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武义的龙王山

文/古梁

去年10月的下旬,有友人问起我,武义民间问“灵姑”的事,并在微信中向我展示一本《追寻老武义》的书,说此书中有问灵姑的记载,并问我此书的主编认识否。于是我在书房中找到了此书,一看此书的主编是陈永涛,由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书中主要讲了武义的民间风俗的故事或传说,如:元霄迎游龙灯、五圣堂弄与徽商文化、城隍庙与城隍神、端午推龙舟、祈龙求雨、巫师文化、七夕接仙女等民俗文化的记载。

武义牛头山的风景区有哪些(武义的龙王山文)(1)

重新看了此书后,我想找到书的主编,由于书的序言是原文联主席邹伟平所作,于是向他寻问,终于找到书主编陈永涛先生,并不久到他工作的场所找到了他,于是谈起了书中所述的武义民俗之事。他说这些民俗早在10多年前,在龙王山盖了一些殿宇,以供纪念了。陈永涛答应我什么时候去龙王山参观一下。

龙王山,一听名字很熟。早在2011年12月28日武义警方就在此山破获了一起盗墓案,墓主是南宋的徐谓礼,起获追回了徐谓礼文书。然而龙王山我却一直没有机会去过。

于是我在1:5万的武义地形图上,找到了龙王山位置,并在图上作业。龙王山海拔约100米,山北紧邻熟溪从左岸汇入武义江的叉口,稍北就是墩前村。山北紧靠武义江边,其东则邻胡处村。武义江自桐琴入邑境后一直西流至泉溪村,过泉溪后,江水成几个S形曲流,一直到墩前,才向北西径流。龙王山就在最后的一个曲流段,并在此段溪流形成九个潭,人称九里潭,潭水深且稳流,龙王山下的江边还遗留有古代货船码头揽绳用的石柱,上下游过往的船只大多要在这里停船过夜,并上龙王山的龙王庙烧香祈祷。

据陈永涛讲,龙王山原本称龙王庙山,因创建龙王山文化园,才改今名。龙王庙在山北的脚下,徐谓礼墓发掘后,省考古所的郑嘉励认为,龙王庙原先应该是徐谓礼的家庙,即墓庐,照此说此庙历史亦有800多年了。何以从徐家庙演变成龙王庙,现无从考证。

武义牛头山的风景区有哪些(武义的龙王山文)(2)

去年11月初,陈永涛陪同我实地考察了龙王山。山上盖了几幢纪念武义民俗的殿宇,每殿均有文字说明,据根溯源,讲述武义民俗的来源,尤其是七夕文化园,详细地介绍了从远古至今的接仙女演变史,足实难能可贵。龙王庙东距徐谓礼墓约百米,现墓周盖起了多幢高楼大厦,徐墓被围在了大楼之周,作为出土过国宝级文书的墓庐,今遭如此围城,不也悲乎!

龙王山民俗文化园,成了武义民间风俗民俗的一个载体,多了一份文化遗产,多了一份武义文化的厚度,也多了一个旅游景点。

2021.2.20.清晨

作者简介:古梁,原名邬浩良。当代诗人、地方文史学者。

,