杀》还给了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彩蛋,李维杰进监狱后,监狱陈设和开头幻想的场景完全一致,而开头幻想的结局,是越狱。

他是否会出来呢?不知道。一个开放式结局。

误杀的细思极恐细节(几个细节告诉你)(16)

自首是为顺利上映妥协吗?或许有吧,但可能不全是。至少创作者花了心思,故事有足够的合理性。

如果说原版《误杀瞒天记》男主是为家人不顾一切,那么《误杀》男主也爱家人,只是最后用了另一种方式。

喜欢哪种结局,是观众的自由。但至少作为一部电影,《误杀》结尾能解释通畅,不算败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